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胡萝卜素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色泽的影响
1
作者 李则均 孙亚文 何文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β-胡萝卜素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体性腺发育、抗氧化性能、色泽参数及组织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配制4组试验饲料,使得试验饲料中β-胡萝卜素含...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β-胡萝卜素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体性腺发育、抗氧化性能、色泽参数及组织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配制4组试验饲料,使得试验饲料中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30、49.15、102.13、203.53 mg/kg,并开展为期60 d的饵料投喂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蟹在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和肝胰腺指数(HSI)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当饲料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50~100 mg/kg时,肝胰腺及血淋巴中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丙二醛水平下降,此外,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等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也进一步证实了β-胡萝卜素在提升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饲料中β-胡萝卜素添加量的递增,卵巢和肝胰腺的红度值(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雌体育肥饲料中β-胡萝卜素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mg/kg左右,该水平可有效提升其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及组织类胡萝卜素积累,同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与性腺发育。本研究结果为梭子蟹的健康养殖与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Β-胡萝卜素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14-3-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低盐和病原胁迫后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题兴斌 吕建建 +3 位作者 宋柳 阎德平 孙东方 刘萍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4-3-3基因(Pt14-3-3)。Pt14-3-3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510 bp,包含开放阅读框741 bp,编码由2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27.98 kDa。序列比对结果显... 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4-3-3基因(Pt14-3-3)。Pt14-3-3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510 bp,包含开放阅读框741 bp,编码由2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为27.98 kD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t14-3-3基因与中华绒螯蟹14-3-3基因同源性最高(10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14-3-3氨基酸序列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紧密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显示,Pt14-3-3基因在肝胰腺、肌肉、鳃、心脏、眼柄、血淋巴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低盐胁迫后,Pt14-3-3基因在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于48 h和12 h显著上调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34倍(P<0.05)和7.54倍(P<0.05)。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后,Pt14-3-3基因在肝胰腺和血细胞中整体均呈显著上调表达,最高上调17.52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Pt14-3-3基因可能在三疣梭子蟹低盐适应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14-3-3基因 盐度 副溶血弧菌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养殖和“科甬1号”群体三疣梭子蟹营养和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磊 王春琳 +2 位作者 母昌考 李荣华 宋微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5-62,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三疣梭子蟹野生、"科甬1号"和养殖群体肝胰腺、卵巢和肌肉组织中呈味氨基酸、脂肪酸、甜菜碱和香气成分含量造成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谷氨酸在...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三疣梭子蟹野生、"科甬1号"和养殖群体肝胰腺、卵巢和肌肉组织中呈味氨基酸、脂肪酸、甜菜碱和香气成分含量造成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谷氨酸在所有组织中滋味活性值大于1,是三疣梭子蟹鲜味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甘氨酸和丙氨酸,为甜味主要贡献者。"科甬1号"在氨基酸贡献的风味上优于野生和养殖群体,其中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可分别作为"科甬1号"雌性肝胰腺和雄性肌肉的特征氨基酸。从甜菜碱角度风味排序由高到底为野生群体、"科甬1号"群体、养殖群体。3个群体共检测出33种脂肪酸,养殖群体卵巢中C_(18:2t(n-6))和C_(22:6(n-3))分别显著(P<0.05)低于野生群体和"科甬1号"群体。野生群体和"科甬1号"群体雄性肝胰腺中C_(15:1)和C_(17:1)含量,及肌肉中C_(18:3(n-6))、C_(20:3(n-6))、C_(21:0)、C_(22:2)、C_(23:0)和C_(24:0)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两群体在由多不饱和脂肪酸贡献的风味上明显优于养殖群体。3个群体卵巢中共检测到88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烷烃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共有化合物13种,总体相对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个别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支链烷烃和甲苯等化合物可能是造成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MIH基因mRNA水平与蜕皮激素浓度变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汪春建 朱冬发 +3 位作者 亓一舟 胡则辉 谢熙 沈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8,共7页
甲壳动物的蜕皮过程被认为是由位于眼柄的X器-窦腺复合体(XO-SG)分泌蜕皮抑制激素(MIH)通过调节Y器(YO)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眼柄X器-窦腺复合体中表达最强。采用qRT-PCR分析了MI... 甲壳动物的蜕皮过程被认为是由位于眼柄的X器-窦腺复合体(XO-SG)分泌蜕皮抑制激素(MIH)通过调节Y器(YO)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眼柄X器-窦腺复合体中表达最强。采用qRT-PCR分析了MIH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A期为(0.42±0.08)倍,B期为(1.09±0.09)倍,C期为(1.35±0.16)倍,D0亚期为(1.00±0.10)倍,D1亚期(0.78±0.07)倍,D2亚期为(0.27±0.08)倍,D3/4亚期为(0.20±0.04)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完成了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蜕皮激素(20E)浓度变化的测定。A/B期蜕皮激素的浓度较低,低于仪器检测限0.33 pg,C期为(1.666±0.762)ng/mL,D0亚期为(4.047±1.5133)ng/mL,D1亚期为(6.756±4.928)ng/mL,D2亚期为(8.609±3.827)ng/mL,D3亚期为(19.534±4.799)ng/mL,D4亚期为11.616 ng/mL。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MIH基因表达量与血淋巴中蜕皮激素浓度呈现一定拮抗性,揭示MIH抑制Y器合成蜕皮激素而调控着三疣梭子蟹蜕皮的发生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蜕皮周期 蜕皮抑制激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HMGR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邱锡尔 朱冬发 +2 位作者 崔晓雨 汤洁 谢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2-1201,共10页
为了研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在甲壳动物蜕皮调控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得到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HMGR基因的c ... 为了研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在甲壳动物蜕皮调控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得到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HMGR基因的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F280756)。该序列全长2575bp,包括一个53bp的5′端非编码区,一个686bp的3′端非编码区和一个长度为183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11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美洲海鳌虾HMGR氨基酸序列相比一致性达65%,具有Ⅰ型HMGR保守催化区域、两个HMG-Co A结合基序和两个NADP(H)结合基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分析三疣梭子蟹HMGR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及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HMGR基因在三疣梭子蟹大颚器(MO)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均极低;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大颚器中HMGR基因的表达量自A期至D0亚期升至最高,然后下降,至D4亚期最低。验证了大颚器是三疣梭子蟹合成甲基法尼酯的唯一器官,表明HMGR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基因克隆 蜕皮周期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屈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顾晓英 钱云霞 +1 位作者 施祥元 孙群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研究了多环芳烃类物质屈(chrysene)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作用。测定了该有机污染物对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THC)、溶菌酶活力(LZM)、酸性磷酸酶活力(ACP)、碱性磷酸酶活力(AKP)、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酚氧化酶活力(PO)这几种免疫因... 研究了多环芳烃类物质屈(chrysene)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作用。测定了该有机污染物对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THC)、溶菌酶活力(LZM)、酸性磷酸酶活力(ACP)、碱性磷酸酶活力(AKP)、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酚氧化酶活力(PO)这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了其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影响的特点。屈对三疣梭子蟹各酶类的影响有随屈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加长而增强的趋势。SOD对屈最为敏感,其次是溶菌酶、血细胞密度和PO,ACP和AKP受其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多环芳烃-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综合化池塘养殖模式
7
作者 刘振华 郑世竹 《科学养鱼》 2001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综合化池塘养殖模式 日本对虾-梭子蟹-俊子蟹模式 日本对虾-日本对虾-文蛤模式 缢蛏-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蛏蟹池塘高效混轮养殖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丽萍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闽东沿海群众经过长期的池塘养殖生产实践,摸索出一种第一茬日本对虾与缢蛏混养、第二茬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综合养殖模式,克服了以往虾或蛏池塘常年单养而造成池底质恶化、高温期发病频繁、产量低、亏损严重的缺点,普遍获得显著的经济... 闽东沿海群众经过长期的池塘养殖生产实践,摸索出一种第一茬日本对虾与缢蛏混养、第二茬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综合养殖模式,克服了以往虾或蛏池塘常年单养而造成池底质恶化、高温期发病频繁、产量低、亏损严重的缺点,普遍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因而近几年该养殖模式迅速得以推广。现将虾蛏蟹池塘混轮养模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养殖模式 梭子蟹 日本对虾 池塘 缢蛏 养殖生产 闽东沿海 二茬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