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种微藻对缢蛏稚贝暂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广丰
陈慧
+3 位作者
沈和定
林国文
李家乐
吴文健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结果表明:在20d的实验时间内,4种单胞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成活率为小球藻(0.91±0.05)>亚心形扁藻(0.80±0.06)>牟氏角毛藻(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结果表明:在20d的实验时间内,4种单胞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成活率为小球藻(0.91±0.05)>亚心形扁藻(0.80±0.06)>牟氏角毛藻(0.79±0.05)>绿色巴夫藻(0.76±0.09),方差分析表明终末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稚贝的初始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终壳长差异显著(P<0.05),就日生长率而言,绿色巴夫藻明显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P<0.05)。牟氏角毛藻和小球藻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绿色巴夫藻和牟氏角毛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藻
缢蛏稚贝
成活率
日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微藻对缢蛏稚贝暂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广丰
陈慧
沈和定
林国文
李家乐
吴文健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10)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J50701)资助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闽海渔2007015号)资助
文摘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结果表明:在20d的实验时间内,4种单胞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成活率为小球藻(0.91±0.05)>亚心形扁藻(0.80±0.06)>牟氏角毛藻(0.79±0.05)>绿色巴夫藻(0.76±0.09),方差分析表明终末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稚贝的初始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终壳长差异显著(P<0.05),就日生长率而言,绿色巴夫藻明显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P<0.05)。牟氏角毛藻和小球藻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绿色巴夫藻和牟氏角毛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
关键词
单胞藻
缢蛏稚贝
成活率
日增长率
分类号
S968.3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种微藻对缢蛏稚贝暂养效果研究
刘广丰
陈慧
沈和定
林国文
李家乐
吴文健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