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勇锋 张向立 +3 位作者 浮志坤 杜鹏 杨恒 张曙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 目的观察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瓣成形环应用于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二尖瓣硬质成形环。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3±7.7)岁,51.5%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为(58.0±4.7)mm,射血分数为(52.3±11.4)%。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二尖瓣再次手术、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量以上返流需手术干预、心力衰竭。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0.3±8.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瓣环扩张、心功能大于Ⅱ级及室壁瘤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有着更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HR=5.64,95%CI 1.20±28.05,P〈0.05)。结论对于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二尖瓣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较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其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危险因素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再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治疗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江波 罗鸿 +3 位作者 付庆林 臧素华 张言芝 张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4期4426-4429,共4页
目的比较二尖瓣成形术(MVP)与置换术(MVR)治疗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重度IMR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MVP组(46例)和MVR组(32例)。MVP组患者接受冠... 目的比较二尖瓣成形术(MVP)与置换术(MVR)治疗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重度IMR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MVP组(46例)和MVR组(32例)。MVP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MVP治疗,MVR组患者接受CABG联合MVR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术前、出院时、末次随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情况等。结果 MVP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6. 5%),MVR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6. 25%)。围手术期,MVP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冠脉移植血管数、呼吸机辅助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IABP使用率、ECMO使用率、死亡率与MV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73例(93. 6%)患者顺利出院,包括MVP组43例和MVR组30例,出院后随访1. 5~5 a。出院时,MVP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和LVEF均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出院时,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过程中,MVP组死亡3例,失访1例,MVR组死亡1例,失访0例,MVP组和MVR组死亡率分别为7. 0%(3/43)、3. 3%(1/3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MVP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高于M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MVP组LVEF、LVEDD与MV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可采用CABG联合MVP或CABG联合MVR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IMR,但CABG联合MVP治疗后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复合二尖瓣手术治疗中度至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博文 周佳卫 +4 位作者 邹程 詹海波 孙福强 姚星星 刘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复合二尖瓣成形术(MVP)与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复合二尖瓣成形术(MVP)与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80例CHD合并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二尖瓣的处理方式分为MVP组(48例)和MVR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出院时、随访1年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情况以及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及随访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愈出院时,二尖瓣反流发生率MVP组高于MVR组(34.1%比3.3%,P<0.05),随访1年,MVP组二尖瓣轻度及以上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MVR组(69.0%比3.3%,P<0.05),MVR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MVP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占比(6.7%比28.6%,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IMR患者,CABG联合MVP或者MVR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但MVR术后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较低,有较稳定和长期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常新 董文通 +1 位作者 李现杰 冀攀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4例CHD合并IMR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7例).单一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4例CHD合并IMR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7例).单一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联合组采用CABG联合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间、术后各项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单一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呼吸机治疗时间均短于联合组(P<0.05);单一组术后心房颤动、肾衰竭、低心排发生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术后随访的二尖瓣反流面积明显少于单一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中期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术式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佟明汇 许建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继发于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及慢性IMR.鉴于IMR患者的二尖瓣瓣叶和瓣下结构本身并无典型病...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继发于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及慢性IMR.鉴于IMR患者的二尖瓣瓣叶和瓣下结构本身并无典型病理病变,因此IMR又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报道[1]指出,心肌梗死患者中有高达40%的个案出现IMR.鉴于目前对IMR患者的外科治疗仍存在灰色区域,本文拟就国内外IMR研究现况及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进行综述,希望为IMR患者外科个体化治疗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春 张磊 +4 位作者 谷天祥 师恩祎 张玉海 房勤 喻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 分析总结单中心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9.2±7.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1例、Ⅲ级117例、Ⅳ级21例;左室舒末内径57~91 nn,左室射血分数2... 目的 分析总结单中心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9.2±7.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1例、Ⅲ级117例、Ⅳ级21例;左室舒末内径57~91 nn,左室射血分数20%~59%;二尖瓣返流程度:中度156例、中-重度75例、重度48例;冠脉造影结果三支病变240例,两支病变30例,单支病变9例.结果 二尖瓣成形术224例,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示无返流152例,微量返流43例,微量-轻度21例,轻度8例.二尖瓣置换术55例,IABP辅助3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远端吻合口(3.6±0.5)个.手术死亡13例,死亡率4.7%(13/279).出院时左室舒末内径46~86 mm,左室射血分数20%~62%.二尖瓣无返流232例,微量26例,轻度12例,轻-中度7例,中度2例.结论 外科治疗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增大、心力衰竭的患者,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扩大对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同期行CABG+MVP术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舒悦 何书武 +2 位作者 王天光 陈泽伦 郭义龙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左室扩大对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术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CABG+MVP治疗的54例伴左室扩大的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左室扩大对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术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CABG+MVP治疗的54例伴左室扩大的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左室扩大程度分为左室轻度扩大者(A组) 16例、左室中度扩大者(B组) 30例、左室重度扩大者(C组) 8例。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行CABG+MVP治疗。比较三组术前基础病变情况包括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记录并比较三组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复苏时间。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6个月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返流面积(MRA)。比较三组术后6个月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高于A、B组(P <0. 05)。C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复苏时间均长于A、B组(P均<0. 05)。术前及术后24 h时,C组LVEDD均高于B、A组(P均<0. 01);术后6个月时,C组LVEDD高于B组(P <0. 01);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C组MRA均高于A、B组(P均<0. 01);术后24h时,C组LVEF低于A、B组(P <0. 01)。C组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高于A、B组(P均<0. 05)。结论左室轻中度扩大的IMR患者推荐同期行CABG+MVP治疗,而左室重度扩大的IMR患者行CABG+MVP的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左室扩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佳卫 刘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同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同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患者术后1 a的生存质量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质量较差组患者42例,SF-36得分为(263.5±52.7)分;生存质量良好组患者88例,SF-36得分为(571.5±145.2)分。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射血分数<50%、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术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占比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术前射血分数<50%、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术前射血分数<50%、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詹海波 刘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175-2177,共3页
目的分析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中,应用冠脉搭桥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所有的患者... 目的分析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中,应用冠脉搭桥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同时接受冠脉搭桥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将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心功能分级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的LVEF高于术前,患者术后12个月的LVEDV低于术前,患者术后12个月的LVEDD短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12个月的二尖瓣反流面积小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心功能分级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结论对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不同程度左室扩大患者实施冠脉搭桥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能够改善心室功能,缓解心肌压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重度) 冠脉搭桥术 二尖瓣成形术 左室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1例分析
10
作者 姜德哲 王贵亮 +2 位作者 金中强 陈磊 查光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R)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MR21例,其中轻-中度MR4例,中度9例,重度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MVP)10例,其中交界区成形术4例,人工瓣环成形术4例,Carpente...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R)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MR21例,其中轻-中度MR4例,中度9例,重度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MVP)10例,其中交界区成形术4例,人工瓣环成形术4例,Carpenter瓣环成形术2例。瓣膜置换术7例,置入进口机械瓣3例,生物瓣4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3例,其中低心排2例,多器官衰竭1例。余患者(18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至36月,远期死亡1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Ⅰ~Ⅱ级16例,Ⅲ~Ⅳ级1例。术后复查超声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行瓣膜成形术者复查结果显示无反流或轻微反流5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瓣膜置换者术后瓣膜功能良好。结论冠脉搭桥时,对于病理性改变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该同期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易根据瓣膜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瓣膜成形与瓣膜置换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永久 孙来龙 +3 位作者 田书梅 李文强 秦丹青 彭佳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是心脏瓣膜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MR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但其手术技术难度高、外科医生学习曲线较长。...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是心脏瓣膜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MR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但其手术技术难度高、外科医生学习曲线较长。本文拟结合临床经验分享经胸腔镜下MVP治疗MR的具体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帅 侯剑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546-550,共5页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也称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或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尖瓣反流的发生会加速左心室重构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心力衰竭。尽管在医学和外科治疗方面取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也称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或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尖瓣反流的发生会加速左心室重构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心力衰竭。尽管在医学和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IMR的患者与因其他原因而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相比生存率较差。在外科治疗方面,此类患者,尤其是中度及重度IMR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将从二尖瓣反流机制和不同程度IMR患者的外科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的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外科治疗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冠脉搭桥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杰春 王宜青 +2 位作者 庞烈文 孙笑天 施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 研究冠心病伴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单纯血运重建手术后对二尖瓣反流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59例冠心病伴中度IMR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对30例冠心病伴中度IMR... 目的 研究冠心病伴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单纯血运重建手术后对二尖瓣反流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59例冠心病伴中度IMR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对30例冠心病伴中度IMR行体外循环下搭桥术(CABG)同期二尖瓣成形术(MVP).术后随访7~71(35.69±17.88)个月,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二尖瓣反流程度、心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吻合血管数无差异;OPCAB组术后引流量平均(591±346)ml,明显少于CABG+MVP组[(706±371)ml],P〈0.05.术后6个月两组NYHA心功能均优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MVP组IMR减轻程度明显大于OPCAB组(P〈0.05);OPCAB组术后LVEDD无改善,CABG+MVP组术后LVEDD减小(P〈0.05);两组术后LVESD均无明显变化;术后LVEF两组均改善(P〈0.05),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PCAB单纯血运重建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虽然二尖瓣成形术在降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方面更有效.但对于中度IMR和有高度手术风险的患者,OPCAB可能是更优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修复技术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兴荣 张超纪 +4 位作者 刘剑州 苗齐 马国涛 曹丽华 李晓凤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修复技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二尖瓣成形术的连续104例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5.3±16.8)岁(9... 目的总结二尖瓣修复技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二尖瓣成形术的连续104例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5.3±16.8)岁(9-77岁),均在体外循环下择期行二尖瓣成形术,采取适当方法修复瓣叶,并放置相应型号的人工瓣环。结果术中修复成功率96.2%(100/104)。术后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0.96%。1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短暂肾替代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8-141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于肿瘤,二尖瓣返流复发加重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免于二尖瓣返流率为96.7%(88/91),免于再次手术率为97.8%(89/9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应作为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首选术式。采取适当的修复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亦秋 杨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二尖瓣反流 预后关系 缺血性 心功能状态 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实践 物理查体 研究发现 超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下结构成形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16
作者 李宝童 赵越 +1 位作者 鞠帆 孙寒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瓣环及瓣下结构成形技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机制,探讨应用瓣下结构成形技术的必要性。方法:使用AUTOCAD软件仿真模拟Carpentier IIIb型以及CarpentierI型IMR的病变特点,进一步分析瓣... 目的:研究瓣环及瓣下结构成形技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机制,探讨应用瓣下结构成形技术的必要性。方法:使用AUTOCAD软件仿真模拟Carpentier IIIb型以及CarpentierI型IMR的病变特点,进一步分析瓣环成形术及瓣下结构成形术治疗IMR的效果。结果:单纯使用瓣环成形术能够治愈Carpentier I型IMR;对于后乳头肌严重移位的Carpentier IIIb型IMR,当后乳头肌位移超出临界值时,单纯使用瓣环成形术可以促进前后瓣叶对合、缓解返流严重程度,但不能有效治愈返流,同时会加重后叶栓系;对于乳头肌轻度移位的Carpentier IIIb型IMR,相对于传统的瓣环成形术,应用“瓣环与瓣下结构一体成形”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对“小型号成形环瓣环成形”技术的依赖。结论:应重视瓣下成形技术在IMR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成形术 瓣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反流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郭嘉城 唐俊楠 +3 位作者 曹昶 张力 张辉 张金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研究三尖瓣反流(TR)对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NIDCM合并中至重度MR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中至重度TR将患者分为MR不合并中至重度TR组(A组)和MR合并中至重度T... 目的研究三尖瓣反流(TR)对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NIDCM合并中至重度MR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中至重度TR将患者分为MR不合并中至重度TR组(A组)和MR合并中至重度TR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4±5.8)个月。B组RVEDD大于A组,LVEDD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或重度TR是NIDCM合并中至重度MR患者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二尖瓣反流 尖瓣反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瓣叶形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18
作者 姜新魁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静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1.7岁。2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38.6岁。行RT-3D-TEE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应用MVQ分析软件测量并分析2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几何形态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IMR组反流容积(46±11)m L,有限反流口面积(0.31±0.12)cm2,说明IMR组存在中度反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反映二尖瓣瓣环解剖结构参数如瓣环前外侧交界到后内侧交界的距离(DAIPm)、前叶瓣环中点到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瓣环三维周长(C3DE)、绕环最小表面面积(A3Dmin)、环的椭圆度(E2D)及二尖瓣帆状区容积(Vtent)均有所增加(P﹤0.05);瓣环最高点所在平面与最低点所在平面的高(H)、环高度与联合直径的比率(H/DAIPm)、前后瓣叶对合的参数投影平面中的结合长度(L2DAIPm)及前后叶关闭时对合线的长度(LC3DLf)均有所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前小叶角度(θant)、后小叶角度(θpost)及小叶非平面角度(θnp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RT-3D-TEE能够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局部二尖瓣瓣环功能或形态异常的量化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 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缺血性 瓣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同期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50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晓君 刘献成 +2 位作者 张涛 王海平 姜先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效果。方法 94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患者,44例接受MVR术治疗(MVR组),50例接受MVR同期TVP治疗(MVR+TVP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效果。方法 94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患者,44例接受MVR术治疗(MVR组),50例接受MVR同期TVP治疗(MVR+TVP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术前7 d、术后2年的右房内径(RA)、右室舒张末径(RV)、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径(DTV)、肺动脉高压(SPAP),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病死率、2年存活率、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和三尖瓣反流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A、RV、DTV、SPAP均较术前缩小(P均<0.05),且MVR+TVP组缩小程度大于MVR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改善,且MVR+TVP组较MVR组改善明显。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患者。MVR组、MVR+TVP组2年存活率分别为96.00%、86.36%,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分别为94.00%、84.09%,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分别为2.00%、11.3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MVR同期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病变 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3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红岩 韩劲松 +1 位作者 王辉山 尹宗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目的 总结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05例,男性167例,女性138例,年龄43~78(50.28±10.50)岁,术前超声心... 目的 总结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05例,男性167例,女性138例,年龄43~78(50.28±10.50)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返流量中度136例、中-重度108例、重度61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据二尖瓣病变Carpentier功能分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例、三尖瓣成形术156例、Ⅲ型迷宫术18例.出院后进行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返流程度.结果 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5例(4.92%),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9.84%),延迟性心脏压塞1例(0.03%),永久起搏器植入1例(0.03%).术后随访272例,随访率89.2%(272/305),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随访期间,1例于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270例均存活.1例患者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于术后36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45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心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37.21±8.65)mm比(45.68±7.24)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8.08±6.25)mm比(62.30±6.56)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5.16±6.37)mm比(40.24±5.12)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0.64±0.05比0.52±0.07,P<0.05).结论 根据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Carpentier分型,合理应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