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新取心井资料,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确定了川中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初步预测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合川—潼南...基于最新取心井资料,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确定了川中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初步预测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储层岩性以亮晶—泥微晶生屑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为构造扩溶缝洞及溶蚀孔洞,为以裂缝为主的特低孔、特低渗缝洞型岩溶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04%,平均渗透率为0.210 m D。(2)研究区茅三段发育3期矿物充填,从早至晚依次为粒间胶结粉—细晶方解石,缝洞充填细—中晶方解石,缝洞充填中—粗晶方解石;3期矿物充填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90~106℃,111~136℃及173~193℃;存在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期、早侏罗世古油气藏形成期与中—晚侏罗世裂解古气藏形成期3期油气充注成藏。(3)茅三段岩溶储层发育受表生岩溶作用和构造断裂活动的共同控制,储层发育的岩溶及构造叠合有利区为2139 k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最新取心井资料,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确定了川中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初步预测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合川—潼南地区茅三段储层岩性以亮晶—泥微晶生屑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为构造扩溶缝洞及溶蚀孔洞,为以裂缝为主的特低孔、特低渗缝洞型岩溶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04%,平均渗透率为0.210 m D。(2)研究区茅三段发育3期矿物充填,从早至晚依次为粒间胶结粉—细晶方解石,缝洞充填细—中晶方解石,缝洞充填中—粗晶方解石;3期矿物充填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90~106℃,111~136℃及173~193℃;存在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期、早侏罗世古油气藏形成期与中—晚侏罗世裂解古气藏形成期3期油气充注成藏。(3)茅三段岩溶储层发育受表生岩溶作用和构造断裂活动的共同控制,储层发育的岩溶及构造叠合有利区为2139 k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