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缺口翻译技术检测大蒜素的抗突变作用
1
作者 李革 鞠丽梅 +3 位作者 欧阳卓志 王红兵 卓燕 蔡有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Z1期69-71,共3页
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技术,液闪计数法测定,观察了大蒜素拮抗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外周血细胞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抗突变作用,同时提示此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定量检测DNA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 原位缺口翻译 大蒜素 抗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与A-T患者培养细胞对致癌物与诱变剂反应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章静波 董敏 蒋惠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5-26,52,共2页
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ln situ nick translation method),比较了正常人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axia telangiectasia,A-T)患者培养细胞对强致癌物及弱诱变剂的反应。发现两种细胞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的反应相同,但在低浓度的没... 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ln situ nick translation method),比较了正常人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axia telangiectasia,A-T)患者培养细胞对强致癌物及弱诱变剂的反应。发现两种细胞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的反应相同,但在低浓度的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作用下,A-T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NA损伤,而正常细胞未见改变,对此意义以及该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原位缺口翻译 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技术讲座(十) 核酸标记—生物探针法
3
作者 杨明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70-74,共5页
在核酸的研究中不用放射性同位素,而用生物素(biotin)标记DNA或RNA分子做为探针来检测核酸分子的方法,是最近几年内开展起来的实验新技术。按一般常规在进行核酸的分析、鉴定以及分子杂交等实验之前.
关键词 生物素标记探针 滤膜 核酸 缺口翻译 分子杂交 DNA PBS 甲酞胺 牛血清白蛋白 核酸分子 dUTP 生物工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血清中病毒基因的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
4
作者 张振生 买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本文采用缺口翻译法对克隆化HBV DNA作α-^(32)P-dCTP标记,所标记的HBVDNA具有较高比放射活性(7×10~7cpm/μg DNA)。以其作为基因探针及家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作为样品,采用两种常用的核酸斑点杂交法及一种改良的方法对人为制造的... 本文采用缺口翻译法对克隆化HBV DNA作α-^(32)P-dCTP标记,所标记的HBVDNA具有较高比放射活性(7×10~7cpm/μg DNA)。以其作为基因探针及家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作为样品,采用两种常用的核酸斑点杂交法及一种改良的方法对人为制造的溶血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前两种方法会产生假阳性信号而后一种方法不会。出此,对血清进行预处理的改良方法适用于溶血血清中病毒基因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缺口翻译 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溶血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