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缺氧程度的研究
- 1
-
-
作者
秦胜亚
王素云
-
机构
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60-461,共2页
-
-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胎儿
缺氧程度
脐带绕颈
-
分类号
R71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1例的临床分析
- 2
-
-
作者
刘艳
刘胜
杨中文
-
机构
洛阳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儿科
络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职工医院
洛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60,共2页
-
文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围产期HIE的病因各异,故对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应综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分析缺氧程度、窒息程度、血糖值、CT分度及临床分度等与HIE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临床分度
预后
HIE
血糖值
CT分度
窒息程度
缺氧程度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分类号
R722.1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静注过氧化氢溶液治疗奶牛缺氧性疾病
- 3
-
-
作者
许小平
-
机构
武汉市国营南湖渔场奶牛分场
-
出处
《中国奶牛》
1992年第6期41-41,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笔者采用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溶液,辅助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奶牛缺氧性疾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一)适用病症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溶液,可治疗奶牛休克、心肺病、呼吸衰竭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肺水肿、中毒性痢疾、肺炎等,还可适用于虚脱、贫血性缺氧、破伤风及肝病等辅助治疗。 (二)用药方法用3%过氧化氢(凡符合国家典规范。
-
关键词
贫血性缺氧
过氧化氢溶液
缺氧性
中毒性痢疾
呼吸衰竭
畜体
缺氧程度
牛辅
肺水
低分子右旋糖
-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冬春鱼池缺氧的补救措施
- 4
-
-
作者
洪家春
-
机构
安徽和县农委渔业局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19-19,共1页
-
文摘
冬春季节,由于水上温度低于水下温度,再加上鱼类此时活动弱,即使水中缺氧也不会浮出水面,所以水中缺氧常被忽视。特别是密度过高或放养耐氧能力不强的鱼类,常会出现因缺氧而死亡的现象。这时如果开动常规叶轮式增氧机,池水就会上下对流,表层温度低的水就会与底层温度高的水混合,使整个池水温度都偏低,时间长会基本接近寒冷的空气温度,达不到防寒保暖的目的。
-
关键词
叶轮式增氧机
表层温度
池塘水
水上
防寒保暖
增氧
空气温度
外源
溶氧量
缺氧程度
-
分类号
S9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肺灌注显像在紫绀型先心病血液分流中的应用
- 5
-
-
作者
邵虹
严勤
吴靖川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
-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59-561,共3页
-
文摘
目的 利用放射性肺灌注显像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流定量分析,探讨其与缺氧的关系。方法22例右向左分流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行肺灌注显像;以脑、肾放射性指数(NPI)对分流定量;将肺放射性指数(PI)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及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PI和PI呈显著负相关(r=-0.95,P<0.01);PI与Hb及RBC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和-0.58,P均<0.01);PI与SaO2呈显著相关(r=0.83,P<0.01)。轻一中度及轻一重度PI组间的Hb有显著差异(t分别为2.8和3.8,P均<0.05),而中一重度PI组别间的Hb无显著差异(t=0.5,P<0.05)结论 NPI可直接反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右向左分流量。分流量越大,缺氧越严重;SaO2越低,Hb及RBC越高。但缺氧达一定程度后,两者的升高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
-
关键词
右向左分流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肺灌注显像
血液分流量
缺氧程度
-
Keywords
right - to - left shu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lung perfusion imaging
-
分类号
R5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HiHiLo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6
-
-
作者
王蕾
高炳宏
陈佩杰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8,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802)
上海市体育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8JT028)
-
文摘
1HiHiLo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避免高原训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国内外体育科研工作者在高原训练思路上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探索出新的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高住低训(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随着HiLo的研究深入,针对传统HiLo训练法缺乏低氧环境运动刺激的不足,有学者提出在HiLo中加入一定的低氧运动,进一步增加机体的缺氧程度,刺激机体产生更大的抗缺氧反应,
-
关键词
HIHILO
模拟高原训练
科研工作者
高住低训
运动刺激
低氧环境
低氧运动
缺氧程度
-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