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次碱改善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诱导的内皮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障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勇 余艳荣 +4 位作者 彭维杰 况海斌 徐宏 宋培源 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抗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损伤的内皮保护效应及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GJIC)的调节作用。方法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1.0、0.3、0.1μmol·L-1),处理10 mi...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抗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损伤的内皮保护效应及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GJIC)的调节作用。方法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Rut(1.0、0.3、0.1μmol·L-1),处理10 min后加入LPC(10 mg·L-1)共同孵育24 h。应用辣椒素受体(TRPV1)竞争性拮抗剂CAPZ(10μmol·L-1)研究TRPV1是否介导Rut的保护效应。荧光定量PCR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37、Cx40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x37和Cx40的蛋白水平,划痕负载试验测定GJIC功能。检测内皮细胞活力(MTT法)、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及单核细胞黏附,以评价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LPC明显下调HUVEC中Cx37和Cx40的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缝隙连接染料迁移。而Rut可明显恢复Cx37、Cx40的表达,改善GJIC功能,并减轻LPC诱导血管内皮损伤,表现为增加细胞活力和NO水平,抑制ROS生成和单核细胞黏附。预先给予CAPZ可取消这些效应。结论 Rut可抑制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恢复Cx37和Cx40的表达而改善GJIC,其机制与激活TRPV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吴茱萸次碱 荧光定量PCR检测 功能障碍 WESTERNBLOT MRNA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智勇 史景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32-434,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连接蛋白类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建立与功能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群 乔颜春 +1 位作者 崔晶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模型,探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GJIC的变化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技术及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 目的建立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模型,探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GJIC的变化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技术及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及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HT29细胞共培养之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状况。结果相邻接触的内皮细胞在激光漂白后出现荧光恢复现象,低转移能力的HT29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明显减缓;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更慢([25.68±15.74)%和(15.13±7.76)%,P<0.05]。结论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减少,并且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通讯减少尤其明显。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发生改变,与恶性肿瘤的转移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转移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只达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7-81,共5页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ing,FRAP)技术的创立,使得近10余年来各学科关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神经系统疾病 荧光淬灭后恢复 染料示踪 划痕标记 显微镜下 激光扫描 生命科学 and 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耀 张曦 +3 位作者 司英健 高蕾 高力 陈幸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3-345,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正常(正常对照组)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组)原代骨髓基质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及计算机灰度检测观察两组之间Connexin 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正常(正常对照组)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组)原代骨髓基质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及计算机灰度检测观察两组之间Connexin 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技术比较两组之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的差异。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Connexin 43的表达较正常骨髓基质细胞明显减低,GJIC功能减弱。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下降可能与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 43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β_1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祖国 张进华 +1 位作者 邓永健 丁彦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1-172,F003,F004,共4页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间通讯的影响。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素β1在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2)应用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研究整合素β1对大肠 癌细胞...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间通讯的影响。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素β1在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2)应用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研究整合素β1对大肠 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结果整合 素β1在LoVo细胞膜上有明确的阳性表达,部分较幼稚的LoVo细胞胞浆内也有阳性表达。被整合素β1单抗封闭后的 LoVo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GJIC发生明显改变,激光漂白后平均荧光恢复率由(39.76±16.94)%降至(20.27±9.21)% (P<0.05)。结论整合素β1能影响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GJIC,并可能影响大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肿瘤转移 细胞通信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与内耳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岚 王纾宜 李华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内耳发育 CONNEXIN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细胞缝隙连接 内耳组织 离子通道 物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潮金 姚伟锋 黑子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39-2242,共4页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是目前认为细胞之间唯一能直接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通道,这种物质和信息交流称为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i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研究表明,缝隙连接在肾脏组织中分布广泛,且对...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是目前认为细胞之间唯一能直接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通道,这种物质和信息交流称为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i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研究表明,缝隙连接在肾脏组织中分布广泛,且对维持正常的肾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很多肾脏疾病的发生与缝隙连接重构或功能异常有关,GJIC的异常可能加速了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终末期肾脏疾病 缝隙连接重构 信息交换 信息交流 肾脏组织 功能异常 GJ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镜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华 只达石 刘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染料示踪技术 划痕标记 荧光显微镜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