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康信念因子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海珍
陈阳阳
+4 位作者
朱珠
那晓娜
周桂荣
庄国梁
刘爱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RPA)情况,探讨健康信念因子对该人群RPA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门头沟区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其中614例ICVD中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基...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RPA)情况,探讨健康信念因子对该人群RPA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门头沟区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其中614例ICVD中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RPA的健康信念因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健康信念因子对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的影响。结果 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中位数为4.4日千步当量,充足率为11.3%。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后,促进提示因素对RPA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值β分别为0.170、-0.075和0.095,(P均<0.05)。行为提示因素2 (水产品/蛋类/奶类/豆类摄入不足)对RPA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值β分别为-0.153和-0.169,(P均<0.05)。感知障碍对RPA的总效应值β为-0.172 (P<0.05)。结论门头沟区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充足率较低,重点考虑通过减少感知障碍来提高RPA水平,还可以通过倡导平衡膳食提高身体素质、制定运动计划增加运动提示,进一步提高该人群R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风险
休闲类身体活动
健康信念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疗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顾劲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血管
新生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治疗性
血管
新生
促
血管
生长因子
激光血运重建
缺血性
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
术后再狭窄
缺血性
疾病
生物学作用
侧支循环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高校女教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温晓妮
梁晓曼
穆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代谢综合征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新生性治疗中基因转移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仕林
景华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近年来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迅猛 ,本文就血管新生性治疗中基因转移载体的选择及其应用途径两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
新生
基因疗法
基因转移
研究进展
载体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信念因子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海珍
陈阳阳
朱珠
那晓娜
周桂荣
庄国梁
刘爱萍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
北京市门头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文摘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RPA)情况,探讨健康信念因子对该人群RPA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门头沟区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其中614例ICVD中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RPA的健康信念因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健康信念因子对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的影响。结果 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中位数为4.4日千步当量,充足率为11.3%。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后,促进提示因素对RPA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值β分别为0.170、-0.075和0.095,(P均<0.05)。行为提示因素2 (水产品/蛋类/奶类/豆类摄入不足)对RPA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值β分别为-0.153和-0.169,(P均<0.05)。感知障碍对RPA的总效应值β为-0.172 (P<0.05)。结论门头沟区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充足率较低,重点考虑通过减少感知障碍来提高RPA水平,还可以通过倡导平衡膳食提高身体素质、制定运动计划增加运动提示,进一步提高该人群RPA水平。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风险
休闲类身体活动
健康信念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Keywords
Risk of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ies
Health belief fact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分类号
R19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疗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顾劲扬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血管
新生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治疗性
血管
新生
促
血管
生长因子
激光血运重建
缺血性
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
术后再狭窄
缺血性
疾病
生物学作用
侧支循环
康复治疗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高校女教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温晓妮
梁晓曼
穆蕊
机构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4-738,共5页
基金
西安体育学院院管资助重点项目(NO.zd2010-07)
文摘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代谢综合征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Keywords
female university teachers
metabolic syndrome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decadeincidence
分类号
G804.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新生性治疗中基因转移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仕林
景华
黎介寿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摘
近年来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迅猛 ,本文就血管新生性治疗中基因转移载体的选择及其应用途径两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
新生
基因疗法
基因转移
研究进展
载体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Keywords
Angeogenesis
Gene therapy
Gene transfer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康信念因子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的影响
何海珍
陈阳阳
朱珠
那晓娜
周桂荣
庄国梁
刘爱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疗法
顾劲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高校女教师中的应用研究
温晓妮
梁晓曼
穆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血管新生性治疗中基因转移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仕林
景华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