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务员伦理精神的缺失表现与形塑之策
1
作者 郭晓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5-46,共2页
公务员伦理精神,简言之,即公务员这一职业所应当遵从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公务员精神理念上的集中体现与抽象归纳。公务员伦理精神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务员伦理精神具有内隐性。公务员伦理精神与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这两个... 公务员伦理精神,简言之,即公务员这一职业所应当遵从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公务员精神理念上的集中体现与抽象归纳。公务员伦理精神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务员伦理精神具有内隐性。公务员伦理精神与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以将其喻为"源"与"流"之关系。第二,公务员伦理精神具有特殊性。公务员职业不同于其他社会职业,此为公务员伦理精神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道德 伦理精神 缺失表现 伦理道德规范 精神理念 职业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内容 意识缺失 国家公务员考试 内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情境下基层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玮 李燕凌 柏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政府执行力的重要依据。在特定情境下,公共危机是政府公信力提升或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屡屡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使得各级政府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给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敲响了警钟。...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政府执行力的重要依据。在特定情境下,公共危机是政府公信力提升或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屡屡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使得各级政府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给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敲响了警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前提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日益成为衡量基层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基层政府与公共危机二者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在危机管理中优化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基层政府公信力 缺失表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质量公平主体的缺失与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3,107,共5页
教育质量公平不仅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和教育公平在质的层面的反映,更是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公平主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六维主体,主体的缺失缘于教育对人的自由自... 教育质量公平不仅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和教育公平在质的层面的反映,更是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公平主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六维主体,主体的缺失缘于教育对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忽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树立师生双主体观、构建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创新家校协同方式、加强潜在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合作,创设良好环境、提升外在主体的整体形象,落实教育法规、建立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才能形成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公平 主体 缺失表现 原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证意识的缺失及其培育
4
作者 石修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
确证意识的培育关乎科学思维的构建,关乎诚信品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培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确证意识,就是让学生在未来具有基于确证的科学思维,远离材料虚假化、理据模糊化、佐证文艺化等思维与表达方式,彰... 确证意识的培育关乎科学思维的构建,关乎诚信品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培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确证意识,就是让学生在未来具有基于确证的科学思维,远离材料虚假化、理据模糊化、佐证文艺化等思维与表达方式,彰显严谨的思维与言语品质。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确证意识的培育没有引起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足够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反思与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证意识 缺失原因 缺失表现 培育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务员必须树立公共行政新理念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熙瑞 《新视野》 CSSCI 2000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公务员 公共行政理念 缺失表现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实现路径
6
作者 杨文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3,共4页
当前我国政府在经济、执法、机关内部活动等方面普遍存在诚信缺失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消除政府诚信缺失现象,必须着手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切实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依法履约;二... 当前我国政府在经济、执法、机关内部活动等方面普遍存在诚信缺失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消除政府诚信缺失现象,必须着手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切实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依法履约;二是努力增加意识形态积累,加强官德建设,强化代理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诚信 缺失表现 根源探究 消除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