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王子睿 王昱杰 +3 位作者 周泽斌 邱军强 李伟眀 张庆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建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用Western Blot和亚细胞定位检测N1aICD和N1bICD的表达。通过生信分析并克隆斑马鱼hsp70启动子序列,构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并在HEK293T中检测该报告基因的双荧光素酶活性。之后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notch1a和notch1b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GL3-hsp70-pro的活性变化,以此探究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MV-N1aICD和pCMV-N1bICD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pCMV-N1aICD和pCMV-N1bICD可正常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N1aICD和N1bICD蛋白表达在HEK293T的细胞核中;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具有活性,是阴性对照质粒的3.7倍;在HEK293T细胞中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显著增强pGL3-hsp70-pro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4.9倍和5.1倍。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可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otch分子通过Hsp70进行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材料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a notch1b HSP7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细胞凋亡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Notch1轴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俐 胡珊珊 赵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i-NC组、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AS1、miR-449a和Notch1 mRNA的表达;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增殖;wound healing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Notch1、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9a和GNAS-AS1、Notch1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GNAS-AS1、Notch1 mRNA表达升高,miR-449a表达降低(P<0.05)。与Control组、si-NC组相比,si-GNAS-AS1组AGS细胞GNAS-AS1表达、OD_(490)值、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表达降低,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相比,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OD_(490)值、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表达升高(P<0.05),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GNAS-AS1靶向负调控miR-449a表达,miR-449a靶向负调控Notch1表达。结论沉默GNAS-AS1可能通过上调miR-449a来抑制Notch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NAS反义RNA1 miR-449a 缺刻基因1 胃癌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靶向调控NOTCH1基因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邵新宏 于游 张才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97-2301,共5页
目的探讨miR-34a靶向调控NOTCH1基因表达而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NOTCH1为miR-34a特异性靶基因。构建含miR-34a结合位点的NOTCH1基因3'-UTR域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系统检测miR-34... 目的探讨miR-34a靶向调控NOTCH1基因表达而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NOTCH1为miR-34a特异性靶基因。构建含miR-34a结合位点的NOTCH1基因3'-UTR域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系统检测miR-34a与NOTCH1的3'-UTR相互作用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iR-34a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转染miR-34a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过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NOTCH1基因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荧光素酶结果显示在SW480细胞中加入miR-34a的类似物和重组载体,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只加入空载体的SW480组53.4%(P=0.003 8);而在HEK293细胞中加入miR-34a的抑制物和重组载体,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只加入空载体的HEK293组145%(P=0.002 1),说明miR-34a有与NOTCH1的3'-UTR位点相结合。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SW480细胞中加入miR-34a的类似物,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是未处理SW480组下降53.6%(P<0.05);而在HEK293细胞中加入miR-34a的抑制物,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K293组升高78.9%(P=0.03),说明miR-34a负性调控NOTCH1蛋白的表达。miR-34a过表达的SW480细胞较未处理的SW480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且阻滞在G0~G1期,说明miR-34a过表达后能抑制SW480细胞增殖。结论 miR-34a负性靶向调控NOTCH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notch1基因 靶向调节 细胞增殖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干扰NOTCH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轶群 黄晓璐 马旭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6-1620,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RNA干扰沉默NOTCH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针对NOTCH1基因设计短发夹RNA并将其连入p GPU6/GFP/Neo质粒中,构建NOTCH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Jeko-1细胞;应用R... 本研究旨在探讨RNA干扰沉默NOTCH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针对NOTCH1基因设计短发夹RNA并将其连入p GPU6/GFP/Neo质粒中,构建NOTCH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Jeko-1细胞;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其干扰效果,M 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rocaspase-3、procaspase-9及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p-m TOR、p-P70S6K的表达。结果表明:NOTCH1 shRNA转染Jeko-1细胞后,NOTCH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组增殖率明显低于NegshRNA组和空白组(P<0.05),NOTCH1 shRNA转染48 h后,凋亡率为(34.58±3.46)%,而Neg-shRNA组和空白组分别为(2.44±1.35)%、(1.72±0.64)%,有统计学差异(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procaspase-9的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干扰NOTCH1基因后Akt总蛋白未见明显变化,而p-Akt、p-m TOR、pP70S6K的表达下降。结论:干扰沉默NOTCH1基因可抑制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通过去磷酸化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notch1基因 RNA干扰 Akt/mTOR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坤 郭翀 +5 位作者 马晓波 李云涛 张学美 李林燕 罗珊 史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mRNA表达量,分析Notch1的表达水平与T-ALL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联,以及Notch1与NF-κB通路mRNA表达水平的关联。沉默Jurkat细胞中的Notch1基因,qRT-PCR分析Notch1、IκBα和IKK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Notch1、磷酸化IκBα(p-IκBα)和磷酸化IKKβ(p-IKKβ)蛋白表达。结果:T-ALL组PBMC中Notch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表达水平与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02,P=0.025;r=0.247,P=0.019;r=0.429,P=0.006),而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Notch1与IκBα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54,P=0.039),与IKKβ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8,P=0.002)。Notch1低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5±2.2)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组的(12.7±3.4)个月(χ;=1.677,P=0.038)。沉默Notch1可显著上调IκBα mRNA和p-IκBα蛋白水平(P<0.05),显著下调IKKβ mRNA和p-IKKβ蛋白水平(P<0.05)。结论: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血浆PBMC中高表达,与患者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临床指标和生存率相关,Notch1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NF-ΚB通路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Kusa-A1成骨分化中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胜朝 Kawashima Nobuyuki +2 位作者 Sakamoto Kei Suda Hideaki 史俊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系Kusa-A1成骨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分析Notch信号途径在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培养小鼠Kusa-A1细胞,在常规培养和诱导培养(添加维生素C和β磷酸甘油)条件下用Real-time PCR... 目的: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系Kusa-A1成骨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分析Notch信号途径在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培养小鼠Kusa-A1细胞,在常规培养和诱导培养(添加维生素C和β磷酸甘油)条件下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Delta1、Jagged1、Notch1、CBF1、HES1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也检测了成骨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结果:常规培养下Kusa-A1细胞汇片后0~5d,OPN表达有轻微下调,Notch相关分子表达维持不变或有轻微下调.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汇片后0~5d,OPN表达上调,而Delta1、Jagged1、Notch1、HES1表达大幅度下调,惟有CBF1表达有轻度上调趋势.结论:Notch信号分子表达与Kusa-A1细胞成骨分化负相关,Notch信号对细胞成骨分化可能有抑制作用,而CBF1则可能对成骨细胞分化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相关基因 表达 骨髓基质细胞Kusa-A1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CDl27^(low)调节性T细胞、TGF-β及Notch1基因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文烨 孙秋惠 陈冶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探讨CD4^+CD25^+CDl27lowTreg、TGF-β及Notch1 mRN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收集30例初发IT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和CD4^+CD25^+CDl27lowT... 目的:探讨CD4^+CD25^+CDl27lowTreg、TGF-β及Notch1 mRN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收集30例初发IT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和CD4^+CD25^+CDl27lowTreg数量;ELISA法检测TGF-β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ITP初治组外周血中CD4^+CD25^+CDl27low Treg和CD4^+CD25^+Treg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为(5.17%±0.74%)和(4.16%±0.68%),较初治组显著增高;初治组外周血中TGF-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为(961.53±60.10 ng/l),较初治组显著增高;初治组外周血中Notch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为(1.35±0.10),较初治组显著增高。经治疗后,显效组Treg比例、TGF-β水平及Notc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效组和改善组、无效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Notch1表达均与CD4^+CD25^+CDl27lowTreg比例呈正相关性关系(P<0.01)。结论:ITP患者中CD4^+CD25^+CDl27lowTreg、TGF-β及Notch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预示ITP患者存在明显细胞免疫调控异常;CD4^+CD25^+CDl27lowTreg与Notch1表达存在正相关性,提示Notch信号可能参与了Treg细胞免疫抑制作用途径,此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notch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邵新宏 韩渊 +1 位作者 于游 张才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或control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得到含NOTCH1基因3'-UTR(1 648 bp)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并用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验证。NOTCH1基因3'-UTR上可能有miR-34a的调控作用靶点;用重组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共转染的HEK293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空质粒组高45%。结论:含NOTCH1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miR-34a对NOTCH1基因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微小RNA 3'非编码区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基因调控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若飞 苏苗 +4 位作者 李金田 李娟 张毅 徐韦玮 姜佳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香烟烟雾(CS)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空白对照组及造模组各随机挑选3只大鼠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结束进行灌胃给药干预,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67.5μg·kg^(-1))及芪蛭皱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3.24、1.62、0.81 g·kg^(-1)),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醋酸地塞米松混悬液、芪蛭皱肺高、中、低剂量混悬液进行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经28天造模及28天治疗后,采用动物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吸气峰流速(Peak Inspiratory Flow,PIF)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处死大鼠提取肺脏、脾脏、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血清及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Th2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otch1、Hes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Hey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y1)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肺组织Notch1、Hes1、Hey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功能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结构破坏等病变,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功能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蛭皱肺颗粒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调节Th1/Th2平衡,从而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及病理损伤,影响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皱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中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转录共调控的靶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澜舸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目的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共同转录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它们的类型、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等特征值;并以此为基础预测Notch信号通路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方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 目的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共同转录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它们的类型、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等特征值;并以此为基础预测Notch信号通路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方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基于Illumina/Solexa平台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1)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两组样本有效read数分别为14 287 722和14 289 280个,与人类参考基因组唯一匹配的read数分别为11 782 027和11 711 920个;2)两组样本的peak数分别为385和492个,peak区域分别为318 344 bp和383 768 bp,都占全基因组的约0.01%;3)两组样本的peak区域几乎集中于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只有不到5%位于外显子区;4)两组样本的peak对应基因数分别为150和287个,其中共有基因93个;5)通过基因聚类分析和数据库比对可以查到这些基因的名称、分类、基本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等具体信息。结论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到了更多在转录水平上受CBF-1和Notch-1胞内结构域共同调控的未知靶基因;初步明确了它们的类型、分布和功能等特征值;这些数据可以为进一步分析Notch信号通路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CBF-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高通量测序 峰值 基因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介导Notch1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影响骨稳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静 郭健 +5 位作者 罗永贵 李大星 唐英 娄宝佳 彭淼 郑永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5-1633,共9页
目的:探讨微重力介导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信号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骨稳态的影响。方法:以尾吊法(HLS)模拟微重力环境构建动物模型。动物分组为Control组、HLS组、HLS+NC组、HLS+si组、HLS+rhNF-κB组,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 目的:探讨微重力介导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信号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骨稳态的影响。方法:以尾吊法(HLS)模拟微重力环境构建动物模型。动物分组为Control组、HLS组、HLS+NC组、HLS+si组、HLS+rhNF-κB组,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骨组织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骨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极化。以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模拟微重力环境构建大鼠成骨细胞CP-R091微重力模型;细胞实验分为Control组、HLS组、HLS+NC组、HLS+si组、HLS+rhNF-κB组;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AO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PCR检测骨组织和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骨组织和细胞中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l(HES-1)、Notch通路配体1(Jagged1)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LS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细胞凋亡率、M1样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与HLS组相比,HLS+si组能明显部分逆转上述参数变化趋势,而HLS+rhNF-κB组则使上述参数值变化更显著。与Control组相比,HLS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HLS组细胞相比,HLS+si组能明显部分逆转上述参数变化趋势,而HLS+rhNF-κB组则使上述参数值更为显著;微重力环境下骨组织和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蛋白(COL1)、骨钙素(OCN)以及成骨分化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明显降低,而Notch-1、Hes-1和Jagged1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重力介导Notch1信号调控巨噬细胞M1/M2样极化,参与骨组织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骨稳态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 巨噬细胞极化 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美玲 陈美琼 +1 位作者 张鹏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07-1712,共6页
目的:明确沉默Notch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寻找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中转染Notch1-shRNA靶向沉默Notch1基因,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评价Notch1基因沉默后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应用荧... 目的:明确沉默Notch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寻找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中转染Notch1-shRNA靶向沉默Notch1基因,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评价Notch1基因沉默后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Notch1 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es-1、Jagged-1、Jagged-2、BCL-2、PTEN、AKT、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骨髓瘤细胞转染Notch1-shRNA后Notch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66±0.1)%,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88.0±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48 h实验组细胞增殖的速度明显减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Notch1基因沉默后下游蛋白Hes-1、p-AKT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TE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可以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进程,其作用机制与p-AKT信号活化和PTEN基因功能复活有关,Notch1信号可作为潜在的骨髓瘤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otch1基因 基因沉默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亚 赵能江 +2 位作者 林玲 张明芳 郑志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notch1-shR-NA和pNL-NICD/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行notch1沉默和高表达notch1胞内段的效果检测,MTT法和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not...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notch1-shR-NA和pNL-NICD/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行notch1沉默和高表达notch1胞内段的效果检测,MTT法和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notch1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notch1-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下调notch1表达,而pNL-NICD/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增加NICD的表达。notch1基因表达下调的细胞其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并引起细胞G1期阻滞(P<0.01),S期减少(P<0.01);在NICD表达增加的细胞其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且引起细胞G1期减少(P<0.05),S期增加(P<0.01)。结论:notch1基因与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周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胶质瘤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基因 notch1 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基因突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慧 刘兰波 +4 位作者 丁丽霞 李本尚 沈树红 汤静燕 莫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类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T-ALL患儿中,15例(51.57%)患儿的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突变患儿入院时外周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与无突变患儿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28例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75.0%(21/28),其中突变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80.0%(12/15),无突变患儿为69.2%(9/13)。此外,3例复发的突变组患儿至一年随访时均已死亡(一年时病死率为20%),而4例复发的无突变患儿经再次化疗后至一年随访时均存活(一年时病死率为0%)。结论儿童T-ALL患者中NOTCH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位点多样;NOTCH1突变者初诊时疾病更严重,短期预后较好、而复发后挽救治疗预后更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Notch1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美玲 陈美琼 +1 位作者 张鹏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Notch1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致瘤性的影响。方法:使用shRNA方法靶向沉默骨髓瘤RPMI8226细胞Notch1基因,建立NOD/SCID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观察Notch1基因沉默后骨髓瘤的成瘤速度、大小的变化;用E... 目的:探讨RNAi沉默Notch1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致瘤性的影响。方法:使用shRNA方法靶向沉默骨髓瘤RPMI8226细胞Notch1基因,建立NOD/SCID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观察Notch1基因沉默后骨髓瘤的成瘤速度、大小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变化。结果:Notch1-shRNA沉默Notch1基因后肿瘤细胞成瘤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可显著抑制骨髓瘤细胞的致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Notch1基因沉默后瘤细胞分泌IL-6和VEGF的能力降低有关,Notch1基因沉默有可能成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otch1基因 基因沉默 致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NOTCH1和JAG1基因3’非编码区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丽娟 刘惠东 +2 位作者 徐让 李奋 陈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索NOTCH1和JAG1的3’非编码区(3’UTR)核苷酸变异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600名无22q11缺失的CTD患儿以及300名正常对照儿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直接检测样本人群NOTCH... 目的·探索NOTCH1和JAG1的3’非编码区(3’UTR)核苷酸变异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600名无22q11缺失的CTD患儿以及300名正常对照儿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直接检测样本人群NOTCH1和JAG1 3’UTR区段的序列,筛选变异位点,通过PCR和Sanger测序法验证变异的准确性。运用在线软件Target Scan、Pic Tar和micro RNA.org对变异位点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检测出CTD患儿NOTCH1 3’UTR区存在1个新发突变和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JAG1 3’UTR区存在3个新发突变和6个SNP位点。其中JAG1 3’UTR区有2个SNP位点(rs3840074、rs8708)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测结果显示4个突变位点及2个有差异的SNP位点均可与微小RNA结合。结论·NOTCH1和JAG1 3’UTR区的核苷酸变异可能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动脉干畸形 notch1基因 JAG1基因 3’非编码区 微小R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Notch2对胰腺癌HPAC细胞中Hes家族靶基因的不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炳秋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研究Notch1、Notch2受体对胰腺癌HPAC细胞Notch信号通路下游Hes家族靶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干扰HPAC细胞中Notch1和Notch2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和Notch2的干扰效率,用real-time PCR检测siRNA干扰后... 目的研究Notch1、Notch2受体对胰腺癌HPAC细胞Notch信号通路下游Hes家族靶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干扰HPAC细胞中Notch1和Notch2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和Notch2的干扰效率,用real-time PCR检测siRNA干扰后Notch下游靶基因Hes1、Hes2、Hes4和Hes6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s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00±0.019)和siRNA对照组(0.908±0.039)相比,Notch1-siRNA转染组(0.124±0.005)的Notch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Notch1敲减降低了Hes1和Hes6的mRNA表达,Hes1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6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es2和Hes4的mRNA则没有影响。Hes2与空白对照组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4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1.000±0.015)和siRNA对照组(0.990±0.017)相比Notch2-siRNA转染组(0.350±0.009)的Notch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Notch2敲减降低了Hes1的mRNA表达,Hes1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es2、Hes4和Hes6的表达没有影响,Hes2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4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6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和Notch2下调均不能引起Hes1蛋白水平变化。结论 HPAC细胞中Notch1的靶基因是Hes1和Hes6,而Notch2的靶基因是Hes1,提示不同Notch家族成员调控的靶基因有交叉但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notch2 siRNA Hes家族基因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notch1a对pka报告基因转录调控作用
18
作者 张颖 季策 +2 位作者 任建峰 李伟眀 张庆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2-507,共6页
目的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斑马鱼notch1a对pka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获得斑马鱼notch1a基因序列,克隆notch1a基因的胞内段NICD(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构建pCMV-N1aICD表达载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1aICD蛋... 目的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斑马鱼notch1a对pka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获得斑马鱼notch1a基因序列,克隆notch1a基因的胞内段NICD(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构建pCMV-N1aICD表达载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1aICD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数据库获得斑马鱼pk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pGL3-pka报告基因载体,然后在HEK293T细胞系中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活性;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N1aICD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notch1a胞内段对pka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经测序验证克隆成功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1aICD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且蛋白大小与预测结果一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pGL3-pka组活性为pGL3空载组的3.25倍。转染pGL3-pka和pCMV-N1aICD组活性为转染pGL3-pka和pCMV空载对照组的0.31倍。结论斑马鱼notch1a对pka启动子具有转录抑制作用。在骨形成和骨重建中,Notch通路可能通过调控pka来参与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骨质疏松 notch1a PKA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4a通过Notch1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超 姚志勇 +6 位作者 朱鸣阳 史涛坪 司马晋 马鑫 李宏召 张瑜 张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细胞株中microRNA-34a(miR-34a)与Notch1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过表达miR-34a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4a与Notch1的作用位点,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两者的直接调控关系。在膀胱癌细胞株T2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细胞株中microRNA-34a(miR-34a)与Notch1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过表达miR-34a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4a与Notch1的作用位点,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两者的直接调控关系。在膀胱癌细胞株T24过表达miR-34a,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Notch1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通过新型四唑氮盐(MTS)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T24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4a在膀胱癌细胞中能与报告基因结合,使萤火虫荧光强度减弱(P=0.006)。过表达miR-34a后,T24细胞内源性Notch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T24细胞生长明显受抑(P<0.001),并呈现一定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增加(P=0.003),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02)。结论过表达miR-34a能通过降低靶基因Notch1的表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 细胞增殖 基因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勾朝阳 哈敏文 李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和72.7%(16/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otch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Notch1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