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符家武 吴昊 +2 位作者 廖志敏 陈婧 李君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08-2712,共5页
目的分析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对200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病例组)和200例缺血性卒中后非抑郁患者(对照组)的mi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检测两组外周血miRNA-146... 目的分析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对200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病例组)和200例缺血性卒中后非抑郁患者(对照组)的mi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检测两组外周血miRNA-146a相对表达量。结果相比对照组rs2910164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分布,病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 vs.C:P=0.003;GG+CG vs.CC:P=0.012);病例组miRNA-146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G+CG基因型的miRNA-146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CC基因型(P<0.05)。结论mi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易感性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6a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 基因多态性 相对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调督通脑针刺对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段红莉 佟茜 +4 位作者 王雅娟 周华 宴丽丽 张娟 单晓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究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调督通脑针刺对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 目的探究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调督通脑针刺对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调督通脑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别在治疗第3周、第6周后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水平及巴氏指数(Br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50/60)显著低于观察组96.67%(58/6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周及6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AMD评分在治疗3周及6周后,相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3周及6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3周及6周时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3周及6周后血清5-HT及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3周及治疗6周后血清5-HT及NE水平也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在治疗3周及6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3周及6周时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更显著提升(P<0.05)。结论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调督通脑针刺能够显著提高痰瘀证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并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血清5-HT及NE水平,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涤痰开郁方 调督通脑针刺 痰瘀证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杨柳 刘玉山 +1 位作者 吴宁渤 刘宏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观察组,各34例,持续治疗4个疗程。入院即刻、治疗4个疗程后,获取两组外周静脉血血清并检测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低于对照组,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刺激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优化神经功能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后抑郁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三针”通过自噬途径抑制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炎性坏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武莉华 高静 +3 位作者 王孟雨 傅文 史册 赖名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61-969,共9页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先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第4天起采用孤养联合CUMS 21 d构建缺血...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先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第4天起采用孤养联合CUMS 21 d构建缺血性PSD模型。造模24 h后,予针刺组“智三针”针刺干预,帕罗西汀组盐酸帕罗西汀(10 mg/kg)灌胃给药,假针刺组非穴不透皮假针干预,3‑MA组自噬抑制剂3‑MA(2.5 mg/kg)腹腔注射,3‑MA+针刺组3‑MA注射后针刺干预。1次/d,共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糖水偏好率评估大鼠行为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1),海马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帕罗西汀组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P>0.05),糖水偏好率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假手术组及假针刺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MA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糖水偏好下降(P<0.05),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降低(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3‑MA组相比,3‑MA+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下降(P<0.01);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未见自噬小体;PSD模型组和假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明显,自噬小体散在;药物组神经元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可见自噬小体;3‑MA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破坏,可见单个自噬小体;针刺组和3‑MA+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结构较完整,自噬小体典型可见。结论:“智三针”对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抑郁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神经元细胞炎性坏死,改善神经元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 智三针 细胞自噬 炎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