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说杞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俪生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7-9,共3页
-
文摘
杞,是周封夏禹之后的一个小国。《史记》一方面为它立了《世家》,另一方面却又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但自今天来看,杞事仍有追寻的必要。第一,杞国历周之世,迄灭于楚,综七百余年,其在西(陈留之雍丘)不及五百年,世系时断时续;自齐桓“存三小国”以来,在东(北海之安丘与昌乐)历二百余年,不失为齐、鲁间之一重要邻国,凡欲究齐、鲁史事者,盖不可忽略杞。第二,杞虽禹后,但自居东以还,与莱夷、潍夷、莒夷、东夷为邻,势必在文化生活上有所习染,鲁因是贱之,《春秋》对其君时称“侯”,时称“伯”,时称“子”,一再贬低。自今天看来,杞倒是个体现民族融合的典型。第三,与杞史相关的,有今安丘、昌乐、潍县甚至寿光、临朐境内一些古地名。
-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古地名
缘陵
营丘
左传
昌乐县
雍丘
小国
北海
史记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杞国迁居山东问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郭克煜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0-12,共3页
-
文摘
有关杞国的资料,是比较少的。春秋末年的孔子就曾经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汉代的司马迁也有类似看法,他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不过,有关杞国历史的几个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其一,它是夏禹后裔所建的一个国家,而且建国时间较早。《大戴礼·少间》:“成汤既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在甲骨文中,有杞这个地名,据后人考证,此杞的位置,即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甲骨文中又有杞侯这个称号,证明了《大戴礼》的记载是可靠的。其二。
-
关键词
甲骨文
杞国
建国后
司马迁
左传
淮夷
河南
孔子
缘陵
天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古徐国几个问题的辨正
- 3
-
-
作者
崔恒升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93-96,84,共5页
-
文摘
徐是一个古老的方国部落,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一带。徐的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曾对我国淮河下游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史籍对其记载,不仅过于简略,而且还有不少讹误。现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辨正如下。
-
关键词
左传
公元前
部落
公羊传
淮夷
十七年
十三年
缘陵
春秋时期
淮河以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