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坡耕地水土保持的“缝、洞”技术
1
作者
刘计良
王正中
+2 位作者
刘铨鸿
苏德慧
赵延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防止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缝、洞'技术,使坡面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缝'就地拦蓄于'洞'中形成土壤水库,通过'缝、洞'节节拦蓄,可抑制大面积坡面径流的汇聚并减少蒸发,达到防止水土流失...
提出了一种防止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缝、洞'技术,使坡面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缝'就地拦蓄于'洞'中形成土壤水库,通过'缝、洞'节节拦蓄,可抑制大面积坡面径流的汇聚并减少蒸发,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指出了'缝、洞'措施在黄土坡耕地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这种微型水利水保工程的设计标准,以相应标准暴雨径流全部流蓄'洞'中为原则,初步提出'缝、洞'的合理布置方案,推导出合理洞径与缝距之间的关系。应用有限元法模拟了成洞过程及渗流分析,得到了成洞后洞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成洞后,在洞体周围约0.4倍洞径的区域,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较成洞前发生较大变化,土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显著降低,干密度和变形模量显著升高,并且离洞体越近,孔隙率和渗透系数越小,干密度和变形模量越大;渗流稳定后,洞体强度略有降低,洞体产生一定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耕地
水土保持
缝洞技术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储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德济
贺振华
+1 位作者
何建军
文晓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给出了利用不同尺度的多源信息进行致密储层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方法技术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多源结构、多种层次、整体性很强的用于复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技术流程。不同尺度间信息的沟通连接和综合利用 ,是缝洞预测的技术关键。详细介...
给出了利用不同尺度的多源信息进行致密储层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方法技术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多源结构、多种层次、整体性很强的用于复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技术流程。不同尺度间信息的沟通连接和综合利用 ,是缝洞预测的技术关键。详细介绍了地震缝洞检测级别标定的具体方法 ,提出缝洞发育级别密度的概念。把测井解释的储层缝洞发育级别转换为级别密度 ,可增强井、地震裂缝发育信息的贴近度。介绍了地震缝洞检测信息宏观地质规律信息相关分析的具体方法。GQ地区的应用实例证明 ,利用这种技术系统进行致密储层缝洞发育有利区带综合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缝
洞
发育带
多尺度信息
地震
缝
洞
检测
技术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发现与启示
3
作者
张丽娟
苏洲
+1 位作者
刘永福
张银涛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9,共15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克拉通区早古生代的海相地层中,埋深均超过6000m,碳酸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但古老碳酸盐岩成储成藏复杂,其勘探案例对超深层(≥6000m)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分析塔里木盆地近40年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克拉通区早古生代的海相地层中,埋深均超过6000m,碳酸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但古老碳酸盐岩成储成藏复杂,其勘探案例对超深层(≥6000m)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分析塔里木盆地近40年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艰苦探索历程,剖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大油气田重大发现的理论技术与部署思路。勘探实践表明,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经历了4个阶段的艰辛探索,通过超深层潜山岩溶、礁滩体岩溶、层间岩溶、断控岩溶储层地质理论认识创新,揭示了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在古隆起—斜坡—坳陷规模分布的形成机理,指导了勘探部署思路的转变与重大新突破;通过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形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缝洞量化雕刻、走滑断裂精细表征为主的勘探技术系列,实现了非均质岩溶缝洞储层的有效预测,支撑了超深层复杂碳酸盐岩勘探的持续发现。塔里木盆地勘探实践形成的超深古老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勘探理论与技术创新,突破了克拉通区“古隆起控油”与“生油深度死亡线”等传统理论,实现了从古隆起高部位向斜坡—坳陷区重大战略转移,勇闯勘探禁区的思路转变与勘探开发一体化是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勘探大发现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缝
洞
雕刻
技术
大油气田
勘探历程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坡耕地水土保持的“缝、洞”技术
1
作者
刘计良
王正中
刘铨鸿
苏德慧
赵延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研究所
蒙特卡罗水利工程公司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164)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1NXC01-20)
陕西省水利科技项目(SXSL2011-03)
文摘
提出了一种防止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缝、洞'技术,使坡面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缝'就地拦蓄于'洞'中形成土壤水库,通过'缝、洞'节节拦蓄,可抑制大面积坡面径流的汇聚并减少蒸发,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指出了'缝、洞'措施在黄土坡耕地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这种微型水利水保工程的设计标准,以相应标准暴雨径流全部流蓄'洞'中为原则,初步提出'缝、洞'的合理布置方案,推导出合理洞径与缝距之间的关系。应用有限元法模拟了成洞过程及渗流分析,得到了成洞后洞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成洞后,在洞体周围约0.4倍洞径的区域,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较成洞前发生较大变化,土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显著降低,干密度和变形模量显著升高,并且离洞体越近,孔隙率和渗透系数越小,干密度和变形模量越大;渗流稳定后,洞体强度略有降低,洞体产生一定的变形。
关键词
黄土坡耕地
水土保持
缝洞技术
结构稳定性
Keywords
Loess sloping farml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lot and hole Structural stability
分类号
S157.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储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德济
贺振华
何建军
文晓涛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60 5A)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4 0 1740 3 9)
文摘
给出了利用不同尺度的多源信息进行致密储层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方法技术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多源结构、多种层次、整体性很强的用于复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的技术流程。不同尺度间信息的沟通连接和综合利用 ,是缝洞预测的技术关键。详细介绍了地震缝洞检测级别标定的具体方法 ,提出缝洞发育级别密度的概念。把测井解释的储层缝洞发育级别转换为级别密度 ,可增强井、地震裂缝发育信息的贴近度。介绍了地震缝洞检测信息宏观地质规律信息相关分析的具体方法。GQ地区的应用实例证明 ,利用这种技术系统进行致密储层缝洞发育有利区带综合预测 。
关键词
储层
缝
洞
发育带
多尺度信息
地震
缝
洞
检测
技术
致密储层
Keywords
fracture and cave in reservoir
multi scale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发现与启示
3
作者
张丽娟
苏洲
刘永福
张银涛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9,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层的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U24B2019)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塔里木盆地盐下超深层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子课题“塔里木盆地盐下超深层油气分布规律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2019YFC0605505)。
文摘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克拉通区早古生代的海相地层中,埋深均超过6000m,碳酸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但古老碳酸盐岩成储成藏复杂,其勘探案例对超深层(≥6000m)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分析塔里木盆地近40年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艰苦探索历程,剖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大油气田重大发现的理论技术与部署思路。勘探实践表明,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经历了4个阶段的艰辛探索,通过超深层潜山岩溶、礁滩体岩溶、层间岩溶、断控岩溶储层地质理论认识创新,揭示了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在古隆起—斜坡—坳陷规模分布的形成机理,指导了勘探部署思路的转变与重大新突破;通过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形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缝洞量化雕刻、走滑断裂精细表征为主的勘探技术系列,实现了非均质岩溶缝洞储层的有效预测,支撑了超深层复杂碳酸盐岩勘探的持续发现。塔里木盆地勘探实践形成的超深古老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勘探理论与技术创新,突破了克拉通区“古隆起控油”与“生油深度死亡线”等传统理论,实现了从古隆起高部位向斜坡—坳陷区重大战略转移,勇闯勘探禁区的思路转变与勘探开发一体化是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勘探大发现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超深层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缝
洞
雕刻
技术
大油气田
勘探历程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ultra-deep formation
carbonate rock
karst reservoir
fracture and cave carving technology
large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history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坡耕地水土保持的“缝、洞”技术
刘计良
王正中
刘铨鸿
苏德慧
赵延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致密储层缝洞发育带综合预测
黄德济
贺振华
何建军
文晓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发现与启示
张丽娟
苏洲
刘永福
张银涛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