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木双环缠绕法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1
作者 沈速 姜来成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0期59-60,共2页
榆树是齐齐哈尔地区的乡土树种,在街道、公园、庭院等大量分布,可自播繁殖,耐干旱、寒冷,耐土壤贫瘠,抗性强,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然而,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乃至黑龙江省榆树的虫害非常严重,特别是榆紫叶甲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食叶... 榆树是齐齐哈尔地区的乡土树种,在街道、公园、庭院等大量分布,可自播繁殖,耐干旱、寒冷,耐土壤贫瘠,抗性强,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然而,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乃至黑龙江省榆树的虫害非常严重,特别是榆紫叶甲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食叶害虫,有榆树的地方就有榆紫叶甲的大量存在。每年4月末5月初,榆树膨芽时,榆紫叶甲成虫开始上树为害榆树芽苞,5月中下旬繁殖的幼虫又大量取食榆树叶片,使树木枝干毕露,形似火烧,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发育,使许多榆树长势衰弱并濒临死亡。由于此虫连年为害,且早春树木萌芽时极易大发生,无论对街路的绿化景观效果还是经济效益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紫叶甲 树木 缠绕法 防治 双环 齐齐哈尔地区 齐齐哈尔市 乡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用树脂的研制及其界面性能
2
作者 王志增 陈艳 +4 位作者 张昊 孟祥武 王明 肖亚超 郑志才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 为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制备需求,本文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自制混合胺类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黏度低、适应期长、耐热性能好以及界面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以及界面性能测试仪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以及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树脂体系在室温下8 h黏度为800 mPa·s左右,浇铸体力学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90℃。界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T700碳纤维NOL环拉伸强度为2358 MPa,满足了树脂复合材料缠绕构件在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上的工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湿法缠绕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锐 唐晓林 +5 位作者 周鹏 郑磊 赵飞 陈浩 廖俊 黄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277,共4页
目前,普遍使用的湿法缠绕树脂的耐高温性能不足,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难以满足新一代武器装备对性能的需求。通过采用多官能度芳香族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添加环氧基多面体聚倍半硅氧烷(EPOSS)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实现了在保证固体... 目前,普遍使用的湿法缠绕树脂的耐高温性能不足,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难以满足新一代武器装备对性能的需求。通过采用多官能度芳香族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添加环氧基多面体聚倍半硅氧烷(EPOSS)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实现了在保证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缠绕壳体工艺性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湿法缠绕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EPOSS添加量为环氧组分的7.5%时湿法缠绕树脂具备最高的耐热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230℃,能够满足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聚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结构 碳纤维 湿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型水润滑轴承基材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一聪 郭智威 黄齐韧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在低速重载条件下,水润滑轴承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为增强水润滑轴承在恶劣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本研究对聚氨酯、环氧树脂和氰酸酯树脂3种用于缠绕型轴承制备基材进行了综合分析,考察了它们在湿法缠绕工艺中的应用潜力。在进行一... 在低速重载条件下,水润滑轴承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为增强水润滑轴承在恶劣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本研究对聚氨酯、环氧树脂和氰酸酯树脂3种用于缠绕型轴承制备基材进行了综合分析,考察了它们在湿法缠绕工艺中的应用潜力。在进行一系列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测试后,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其压缩强度显著高于环氧树脂和氰酸酯树脂。在摩擦学性能测试中,聚氨酯的摩擦系数在所有测试条件下均最小且最稳定,在0.5 MPa和250 r/min条件下,聚氨酯的磨损量分别是同工况下环氧树脂和氰酸酯树脂磨损量的81.8%和37.5%。SEM进一步证实,聚氨酯材料在0.7 MPa载荷下仅有轻微的磨粒磨损,表面形貌最为平整,表现出最佳的耐磨性。本研究为聚氨酯材料在水润滑轴承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并为纤维缠绕型水润滑轴承材料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轴承 纤维湿缠绕 摩擦学性能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氰酸酯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分析
5
作者 张司颖 杨佳兴 +3 位作者 周晓林 曹井国 赵志宾 王卓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具有质量稳定、修复管径范围大、可带水作业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的研究仍较少。通过计算与实测方法,分析了螺旋缠绕修复用聚氯乙烯PVC-U带状型材复杂截面的刚度系... 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具有质量稳定、修复管径范围大、可带水作业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螺旋缠绕修复内衬管力学性能的研究仍较少。通过计算与实测方法,分析了螺旋缠绕修复用聚氯乙烯PVC-U带状型材复杂截面的刚度系数,从单一型材到复合材料进行综合比较,对比两者差异。结果表明,PVC-U带状型材及加衬钢带后的复合型材的理论刚度系数与实测值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误差最高可达112.32%。引入折减系数的方法,对钢带理论刚度系数进行折减,经计算,确定折减系数为1.6,可覆盖大部分复合型材;折算刚度系数与实测刚度系数相统一,相对误差下降至37.31%以下。结合材料选型,提出了螺旋缠绕内衬管的质量控制指标,为带状型材的设计、生产、施工及优化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缠绕内衬 带状型材 组合截面 刚度系数 排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苏祖君 梁国忠 +1 位作者 曾金芳 王华强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缠绕成型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相对于干法缠绕成型而言 ,湿法缠绕成型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湿法缠绕用增强材料的状况 。
关键词 增强材料 树脂基体 湿缠绕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湿法缠绕用高模量高韧性环氧树脂基体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默宇 梁胜彪 +1 位作者 孟庆云 杨小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2-77,共6页
设计了一系列针对碳纤维湿法缠绕的环氧树脂基体,测试了树脂浇注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研究了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韧性树脂体系,树脂基体的模量是发挥纤维强度的关键因素,模量的... 设计了一系列针对碳纤维湿法缠绕的环氧树脂基体,测试了树脂浇注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研究了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韧性树脂体系,树脂基体的模量是发挥纤维强度的关键因素,模量的提升将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经复配和优化的树脂体系兼具高模量和高韧性,其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NOL环拉伸强度达到2480MPa,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NOL环拉伸强度达到2780MPa,玻璃化温度(Tg)超过200℃,具有优异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湿缠绕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用树脂体系黏度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淑权 蔡建 +3 位作者 胡秉飞 罗俊杰 白焘 孙凤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体系黏度,结果表明,在7h内该树脂体系黏度小于2000mPa·s,满足缠绕工艺黏度要求;用DSC法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T-β外推法推导出固化工艺参数,并确立固化工艺参数为75℃/2h+130...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体系黏度,结果表明,在7h内该树脂体系黏度小于2000mPa·s,满足缠绕工艺黏度要求;用DSC法研究了该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T-β外推法推导出固化工艺参数,并确立固化工艺参数为75℃/2h+130℃/2h+180℃/2h,为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湿法缠绕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黏度 固化动力学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用环氧配方适用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斌 杨建奎 +1 位作者 方东红 吴斌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1-65,共5页
用DSC、IR、GPC等测试技术对芳纶纤维湿法缠绕复合材料用环氧配方在贮存过程中的粘度、固化度、固化动力学参数以及分子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R18环氧配方的室温适用期较长且随存放温度升高而变短,在较低的温度条... 用DSC、IR、GPC等测试技术对芳纶纤维湿法缠绕复合材料用环氧配方在贮存过程中的粘度、固化度、固化动力学参数以及分子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R18环氧配方的室温适用期较长且随存放温度升高而变短,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可延长树脂系统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剂 环氧基复合材料 湿缠绕 适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C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用树脂配方研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杰 成敏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6-561,共6页
针对大尺寸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制备要求,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粘度-温度及粘度-时间特性的炭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树脂配方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技术对树脂基体的固化... 针对大尺寸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制备要求,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粘度-温度及粘度-时间特性的炭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树脂配方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技术对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测试了配方的粘度、力学性能及容器爆破强度。结果表明,该树脂配方A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1.71kJ/moL,室温下粘度低(≤0.5390Pa.s),适用期较长(>48h),不仅完全满足大尺寸C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要求,而且其树脂基体及其炭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粘接良好,缠绕的Φ150mm容器的PV/W均大于48km,纤维强度转化率达到8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粘度 复合材料 湿缠绕 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用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体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伟明 王成忠 +1 位作者 周同悦 杨小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47,共3页
针对T800碳纤维和湿法缠绕的特点,开发了一种适合T800碳纤维湿法缠绕用的树脂基体,测试了该树脂基体与T800碳纤维制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湿热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粘度和适用期可满足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要求,制备的T-800碳纤... 针对T800碳纤维和湿法缠绕的特点,开发了一种适合T800碳纤维湿法缠绕用的树脂基体,测试了该树脂基体与T800碳纤维制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湿热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粘度和适用期可满足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要求,制备的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好,层间剪切强度达到101 MPa,NOL环拉伸强度高于2500MPa;单向复合材料经95℃蒸馏水浸泡150h后的平衡吸湿率低于1%、力学性能保留率高,耐湿热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T800碳纤维 复合材料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湿法缠绕基体配方及成型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晓洁 张炜 刘炳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3,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 HT1 1 A、HT1 1 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 1 0 0 MPa以上 ,模量为 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使用期大于 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 HT1 1 A、HT1 1 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 1 0 0 MPa以上 ,模量为 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使用期大于 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缠绕的 Φ1 50 mm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容器特性系数 ( PV/W)均大于 34 km,纤维强度转化率 ( K)达到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成型 配方 基体 转化率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耐热性 浇注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成型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凯 高伟 陈书华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研究了湿法缠绕成型的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NOL环及单向板力学性能。测试了树脂配方的粘度-温度特性,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NOL环的拉伸及剪切性能,采用SEM对NOL环拉伸试样破坏形貌进行了观察。测试了T700碳纤维/氰酸... 研究了湿法缠绕成型的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NOL环及单向板力学性能。测试了树脂配方的粘度-温度特性,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NOL环的拉伸及剪切性能,采用SEM对NOL环拉伸试样破坏形貌进行了观察。测试了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单向板复合材料的常温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层间剪切性能和高温弯曲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配方在25℃下的粘度为800 cps,可以直接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并具有充分的使用期。NOL环的拉伸强度为2220 MPa,剪切强度为56. 8 MPa,树脂基体对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T700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单向板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优异,200℃下弯曲强度保留率高达60. 4%,250℃下弯曲强度保留率高达4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湿缠绕成型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湿法纤维缠绕技术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平 刘扬 +2 位作者 王秀杰 王士巍 于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通过向环氧树脂/酸酐体系中添加乙酰丙酮镧系过渡金属络合物、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满足预浸湿法纤维缠绕工艺要求的具有长期化学稳定性和温度触变性的树脂体系,并应用FT-IR、SEM等分析手段对环氧树脂的温度触变现象进行了研... 通过向环氧树脂/酸酐体系中添加乙酰丙酮镧系过渡金属络合物、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满足预浸湿法纤维缠绕工艺要求的具有长期化学稳定性和温度触变性的树脂体系,并应用FT-IR、SEM等分析手段对环氧树脂的温度触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纳米S iO2/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具有温度触变性,触变温度为(60±5)℃,室温贮存期大于30 d,满足预浸湿法纤维缠绕用树脂体系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湿缠绕技术 环氧树脂体系 温度触变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在湿法缠绕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尚 郑志才 +3 位作者 陈艳 孙士祥 王强 孟祥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2,共5页
为解决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在模拟湿法缠绕用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和芳香胺固化环氧树脂黏-温特性时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对方程频率因子4和活化能因子M进行了探讨,在其表达式中增加时间变量t,得到新的双阿累尼乌斯方程表达式,并模拟实际固... 为解决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在模拟湿法缠绕用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和芳香胺固化环氧树脂黏-温特性时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对方程频率因子4和活化能因子M进行了探讨,在其表达式中增加时间变量t,得到新的双阿累尼乌斯方程表达式,并模拟实际固化温度下两种树脂的黏-温特性,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时间变量的加入是合理的,新方程可准确模拟两种树脂的黏-温特性,预报不同工艺条件下树脂的黏度,确定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在40-50℃符合湿法缠绕的要求,最佳缠绕温度为45℃;芳香胺固化环氧树脂在40℃和45℃符合湿法缠绕的要求,最佳缠绕温度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阿累尼乌斯方程 湿缠绕 树脂黏度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亚超 郑志才 +2 位作者 陈艳 王尚 孟祥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4-28,共5页
湿法缠绕成型工艺是获得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工艺之一,并且可以实现低成本制造。简要介绍了增强材料以及成型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湿法缠绕成型所用树脂体系的黏度特性以及相关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湿缠绕 增强材料 树脂基体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Ⅲ纤维湿法缠绕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莉 尹术帮 +1 位作者 杨杰 刘新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82,共6页
在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浸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芳纶Ⅲ纤维湿法缠绕的基体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该配方35℃下的初始黏度低(430mPa·s),适用期长(≥8h),完全满足湿法缠绕要求。配方浇铸体拉伸强度、... 在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浸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芳纶Ⅲ纤维湿法缠绕的基体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该配方35℃下的初始黏度低(430mPa·s),适用期长(≥8h),完全满足湿法缠绕要求。配方浇铸体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弯曲强度分别为88.8MPa、3.23%和142.8MPa,马丁耐热温度为155.1℃,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1.5℃。用其制备的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NOL环层间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达51.3MPa、2102MPa和96.1GPa,Φ150mm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平均值和纤维强度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34.8km和68.9%,均可达到干法缠绕成型的芳纶Ⅲ/R04复合材料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Ⅲ纤维 湿缠绕 基体配方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用耐温环氧树脂体系研制与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明 郑志才 +4 位作者 肖亚超 陈艳 孟祥武 葛林海 王志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8,共5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耐温需求,研制了一种低黏度、耐温等级高且适用于湿法缠绕的环氧树脂体系,考察了树脂体系的黏度-时间特性,并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确定了树脂体系固化制度,并对...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耐温需求,研制了一种低黏度、耐温等级高且适用于湿法缠绕的环氧树脂体系,考察了树脂体系的黏度-时间特性,并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确定了树脂体系固化制度,并对树脂浇注体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环氧树脂体系室温黏度低于800 mPa·s,适用期大于10 h,树脂浇注体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217.4℃,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达到94,122 MPa。以研制的环氧树脂体系为基体树脂,进一步考察了国产T700S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板力学性能以及Ø150 mm标准压力容器特性指数,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单向板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达到2720,2010 MPa,Ø150 mm标准压力容器特性指数达到42.1 km,纤维强度转化率达85%以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树脂体系适用于湿法缠绕工艺,与国产T700S级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匹配性,能够有效发挥碳纤维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 固化特性 力学性能 湿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缠绕苯并噁嗪/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亚超 陈艳 +4 位作者 郑志才 孟祥武 王明 王尚 王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1,共6页
分析了3种环氧树脂改性苯并噁嗪(BZ)树脂固化体系的黏温特性、凝胶时间、浇铸体力学性能等,从而优选出一种适用于湿法缠绕且具有优异性能的树脂体系,其由100份BZ树脂预聚体,10份混合环氧树脂,5份芳香胺类固化剂组成。以该树脂体系为基体... 分析了3种环氧树脂改性苯并噁嗪(BZ)树脂固化体系的黏温特性、凝胶时间、浇铸体力学性能等,从而优选出一种适用于湿法缠绕且具有优异性能的树脂体系,其由100份BZ树脂预聚体,10份混合环氧树脂,5份芳香胺类固化剂组成。以该树脂体系为基体,利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NOL环,探究了缠绕张力对NOL环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较优缠绕张力下,制备了内径150mm标准压力容器,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选的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黏温特性,适用期超过8h,浇铸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达到78MPa,拉伸弹性模量达到4.56GPa),拉伸断裂面出现些许韧窝;随着缠绕张力的增大,NOL环的拉伸及层间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缠绕张力为10N时,拉伸强度达到2 680MPa,层间剪切强度达到66MPa,且高温条件下(160℃),拉伸与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均超过85%;在较优缠绕张力(10N)下,压力容器的特征系数为41.3km,纤维强度转化率达到89.1%,基本发挥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苯并噁嗪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箱湿法缠绕用树脂体系黏度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包睿 仇振安 徐淑权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体系的黏度和固化动力学,为发射箱湿法缠绕成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树脂体系在25,30和35℃下的静态黏度,用非等温DTA法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并用T-β外推法推导固化工艺参数。结果... 目的研究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体系的黏度和固化动力学,为发射箱湿法缠绕成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树脂体系在25,30和35℃下的静态黏度,用非等温DTA法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并用T-β外推法推导固化工艺参数。结果在25,30和35℃下,8 h后树脂体系的黏度分别为1219,1568和1789 m Pa·s;固化工艺参数为Ti=71℃,Tp=131℃,Tf=181℃,并获得了固化动力学方程。结论树脂体系黏度小于2 Pa·s,满足发射箱湿法缠绕工艺要求,固化工艺制度为70,100,130和180℃下分别恒温固化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缠绕 黏度 固化动力学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