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河4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坚 程倩 +1 位作者 李江龙 刘中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4-489,496,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和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例...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和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例举塔河4区S48单元7口井的生产动态干扰特征,由静态资料分析油藏的4种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洞型、裂缝型、缝洞组合型和致密岩块型。据此,提出井间洞连通、裂缝连通、复合连通和不连通4种井间连通模式。最后,由类干扰试井理论结合示踪剂扩散理论分析井间综合流量系数,初步定量表征井间连通程度。由此倡导,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析方法与挖潜措施需要结合井间连通模式和连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程度 连通模式 动态干扰 储集空间类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