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群 吴华 +2 位作者 雷久士 张熙 卜兰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6-58,62,共4页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多糖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檀艳丽 方川 +4 位作者 孙贺英 高伟敏 王佳良 丁亚楠 刘海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HIF-1α、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VEGF的表...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HIF-1α、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VEGF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54例脑胶质瘤组织HIF-1α的表达阳性率为61.1%(33/54),VEGF为70.4%(38/54),其表达强度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HIF-1α、VEGF与脑胶质瘤组织中血管生成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意义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俐 叶俊材 +2 位作者 陈伯仪 王和鸣 张安桢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骨折早期缺氧反应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活血化瘀汤...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骨折早期缺氧反应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活血化瘀汤组(麻醉苏醒灌服活血化瘀汤,n=36)和生理盐水组(麻醉苏醒灌服等量生理盐水,n=36),分别于灌胃后1、2、3、5、7、14d处死大鼠,取包括骨折端在内骨折上下各0.5cm的骨质。应用TRPCR技术,动态观察HIF-1αmRNA及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骨折后2d,骨折端HIF-1αmRNA表达达到高峰;活血化瘀汤组用药后1d及2d,骨折端HIF-1α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降低(P<0.01);用药后3、5、7、14dVEGF的表达活血化瘀汤组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对应组织则不能检测到两者的表达。结论:左胫骨中段闭合骨折引起HIF-1αmRNA及VEGF基因转录和表达发生改变。活血化瘀汤能调控HIF-1α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活血化瘀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实验研究 早期 HIF- 生理盐水组 VEGF表达 mRNA表达 胫骨中段 麻醉苏醒 髓内针固定 PCR技术 正常对照组 骨折端 SD大鼠 缺氧反应 骨折模型 闭合折骨 动态观察 闭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国兴 许建斌 胡建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DR组,DR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应...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DR组,DR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分别于1,3,6mo检测视网膜中HIF-1α与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HIF-1α与VEGF蛋白及其mRNA在对照组视网膜中不表达,在DR组中呈进行性表达增强(P<0.05);DR组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5,P<0.05)。结论:DR视网膜中HIF-1α与VEGF表达增强,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卓 邹晨 匡希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机制及在ACS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5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机制及在ACS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5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另设对照组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血清HIF-1α与VEGF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1水平.结果 ACS组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102.3±20.8)ng/ml、(192.3±32.7)ng/ml、(80.13±15.9)ng/ml比(41.5±21.4)ng/ml、(121.02±22.3)ng/ml、(45.18±13.3)ng/ml和(38.1±17.5)ng/nd、(85.8±19.6)ng/ml、(32.73±8.9)ng/m1](P<0.05);SAP组Hl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中的AMI亚组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高于UAP亚组[(127.6±23.4)ng/ml、(231.5±39.2)ng/ml、(92.36±17.4)ng/ml比(90.2±18.7)ng/ml、(162.4+27.1)ng/nd、(71.52±14.8)ng/m1](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HIF-1α、VEGF和ET-1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相关.HIF-1α和VEGF可能是ACS患者斑块不稳定的标志,而ET-1可能是冠脉内皮损伤的标志.它们在ACS的发展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石海 卢杰 +3 位作者 程芃 张楠楠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30个标本中HME、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HME、HIF-1α和VEGF在胃...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30个标本中HME、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HME、HIF-1α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ME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浸润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3VEGF分别与HME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胃癌中HME、HIF-1α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且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胃癌的早期判断、干预治疗及预测肿瘤的转移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程景林 万俊 王爱玲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的冠心病患者105例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的冠心病患者105例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9例。另设经冠脉造影未发现异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血清VEGF与HIF-1α水平,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MI和UAP组HIF-1α、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AMI组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水平上HIF-1α、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5),AMI、UAP、SAP各组中HIF-1α、VEGF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AMI=0.47,rUAP=0.53,rSAP=0.41,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IF-1α、VEGF水平有所不同,心肌缺血程度越重则患者体内表达的HIF-1α、VEGF水平越高。冠心病患者VEGF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心肌缺血诱导的HIF-1α所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下肢血管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媛 赵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足背动脉为标本(糖尿病足组),并选取正常人下肢足背动脉(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HIF-1α、VEGF、CD34的表达。结果 HIF-1α与VEGF蛋白在对照组下肢血管中不表达,糖尿病足组中呈进行性表达增强(P<0.05);糖尿病足组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IF-1a、VEGF均与新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呈正相关;VEGF与HIF-1α比较:rs=0.700,P<0.01;MVD与HIF-1α比较:rs=0.780,P<0.01;VEGF与MVD比较:rs=0.775,P<0.01。结论糖尿病足下肢血管HIF-1α与VEGF表达增强,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景红 吴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4期12-14,共3页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 1(HIF-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 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HIF- 1α及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 1α蛋白呈高表达 ,阳性率为 6 ...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 1(HIF-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 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HIF- 1α及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 1α蛋白呈高表达 ,阳性率为 6 5 .6 % ,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 ,HIF- 1α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1) ,与 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0 .0 1) ;结直肠癌 VEGF阳性表达率为 4 9.2 % ,癌旁及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 VEGF,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 ,VEGF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 5 ) ,与 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0 .0 2 ) ,且 VEGF阳性表达与 HIF- 1α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 (P<0 .0 0 1)。结论  HIF- 1α与 VEGF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同时检测 HIF- 1α、VEGF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注射缺氧诱导因子-1α siRNA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丽珠 陈松 +4 位作者 陈蕾 刘艳 林锦镛 王玉川 韩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00-1704,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小干扰RNA(siRN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糖尿病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可...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小干扰RNA(siRN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糖尿病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p Silencer2.1-U6neo为质粒载体,构建HIF-1α.siRNA重组质粒。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39只)。实验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5只)、基因治疗组(12只)和空载体组(12只)。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大鼠均不做转染;基因治疗组和空载体组分别转染HIF-1α.siRNA重组质粒和p Silencer空载体质粒。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分别于干扰后24、48、72h,1wk时计算VEGF蛋白的抑制效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F-1α.siRNA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确定为目的序列。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不完整,新生血管芽、新生血管簇呈垂直状突破内界膜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阳性表达为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正常对照组VEGF蛋白呈弱阳性表达,而DR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表达明显增强,基因治疗组较DR组和空载体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抑制率24、48、72h和1wk时分别为:27.4%、40.6%、47.5%、64.5%。结论:HIF-1α.siRNA重组质粒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NA 干扰 视网膜新生血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婴幼儿血管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胜春 宋俐 +1 位作者 王胜 许庆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和婴幼儿正常皮肤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HIF-1α、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及正常皮肤的表达。结果:HIF-1α、VEGF表达水平在血管瘤与...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和婴幼儿正常皮肤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HIF-1α、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及正常皮肤的表达。结果:HIF-1α、VEGF表达水平在血管瘤与正常皮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与VEGF在血管瘤中呈阳性表达,可能参与促进血管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宁宁 柳力敏 +2 位作者 万超 胡悦东 陈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256-2258,共3页
目的: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研究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取对照组和给氧组幼鼠眼球作荧光素血管灌注,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 目的: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研究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取对照组和给氧组幼鼠眼球作荧光素血管灌注,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给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3.38±1.07)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IF-1α蛋白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VEGF蛋白表达在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31,P<0.01)。结论: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存在HIF-1α,VEGF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游云华 梁军 +3 位作者 黄志权 欧阳可雄 汪跃平 张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HIF-1α、VEGF、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ACC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HIF-1α、VEGF、MVD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HIF-1α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HIF-1α、VEGF、MVD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密度 腺样囊性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小英 李敬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1期3885-3886,共2页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115例接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42...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115例接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39例,正常宫颈组织组34例。检测所有宫颈标本组织HIF-1α、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HIF-1α、VEGF蛋白阳性率均高于CIN组、正常宫颈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经Spearman检验,HIF-1α、VEGF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呈正相关(P <0. 05)。结论 VEGF、HIF-1α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有关,且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宫颈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微小RNA-210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凤儒 张彤 梁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微小RNA-210(miR-210)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AC...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微小RNA-210(miR-210)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ACS患者240例,根据PCI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将其分为非心律失常组(114例)和心律失常组(12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IF-1α和VEGF-A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210水平;分析血清HIF-1α、VEGF-A和miR-210水平与Lown分级关系,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IF-1α、VEGF-A和miR-210水平对ACS患者PC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PCI后心律失常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A和miR-210水平分别为(28.94±8.13)mg/L、(87.12±21.95)ng/L、0.85±0.27,非心律失常组患者HIF-1α、VEGF-A和miR-210水平分别为(13.67±4.02)mg/L、(36.98±10.49)ng/L、0.34±0.11,均明显低于PCI前(52.13±9.89)mg/L、(140.71±39.84)ng/L、0.99±0.31和(51.75±9.64)mg/L、(139.25±40.66)ng/L、1.01±0.32(P<0.05),且PCI后心律失常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A、miR-2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者(P<0.05).Lown分级血清HIF-1α、VEGF-A、miR-210水平高低依次为5级、4级、3级、2级、1级分别为(40.62±9.55)mg/L、(33.75±8.23)mg/L、(27.48±7.35)mg/L、(22.03±6.22)mg/L、(16.95±4.67)mg/L;(120.79±34.15)ng/L、(101.26±25.27)ng/L、(83.12±21.53)ng/L、(65.63±18.07)ng/L、(51.27±11.62)ng/L;0.96±0.20、0.83±0.12、0.71±0.17、0.60±0.14、0.48±0.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rI)、总胆固醇(TC)、HIF-1α、VEGF-A、miR-210水平和ACS类型及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均是影响ACS患者PC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子(P=0.000、0.000、0.003、0.000、0.000、0.000、0.000、0.004).血清HIF-1α、VEGF-A和miR-210水平预测ACS患者PC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0.914、0.87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34mg/L、54.39ng/L、0.52.血清HIF-1α水平效能优于血清VEGF-A、miR-210水平,其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4.00%.结论血清HIF-1α、VEGF-A、miR-210水平能有效预测ACS患者PCI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小RNA-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丽萍 郭科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8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否作为2个相关因子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其表达是否与雌激素调控有关。方法选择2008年5月~...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否作为2个相关因子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其表达是否与雌激素调控有关。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0月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腺癌标本30例(内膜腺癌组),同期剖宫术后的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单纯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组)标本各10例,检测HIF-1α与VEGF的表达,分析HIF-1α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雌激素受体(ER)的关系。结果 HIF-1α在内膜腺癌组、非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0.0%,显著高于单纯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2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腺癌组VEGF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及单纯性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的80.0%、70.0%、7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腺癌组HIF-1α、VEGF均高表达,并呈正相关(r=0.315,P〈0.05);内膜腺癌组HIF-1α、VEGF与ER间为正相关关系(r=0.478,P〈0.01)。结论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表达水平受雌激素调节影响,HIF-1α可能通过上调其靶基因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加速肿瘤的发展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与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光苗 陈飞 王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与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影响。方法:建立HDCP模型,随机分为HDCP组、硫酸镁组、丹参组,分别给予HDCP大...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与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影响。方法:建立HDCP模型,随机分为HDCP组、硫酸镁组、丹参组,分别给予HDCP大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0 mg/kg硫酸镁、丹参川芎嗪,对照组为正常妊娠组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记录胎鼠发育情况;对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RT-PCR、免疫印迹检测胎盘组织中HIF-1α、sFLT-1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血压、尿蛋白值均升高,说明妊娠期高血压建模成功。与HDCP组相比,硫酸镁组、丹参组大鼠用药后血压、尿蛋白值下降明显。对照组胎鼠及胎盘质量均高于HDCP组、硫酸镁组、丹参组;与HDCP组比较,硫酸镁组、丹参组胎鼠、胎盘质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未出现死胎;与HDCP组比较,硫酸镁组、丹参组死胎率下降。对照组胎盘结构正常,细胞完整;HDCP组出现胎盘结构萎缩,绒毛数目显著减少,有坏死的绒毛纤维素样出现,细胞异常增殖;丹参组胎盘组织结构异常减轻,坏死绒毛纤维素样减少且优于硫酸镁组。与对照组比较,HDCP组胎盘组织HIF-1α、sFLT-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HDCP组比较,硫酸镁、丹参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下降,且丹参组低于硫酸镁组。结论;丹参川芎嗪与硫酸镁均对妊娠期高血压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胎鼠妊娠结局较好,丹参川芎嗪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胎盘HIF-1α、sFLT-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 丹参川芎嗪 硫酸镁 缺氧诱导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结直肠癌小鼠瘤体大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昱 张占峰 +3 位作者 郝书航 汪国基 底妍 汤龙信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大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5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采用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结肠癌细胞株CT26的方法制作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肿瘤直径>1 cm时...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大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5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采用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结肠癌细胞株CT26的方法制作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肿瘤直径>1 cm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只。B组和C组分别给予芬太尼10和50μg/(kg·d)腹腔注射,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观察3组肿瘤直径和体积,比较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以及瘤体组织VEGF-A、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和C组肿瘤直径和体积均小于A组,血清VEGF-A和HIF-1α水平均低于A组,瘤体组织VEGF-A、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P<0.05)。C组瘤体组织VEGF-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组(P<0.05);但B组与C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能够抑制结直肠癌小鼠肿瘤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A和HIF-1α实现的,而且该作用可能与芬太尼的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芬太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氧诱导因子- 小鼠 近交BAL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活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19
作者 田园园 吴倍 +1 位作者 王飞 杨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Nal)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活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25~800μmol/L的Nal处理CRC细胞SW480,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纳布啡(Nal)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活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25~800μmol/L的Nal处理CRC细胞SW480,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纳布啡组(Nal-L组,50μmol/L)、中浓度纳布啡组(Nal-M组,100μmol/L)、高浓度纳布啡组(Nal-H组,200μmol/L)、高浓度纳布啡(200μmol/L)+HIF-1α/VEGF信号通路激活剂组(Nal-H+DMOG组,200μmol/L的Nal+2mmol/LDM OG)。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以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al可以抑制SW480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与Control组比较,Nal-L组、Nal-M组、Nal-H组的克隆形成数目、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血管结构形成数及VEGF蛋白表达、HIF-1α蛋白表达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与Nal-H组比较,Nal-H+DM OG组克隆形成数目、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血管结构形成数、HIF-1α蛋白表达、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Nal对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血管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纳布啡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旭 何援利 《现代医院》 2012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CD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数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VD。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VEGF、MVD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组织(p<0.01);HIF-1α与VEGF、MV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6,p=0.000;r=0.777,p=0.000);VEGF与MV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00)。结论 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对该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HIF-1α与VEGF可能共同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