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奠定好信用基石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博 李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2年第07B期15-17,共3页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信用逐渐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媒介,良好的信用体系在规范市场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等方面的地位不容忽视,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是社会...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信用逐渐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媒介,良好的信用体系在规范市场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等方面的地位不容忽视,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江泽民主席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用危机 信用缺乏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谎、自欺与诚信教育的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占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8,191,共15页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说谎行为背后包藏着或善或恶两种目的指向。它不仅可以充当“欺骗”或“有意误导”等不道德目的的手段,而且能够充当“自我保护”乃至“帮助他人”等道德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它还可能充当“恭维”或“讨好”等...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说谎行为背后包藏着或善或恶两种目的指向。它不仅可以充当“欺骗”或“有意误导”等不道德目的的手段,而且能够充当“自我保护”乃至“帮助他人”等道德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它还可能充当“恭维”或“讨好”等非道德目的的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它们大致对应以下三种说谎情形:一是文化领域中基于习俗要求的说谎;二是经济领域中基于利润要求的说谎;三是政治领域中基于权力要求的说谎。其中,基于习俗的说谎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非道德行为;基于利润的说谎则是人们普遍抵制的不道德行为;而基于权力的说谎则是有可能迫使人们走向“自欺”的不道德行为。近代以来,在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冲击下,儒家建立在“毋自欺”基础之上的“诚意”修身传统,逐渐演变为一种舍弃“诚意”的“信用”概念。它在酿成“习惯性说谎”“普遍性说谎”乃至“制度性说谎”等历史遗存的同时,也催生了建立在“自欺”基础上的一种不健全的“信用”观念。为重建一种能有效避免人格“自欺”的诚信教育,需要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宽容说真话的人,营造一种说真话的道德氛围;其次,在说真话尚且得不到完全的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应当宽容那些迫于最基本的生存威胁的说谎行为,前提是必须警惕陷入“自欺欺人”的人格陷阱;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培养人们追求事实的精神,增强人们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说谎的识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谎 诚意 诚信 缺乏诚意的信用 自欺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农村合作基金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冠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28-31,共4页
到1988年底,四川省绵阳市农村有86个乡镇建立了一种新的资金融通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成立基金会的初始愿望是要把农村的资金真正用于农业,以缓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作为资金融通领域中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却因操作上发... 到1988年底,四川省绵阳市农村有86个乡镇建立了一种新的资金融通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成立基金会的初始愿望是要把农村的资金真正用于农业,以缓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作为资金融通领域中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却因操作上发生了一些偏差而陷入误区。主要表现在:基金会本身的合作性质在实践上发生了变异:对增加农村资金投入的作用估计过高;未能发挥为信用社拾遗补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基金会 合作成员 四川省绵阳市 合作性质 国家专业银行 管理特征 农村信用环境 农村金融 合作经济 缺乏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三角债之我见
4
作者 廖翔鹤 《西南金融》 1991年第3期53-54,共2页
近年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的三角债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三角债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经济综合问题。就其成因,大致可归纳为:①过热的基建投资得到控制后,投资大幅下降,工程款无法支付,造成大量拖欠。②急剧膨胀的成品资... 近年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的三角债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三角债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经济综合问题。就其成因,大致可归纳为:①过热的基建投资得到控制后,投资大幅下降,工程款无法支付,造成大量拖欠。②急剧膨胀的成品资金占用和原材料占压,导致沉淀资金大幅增加,资金支付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资金 资金支付 沉淀资金 社会经济 企业破产 企业自有资金 综合问题 基建投资 缺乏信用 信贷紧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治金融环境的回顾与思考
5
作者 汪伟 《武汉金融》 1988年第12期4-5,共2页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压缩过旺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改革就无法深化,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人民就不能安定团结。而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则是治理经济环境的重要环节...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压缩过旺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改革就无法深化,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人民就不能安定团结。而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则是治理经济环境的重要环节、重要内容。现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已把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总的布署,拟定出省市一级的金融整治的总体设想,这个设想,应包括对今后两年的思考,应正确处理整治和改革的关系。我认为,改革打破了僵化的经济模式,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发挥银行职能作用,已经开辟了航道。整治不是对改革、开放、搞活的否定,而是改革的深化、完善。我们要把宏观调控、稳定货币、整治金融环境的任务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职能 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总体设想 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 资金市场 信用工具 短期资金 缺乏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0,共2页
我国当前会计市场上"信用缺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由于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紧密关系,我认为完全可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内部会计... 我国当前会计市场上"信用缺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由于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紧密关系,我认为完全可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出发,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最终在公司治理的环境下构建一个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公司治理结构 治理环境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上市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 信用缺乏 会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度过最严重时期
7
作者 华文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0期16-,共1页
美联社援引美国一家金融杂志的调查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但除东欧外,尚很少看到好转的迹象。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信用情况 缺乏信用 令人 信用水平 负债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