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浓度与脑微出血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清 赵潇雯 +11 位作者 任敬 余淼 崔瀚方 丁芳园 刘昊 李琼 王凡 李青 陈希妍 路承彪 李少敏 赵建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评估HIF-1α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评估HIF-1α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自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CSVD患者104例,对入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统计、头颅核磁检查、认知功能评估、血清HIF-1α检测,统计入组患者CMBs的数量和部位,并进行分组,研究HIF-1α与认知功能和CMBs的相关性,分析CMBs、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评估HIF-1α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CMBs严重程度在HIF-1α、认知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IF-1α浓度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呈负相关,与CMBs数量呈正相关,HIF-1α可能是CMBs和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HIF-1α浓度与CMBs数量及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血清HIF-1α浓度可能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在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对细胞迁移和侵袭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沈忠军 赵钥 +1 位作者 贾茗博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5-1154,共10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包括对血管生成、代谢重编程、糖酵解及微环境免疫系统的调控,并总结HIF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Notch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EM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胶质瘤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LW6抑制心肌铁死亡改善大鼠脓毒症心肌损伤
3
作者 王晓悦 曾佑成 +5 位作者 张艺馨 曹国栋 黄铭 林靓 杨鹏强 程青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2-769,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LW6对大鼠脓毒症心肌病中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心肌病模型,将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CLP+溶剂组、LW6组、Fe...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LW6对大鼠脓毒症心肌病中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心肌病模型,将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CLP+溶剂组、LW6组、Fer-1组、LW6+Fer-1组。各组通过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检测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损伤;通过检测铁离子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及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确定铁死亡程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脏组织中HIF-1α、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LP组及CLP+溶剂组相比,LW6组可改善心肌损伤,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铁死亡相关指标(均P<0.05),降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增加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LW6降低HIF-1α表达并通过SLC7A11/GPX4途径降低铁死亡水平,改善脓毒症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LW6 脓毒症 心肌病 铁死亡 SLC7A11/GPX4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0联合缺氧诱导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程江江 梅利 +1 位作者 孙娟 郭雪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9-78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croRNA-210,miR-210)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西宁市第一人民...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croRNA-210,miR-210)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60例,根据发病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scale,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0~2分)和预后不良组19例(3~6分)。检测和比较AI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和7 d血清miR-210、HIF-1α表达。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和7 d血清miR-210、HIF-1α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S患者预后与血清miR-210、HIF-1α表达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血清miR-210、HIF-1α表达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IS患者治疗后3 d和7 d miR-210和HIF-1α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 d比较,AIS患者治疗后7 d miR-210表达显著升高,HIF-1α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IS患者治疗前血清miR-210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r=-0.271,P<0.05),血清HIF-1α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r=0.398,P<0.05)。预后不良组miR-210、HIF-1α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10检测预后的AUC为0.818,特异性为0.850,敏感性为0.800;HIF-1α检测预后的AUC为0.815,特异性为0.700,敏感性为0.800;miR-210和HIF-1α联合检测预后的AUC为0.880,敏感性为0.900,联合检测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1)。结论 AIS患者术后血清miR-210、HIF-1α表达与mRS评分密切相关。miR-210和HIF-1α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脑梗死 预后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纳米抑制剂的构建及在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传浩 但瑞珏 +2 位作者 奚茜 应望 罗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7-1189,共13页
目的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抑制剂YC-1进行纳米化改性,探究其在逆转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YC-1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羟基(-OH)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羧酸的羧基(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目的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抑制剂YC-1进行纳米化改性,探究其在逆转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YC-1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羟基(-OH)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羧酸的羧基(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carboxylic acid,mPEG_(350)-COOH)缩合反应构建纳米抑制剂mPEG_(350)-YC-1(MYC-1),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进行验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析其形貌,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其粒径分布情况;通过将FITC标记的MYC-1(FYC-1)与HCT15细胞相互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对FYC-1的摄取能力;CCK-8实验检测MYC-1的细胞毒性;通过耐药HCT15细胞(resistant-HCT15,R-HCT15)的毒性实验和活/死细胞染色检测MYC-1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增敏效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来检测MYC-1逆转耐药的机制。构建小鼠R-HCT15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PBS(n=3)、5-Fu(n=3)、MYC-1(n=3)和MYF(n=3)组。通过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测量完成疗效评估当日的小鼠肿瘤质量,对比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从而评价MYC-1逆转结直肠癌对5-Fu耐药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纳米抑制剂MYC-1,通过TEM和DLS验证MYC-1在水相溶液中能自组装成直径约为(19.96±2.97)nm的纳米颗粒。成功制备FYC-1,将FYC-1与HCT15细胞相互作用,FYC-1能更好地被细胞摄取,表明两亲性的MYC-1具有更强的内吞入胞能力;MYC-1与5-Fu联合作用于R-HCT15结肠癌细胞,其耐药指数(resistant index,RI)由7.99下降到1.55,耐药指数的相对逆转率(relative reversal rate,RRR)为80.60%;活/死细胞染色显示,MYC-1能增加5-Fu对R-HCT15细胞的毒性;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YC-1能够有效抑制HIF-1α在胞内的表达(P<0.01);MYC-1与5-Fu联合作用于R-HCT15皮下移植瘤小鼠,与PBS(P<0.001)、5-Fu(P<0.01)和MYC-1(P<0.01)比较,MYF组治疗效果最佳;肿瘤组织HIF-1α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YC-1和MYF组HIF-1α表达下降;小鼠重要脏器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重要脏器未见明显损害。结论MYC-1纳米抑制剂能够通过降低结直肠癌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从而逆转结直肠癌对于5-Fu化疗的耐药性,有效改善5-Fu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耐药 缺氧诱导因子-1Α YC-1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害感受水平指数指导瑞芬太尼输注靶浓度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詹银周 陈俊衡 +3 位作者 陈超 蔡楚源 马学珠 郭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6-2570,共5页
目的探讨伤害感受水平(NOL)指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控制NOL指数在30~50,依此调整瑞芬... 目的探讨伤害感受水平(NOL)指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控制NOL指数在30~50,依此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对照组起始采用瑞芬太尼4 ng/mL靶控输注,依据血流动力学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记录瑞芬太尼平均靶浓度;记录手术前1 d及手术后1 d患者的静脉血CD4^(+)、CD8^(+)以及NK细胞值,测定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MAP、HR、丙泊酚靶浓度和术后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瑞芬太尼平均靶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 d,观察组的CD4^(+)、CD4^(+)/CD8^(+)、NK细胞值均高于对照组,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术前1 d,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的CD4^(+)、CD4^(+)/CD8^(+)较低,HIF-1α水平较高(P<0.05);相比术前1 d,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CD4^(+)、CD8^(+)、CD4^(+)/CD8^(+)及NK细胞值较低,HIF-1α水平较高(P<0.05)。结论NOL指数应用于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可以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靶浓度,降低瑞芬太尼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保护NK细胞的活性,同时减少HIF-1α升高水平,由此推断对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受水平指数 乳腺癌根治术 细胞免疫 瑞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基于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7
作者 邵珊 白薇超 +3 位作者 邹鹏程 罗敏娜 赵新汉 雷建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6,共9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SDF-1)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因子的表达变化以及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外源性SDF-1、IL-8干预后,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hRNA或过表达质粒调节CAFs-HIF-1α的表达,以及AMPK-shRNA抑制AMPK的表达,并运用OG和2-OXO调节脯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及运用外源性TGF-β1干预后,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CAFs中p-AMPK、HIF-1α、SDF-1、IL-8的表达,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et干预组中CAFs的p-AMPK、SDF-1和IL-8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HIF-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AMPK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中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外源性SDF-1、IL-8干预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过表达HIF-1α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OG提高HIF-1α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SDF-1及IL-8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运用HIF-1α-shRNA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激活剂2-OXO抑制HIF-1α的表达后,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运用AMPK-shRNA抑制p-AMPK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加入外源性TGF-β1后,可部分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部分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et通过抑制CAFs-HIF-1α的表达进而发挥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二甲双胍 磷酸化-AMPK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信号通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毛梦婷 许尤琪 +2 位作者 董孟佳 李伟良 唐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5,共6页
缺氧是实体肿瘤的常见特征,缺氧微环境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HIF-1)过表达。HIF-1α是缺氧应答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各类肿瘤组织中均过表达,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转... 缺氧是实体肿瘤的常见特征,缺氧微环境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HIF-1)过表达。HIF-1α是缺氧应答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各类肿瘤组织中均过表达,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转导通路。因此,HIF-1α作为治疗实体肿瘤的潜在靶点,颇有应用前景。相较于HIF-1α抑制剂存在高毒性、低效性的问题,中药具有多靶点、低毒性、高耐受性等优势,在肿瘤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中药 肿瘤 信号通路 缺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海伦 朱巍明 +3 位作者 张超 孟祥刚 李姗姗 孟智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2-1196,1202,共6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响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响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同样显示出显著优势。针刺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可能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关键机制之一。既往研究初步表明针刺对HIF-1α的调控作用可能不仅与疾病的损伤类型相关,还可能与HIF-1α的表达的时效效应以及针刺的介入时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针刺 脑梗死 缺血再灌注 血管再生 神经保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龈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加飞 谢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牙周炎分为合并牙周炎组(105例)和未合并牙周炎组(132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F-1α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风险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HIF-1α与牙周炎发生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发生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建立结构方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HIF-1α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呈正相关。HIF-1α表达水平和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不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和性别无关。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等是牙周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HIF-1α联合牙龈血流量的交互效应最高。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情况较优,能很好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与牙周炎发生的关系。预测模型区分度、独立性较好。结论:HIF-1α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危险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缺氧诱导因子-1Α 牙龈微循环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肠源性IL-33双重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促进三甲胺-N-氧化物生成并加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海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6-1766,共1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以肝脂质异常沉积为特征,同时伴随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MASLD的发展与肠道稳态的失衡紧密相连,紊乱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通过受损的肠道屏障到达肝脏,引起肝...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以肝脂质异常沉积为特征,同时伴随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MASLD的发展与肠道稳态的失衡紧密相连,紊乱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通过受损的肠道屏障到达肝脏,引起肝脏的代谢紊乱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缺氧诱导因子 慢性肝病 肠源性 代谢性疾病 肠道屏障 三甲胺 肠道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3α甲基化与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2
作者 许文青 李艺珊 +2 位作者 韩秋峪 宋芳静 孟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97-3502,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80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DM1组,40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GDM2组,40例),另选取同期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HIF-3α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3αmRNA、DDIT4 mRNA水平。对比分析3组数据,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分析HIF-3αmRNA、DDIT4 mRNA与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进行不良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1组及GDM2组孕前BMI、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GDM1组及GDM2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1组及GDM2组HIF-3α基因甲基化率更高,HIF-α、DDIT4 mRNA表达水平更低,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各项不良妊娠结局与HIF-3α及DDIT4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HIF-3αmRNA和DDIT4 mRNA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HIF-3α甲基化率升高、HIF-3α及DDIT4基因表达降低与GDM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3α 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 甲基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诱导PC1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俐 季秋虹 +3 位作者 顾永健 顾建兰 吴小梅 金淑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9,共7页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介导心肌和脑低氧/缺血的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是否与HIF-1α表达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TT比色法观察PC12细胞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介导心肌和脑低氧/缺血的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是否与HIF-1α表达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TT比色法观察PC12细胞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PC12细胞HIF-1α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RT-PCR观察HIF-1αmRNA表达。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或人参皂苷均可促进PC12细胞的活性,在浓度分别为37.5,50和60mg·L-1时达最好效果;银杏内酯(37.5mg·L-1)、刺五加皂苷(50mg·L-1)或人参皂苷(60mg·L-1)处理PC12细胞24h均可诱导p-ERK1/2和HIF-1α表达增高,且引起HIF-1α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提示HIF-1α蛋白水平的增高与其合成增加有关。结论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均可诱导PC12细胞表达HIF-1α,该作用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皂苷类 刺五加 人参皂苷 人参 缺氧诱导因子 PC12细胞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3
14
作者 段鑫 李奇 +4 位作者 林荔军 刘成龙 李志浩 刘登均 张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骨关节炎、急性创伤性关节炎、正常人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了解其在骨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取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急性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滑膜、正常人滑膜组织共60... 目的比较骨关节炎、急性创伤性关节炎、正常人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了解其在骨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取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急性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滑膜、正常人滑膜组织共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HIF-1α、VEGF染色,分析它们在3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 HIF-1α及VEGF在正常人滑膜中几乎未见阳性表达,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表达率分别为60%、48%,骨关节炎组表达率分别为86.7%、80%,骨关节炎组表达较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为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与VEGF在急性创伤性滑膜炎、骨关节炎组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6、0.678。结论 HIF-1α、VEGF在骨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组,它们在滑膜炎滑膜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共同促进骨关节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炎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缺氧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文琳 钱令嘉 +1 位作者 张成岗 尹昭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不仅作为维持氧自稳平衡的核心调控因子 ,调控一系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且在感受缺氧 ,传递缺氧信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依赖的羟化酶的发现 ,证明胞内氧浓度直接调控HIF 1α亚基的表达 ,为揭示缺氧信号... 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不仅作为维持氧自稳平衡的核心调控因子 ,调控一系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且在感受缺氧 ,传递缺氧信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依赖的羟化酶的发现 ,证明胞内氧浓度直接调控HIF 1α亚基的表达 ,为揭示缺氧信号调控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缺氧信号 信号转导 信号调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条件对大鼠肠黏膜组织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文明 张方信 +6 位作者 张盼 邓芝云 杨文翠 马强 陈嘉屿 康生朝 杨玉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2-594,6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条件对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平原对照组及高原24h、48h、72h组,每组10只。平原对照组在常温环境下饲养1个月后处死,高...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条件对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均分为平原对照组及高原24h、48h、72h组,每组10只。平原对照组在常温环境下饲养1个月后处死,高原组在平原饲养1个月后于24h内急运至高原,建立高原缺氧模型,分别于到达高原后24、48、72h处死。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空肠上段的微观组织学变化,用图像测量软件测量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及iNOS在肠黏膜中的表达。结果高原24h组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分别为313.10±10.84、123.10±2.64、432.60±7.37μm和0.09±0.01mm2,与平原对照组(分别为322.00±12.68、127.70±7.24、447.50±21.93μm和0.10±0.01mm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48h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79.00±9.80、101.10±7.11、376.40±19.05μm和0.06±0.01mm2高原72h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35.80±19.54、76.10±7.58、311.90±18.38μm和0.05±0.01mm2,均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原72h组低于高原48h组(P<0.05)。高原缺氧组24、48、72h时组织中HIF-1α和iNOS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4±0.03和0.16±0.05、0.34±0.02和0.25±0.03、0.45±0.03和0.37±0.02,均高于平原对照组(0.13±0.03和0.0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原72h组高于48h组,48h组高于24h组(P<0.05)。高原24、48、72h组肠黏膜组织中HIF-1α及INOS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1=0.844,r2=0.831,r3=0.863,P<0.05)。结论高原缺氧条件可使肠黏膜产生组织损伤,并诱导肠黏膜中HIF-1α和iNOS蛋白的表达上调;HIF-1α可能参与了肠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过程和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肠黏膜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缺氧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芳 糜漫天 +2 位作者 许红霞 白雪 陈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C)、模拟5500m高度缺氧组(H)与平原牛磺酸组(T)、模拟5500m高度缺氧牛磺酸组(HT),...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C)、模拟5500m高度缺氧组(H)与平原牛磺酸组(T)、模拟5500m高度缺氧牛磺酸组(HT),分别以基础饲料和添加了2.4%牛磺酸的饲料喂养1周,营养干预后平原对照组、平原牛磺酸组在平原继续饲养,模拟缺氧组、模拟缺氧+牛磺酸组放入低压舱模拟5500m高原缺氧,分别在处理0、2、6、12、24、48、72h后取视网膜。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中HIF-1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缺氧后视网膜中HIF-1α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内层,内核层(INL)中细胞免疫阳性率从缺氧2h开始增加,到72h阳性率下降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缺氧早期高于后期。牛磺酸处理后细胞免疫阳性率增加,HIF-1α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强。结论牛磺酸能通过缺氧诱导因子途径促进视网膜缺氧适应性调节,保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 牛磺酸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及一氧化氮对SW480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及iNOS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江从庆 樊利芳 +5 位作者 刁路明 钱群 夏东 王敏 刘志苏 艾中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对低氧培养的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4 80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 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F - 1α、VEGF、iNOS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对低氧培养的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4 80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 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F - 1α、VEGF、iNOS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HIF - 1α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HIF - 1αmRNA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组细胞HIF - 1α、VEGF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P <0 . 0 1,P <0 . 0 1,P <0 . 0 5 )和低氧+genistein(三羟基异黄酮)组(P <0 . 0 1,P <0 . 0 5 ,P <0 . 0 5 )。低氧条件下,SNP(硝普钠)显著抑制HIF -1α、VEGF蛋白的表达,但对iNOS表达无明显影响;NOC5 (NO发生剂)诱导HIF - 1α、VEGF、iNOS蛋白的表达;NO抑制剂L -NAME(N -硝基精氨酸甲酯)则抑制3者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低氧培养条件下,HIF - 1α呈强表达,给予genistein能显著抑制其表达;而给予SNP和L -NAME后,蛋白表达量减少,给予NOC5 ,则蛋白表达增强。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常氧组、低氧组及低氧+genistein组、低氧+SNP组、低氧+NOC5组、低氧+L -NAME组HIF - 1αmR NA表达A值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氧诱导SW4 80细胞HIF - 1α蛋白表达量增高,从而上调VEGF和iNOS表达。低氧条件下,NO供体SNP抑制SW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480细胞 一氧化氮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娜 王洪兴 +2 位作者 张洁 李永真 千新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HIF-2αmRNA的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细胞缺氧模型建立成功。RNA干扰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HIF-2αmRNA的表达与单纯缺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倍增时间显著延长(P均<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 HIF-2αsiRNA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可能与p21基因表达上调、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 RNA干扰 CoCl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杭瑛 钱洁 +2 位作者 朱长清 吕利雄 陈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百草枯组(n=20)。百草枯组腹腔注射百草枯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百草枯组(n=20)。百草枯组腹腔注射百草枯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染毒后第7天处死10只百草枯组小鼠,第28天处死其余小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GF-β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在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可见肺纤维化表现;染毒后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加重。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染毒后第28天TGF-β蛋白的表达高于染毒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后第28天的HIF-1α蛋白的表达高于第7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无相关性(r=0.295,P=0.630;r=0.218,P=0.72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小鼠肺组织的TGF-β和HIF-1α蛋白,TGF-β和HIF-1α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转化生长因子β缺氧诱导因子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