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对大鼠热和机械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宇 姚茹 +2 位作者 吴大方 叶欣 周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对正常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影响。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00±5)g,随机分为高脂、高糖、高盐饲养组为A组(n=20)和正常饲养组为B组(n=10)。两组大鼠每日摄食、饮水不限。第1,10,20...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对正常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影响。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00±5)g,随机分为高脂、高糖、高盐饲养组为A组(n=20)和正常饲养组为B组(n=10)。两组大鼠每日摄食、饮水不限。第1,10,20,30,40,50,60,70,120天时测量两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the fasting insulin,FINS)、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latency,PWTL)、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aw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体重、血压。结果:(1)A、B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没有发生变化。(2)A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在20、30、40、50、60、70、120d明显升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B组大鼠没有明显变化;(3)A组大鼠PWTL在70d以后出现明显下降(P<0.05),B组大鼠PWTL没有明显变化;(4)A组大鼠PWMT在60d出现明显下降(P<0.05),B组大鼠PWMT没有明显变化;(5)A组大鼠血压在20、30、40、50、60、70、120d明显高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A组大鼠体重与B组大鼠体重同时升高,在70d以后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大鼠可以导致大鼠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现象(饲养20d后)。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下大鼠出现热痛敏(70d)和机械痛敏(60d),但与高血压、高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现象不同时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阈 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 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痛阈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宇 吴大方 +2 位作者 周岩 李洁 张彦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改变.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实验 d 4~11肌注利血平注射液(1 μg·kg^-1·d^-1).血压、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自发...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改变.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实验 d 4~11肌注利血平注射液(1 μg·kg^-1·d^-1).血压、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利血平降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约 50 mmHg 左右,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降低(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可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伤害性感受系统存在可逆的结构和(或)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痛阈 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 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蜂针剂量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莹 杨路 +2 位作者 冼培凤 吴春晓 王升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三蜂1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趾容积以及缩足反应,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结果:单峰1 min足趾肿胀程度低于模型组(P<0.01),缩足反应对应长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比其余治疗组改善足趾肿胀度以及延长镇痛效果要强,而对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影响,单峰1 m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好。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具有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加强镇痛效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跟抑制RA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而单蜂1 min可能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佳的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蜂针 趾容积 缩足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内5-HT1A受体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
4
作者 霍福权 吕伯昌 +2 位作者 张婷 李云庆 唐敬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反应)的影响。结果: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的激动剂8-OH-DPAT(5.0μg/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向RAIC内提前5min预先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0.5μl)则可拮抗8-OH-DPAT(5.0μg/0.5μl)对缩足反应的抑制效应;RAIC内单独注射NAN-190对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没有影响。结论:5-HT1A受体参与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福尔马林实验 缩足反应 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