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彦江 亢泽峰 +1 位作者 邢凯 刘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5-1071,共7页
背景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光动力学疗法和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研究认为,加减驻景方的应用对相关病变有治疗效果。目的探讨加... 背景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光动力学疗法和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研究认为,加减驻景方的应用对相关病变有治疗效果。目的探讨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对缺氧状态下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CVECs)增生的影响。方法10只SD大鼠给予0.525g/ml加减驻景方药液20ml/kg灌胃3d,于末次给药后2h无菌条件下采集腹主动脉血,制备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将培养的RCVECs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用常规培养液进行培养,氯化钴组在培养液中添加100μmol/L氯化钴100μl以制备细胞缺氧模型,空白血清+氯化钴组在缺氧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含药血清+氯化钻组在缺氧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体积分数20%含药血清。细胞培养后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的RCVECs生长良好,呈梭形。100μmol/L氯化钴作用后成功建立了缺氧细胞模型。MTT法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氯化钴组、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和空白血清+氯化钴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0.659±0.051、0.757±0.553、0.683±0.037和0.731±0.038,其中氯化钴组A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白对照组、氯化钴组、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和空白血清+氯化钻组细胞中HIF-1α mRNA和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F-1α mRNA:F=3.100,P〈0.05;VEGF mRNA:F=3.420,P〈0.05;HIF-1α蛋白:F=470.600,P=0.000;VEGF蛋白:F=146.700,P=0.000),其中氯化钴组细胞中HIF-1α mRNA、VEGF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含药血清+氯化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减驻景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RCVECs分泌HIF-1α和VEGF的机制而抑制缺氧状态下RCVECs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化学诱导 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 中草药 SD大鼠 含药血清 加减驻景方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