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评价缺血性冠心病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熊青峰 马小静 +3 位作者 陈艳 吕丰甫 郭生鹏 陈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运用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MBFI)评价缺血性冠心病(ICAD)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同期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导管法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共81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 目的:运用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MBFI)评价缺血性冠心病(ICAD)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同期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导管法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共81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59.27±9.09)岁;计算MBFI;以FFR≤0.80为金标准,分别以四格表诊断试验确定MBFI与ICA的最佳切点值来判断ICAD;评价MBFI、ICA的ROC曲线特征及诊断准确度。结果:81例患者,CCTA扫描平均剂量为(3.06±1.22)mSv。MBFI、ICA最佳切点值分别为0.074、70%,25例患者FFR≤0.80。MBFI、ICA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699(Z=2.024,P=0.0429),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0%、80.35%、66.67%、93.75%和76.00%、51.79%、41.30%、82.86%,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2.72%、59.26%(χ2=10.753,P<0.01)。33例患者(40.74%,33/81)ICA狭窄程度为65%或70%,其中27例患者(81.82%,27/33)心肌不缺血,运用MBFI值大于0.074可明确23例患者心肌并不缺血(69.70%,23/33)。结论:MBFI属于功能性指标,可用于排查缺血性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冠心病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血流指数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评价方法
2
作者 张润萱 周莉 +1 位作者 高颖 许颖智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91,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及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缺血性卒中与冠心... 目的:系统分析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及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自1990年1月至2023年9月的相关文献,统计临床信息、评价指标,运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归纳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文献168篇,其中理论探讨类文献10篇,临床研究类文献158篇,患者8287例。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症状按频次排序为半身不遂(58.67%)、胸痛(55.40%)、乏力(38.89%)、头晕(37.10%)、口角㖞斜(36.94%)等,证候要素分布为血瘀(23.53%)、痰湿(22.58%)、气虚(17.97%)、阴虚(15.10%)等。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与单患疾病的临床理化指标比较,血脂(20%)、血压(18.67%)、血糖(8%)相关指标差异较大,临床研究疗效评价常用指标有疾病主要症状改善程度(64.58%)、总胆固醇(47.92%)、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25.00%)等。结论: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的临床症状、证候要素、主要证候、理化指标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疗效评价方法多采用疾病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与冠心病共患病 临床特征 疗效评价方法 卒中 冠心病 症状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策略的选择:欧美指南给我们的提示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永珍 高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稳定性冠心病(或稳定性缺血性冠心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治疗上颇有争议的一种类型.2007年和2010年我国曾先后发表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及“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对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 稳定性冠心病(或稳定性缺血性冠心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治疗上颇有争议的一种类型.2007年和2010年我国曾先后发表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及“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对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基本原则.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等6个学会(协会)联合发布了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表稳定性冠心病治疗指南(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3];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等又联合发布了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和管理指南更新[4].这些指南进一步强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目标为:控制或延缓冠心病进展,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以延长寿命;控制和缓解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率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缺血性冠心病 危险性评估 指南 诊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干预 被引量:17
4
作者 田坤明 王瑞 +1 位作者 由天辉 廖鑫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致死疾病。而高血压则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Lawes等推算出在2000年全球2/3的脑卒中和1/2的缺血性冠心病都归因...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致死疾病。而高血压则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Lawes等推算出在2000年全球2/3的脑卒中和1/2的缺血性冠心病都归因于血压升高(SBP〉115mmHg),相当于导致了710万的死亡和失去6430万的健康寿命调整年。Gaziano等在世界卫生组织收集的各国疾病费用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危险因素 患病率 心血管疾病 干预 缺血性冠心病 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