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被引量:96
1
作者 陈志海 戴勇 郎兆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提出了6种储渗模式。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开...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提出了6种储渗模式。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开采特征,结果表明: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体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见水后递减幅度最大;钻遇溶洞裂缝型储集体的油井产量中等,见水后产量递减幅度较小;钻遇裂缝基质型储集体的油井对开发贡献很小。结合油井开采特征,用统计方法预测了储集体的平面分布,与储集层建模结果对比,二者的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 储渗模式 开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