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绿藻缘管浒苔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88
1
作者 何清 胡晓波 +1 位作者 周峙苗 王小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分析了缘管浒苔(Enteromorphalinza)一般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含量,并与藻类海产品海带、紫菜、羊栖菜、裙带菜进行营养学对照评价。结果表明,缘管浒苔中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粗纤维,占藻体的63.9%。蛋白质含量27.0%,在几种海... 分析了缘管浒苔(Enteromorphalinza)一般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含量,并与藻类海产品海带、紫菜、羊栖菜、裙带菜进行营养学对照评价。结果表明,缘管浒苔中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粗纤维,占藻体的63.9%。蛋白质含量27.0%,在几种海藻中较高。氨基酸组成均衡,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0.62;氨基酸价78,高于海带(47)和紫菜(54),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呈味氨基酸占总量的53%;谷氨酸、天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含量很高。脂肪量较低,为0.9%。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Mg,Fe,Ca,K,Na,P,Zn等元素含量很高,尤其Mg,Fe,Zn高于其它海藻;钙磷比值合理,为1.9;尤其有害元素As含量远远低于同水域中4种海藻,为2.98mg/kg。因此缘管浒苔是一种低污染的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型海洋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 营养学评价 分析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营养盐因子对缘管浒苔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氮磷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文慧 朱明 +5 位作者 刘冉 申振兴 赵海燕 王长海 郑青松 郑春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3-558,共6页
为探讨大型海藻缘管浒苔(Ulva linza)对氮、磷加富的生理响应及其机制,分析了氮、磷浓度变化对藻体相对生长速率(Rr,g),氮、磷富集,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色素比值(Chl a/Chl b、Chl/Car)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 为探讨大型海藻缘管浒苔(Ulva linza)对氮、磷加富的生理响应及其机制,分析了氮、磷浓度变化对藻体相对生长速率(Rr,g),氮、磷富集,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色素比值(Chl a/Chl b、Chl/Car)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μmol·L-1P浓度不变条件下,随着N浓度的增加,藻体P含量持续降低,而其Rr,g、N含量、Chl含量、Car含量、色素比值(Chl a/Chl b、Chl/Ca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逐渐上升,N3处理(500μmol·L-1N)缘管浒苔Rr,g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最大值,N4处理(1 000μmol·L-1)缘管浒苔Chl含量、Car含量和Chl a/Chl b比值均达到最大值。在500μmol·L-1N浓度不变条件下,依次增加P浓度,缘管浒苔Rr,g没有显著差异,N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P含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变化幅度小。综上所述,与P相比,N的变化对缘管浒苔生长、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更明显,在N浓度为500μmol·L-1、P浓度为30μmol·L-1、N/P比值为16.67条件下,藻体生长最佳。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时,缘管浒苔富集氮、磷的能力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生长 叶绿素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浒苔和缘管浒苔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和平 郑青松 +3 位作者 朱明 刘兆普 姚瑶 刘国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25-4533,共9页
为探讨大型海藻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受机制,以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和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处理7 d对浒苔的生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 为探讨大型海藻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受机制,以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和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处理7 d对浒苔的生长、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条浒苔和缘管浒苔鲜重(FW)和相对生长速率(RGR)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且条浒苔的FW和RGR降低幅度均大于缘管浒苔的。镉胁迫下,Chl和Car含量、Chl a/Chl b、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即Pm)和光能利用效率(α)、SP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均出现下降趋势,除了Chl外,条浒苔的其它指标的降幅要大于缘管浒苔。随着镉胁迫强度的增加,浒苔SS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相关分析显示,生长指标除了与Chl/Car无明显的相关性,与S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外,与Chl、Car、Chla/Chlb、Fv/Fm、Yield、rETRmax、α和S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上述表明,条浒苔和缘管浒苔对Cd2+胁迫均较敏感,而维持较高的Car含量、Chla/Chlb、Fv/Fm、Yield、rETRmax、α、SS含量、SP含量是缘管浒苔对镉耐性高于条浒苔的重要原因。而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Fv/Fm、Yield、rETRmax、α、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等均可以作为浒苔耐镉性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浒 缘管浒苔 镉胁迫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对赤潮异弯藻的克生效应 被引量:30
4
作者 许妍 董双林 于晓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81-2685,共5页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缘管浒苔(E nterom orpha linza)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H eterosigm a akash iw o)生长的克生效应。共存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均有强烈的克生效应。同时,研究了缘管浒...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缘管浒苔(E nterom orpha linza)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H eterosigm a akash iw o)生长的克生效应。共存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均有强烈的克生效应。同时,研究了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克生作用。赤潮异弯藻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的半连续添加方式下生长受到明显的克制作用,但在一次性培养方式下生长未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关键;煮沸的大藻培养水过滤液对微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表明克生物质在高温下不稳定和易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赤潮异弯藻 克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和羽藻氮、磷营养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邵魁双 巩宁 +2 位作者 李珂 王宗灵 李大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9,共9页
以无性繁殖系为材料,开展了缘管浒苔和羽藻对NO3-,NH4+和PO43-的吸收动力学、生长动力学研究。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缘管浒苔和羽藻对NO3-和PO43-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对NH4+的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缘管浒苔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Vm... 以无性繁殖系为材料,开展了缘管浒苔和羽藻对NO3-,NH4+和PO43-的吸收动力学、生长动力学研究。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缘管浒苔和羽藻对NO3-和PO43-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对NH4+的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缘管浒苔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对NH4+的吸收斜率都大于羽藻,说明缘管浒苔对高浓度的NO3-和NH4+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缘管浒苔吸收NO3-和NH4+的a值远大于羽藻,说明在低营养盐浓度时,缘管浒苔对NO3-和NH4+的亲和力更强。在PO43-的吸收中,羽藻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远大于缘管浒苔,说明羽藻对高浓度PO43-的吸收能力更强,但缘管浒苔的a值远大于羽藻,说明前者在低营养盐浓度时PO43-的亲和力更强。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氮是促进两种海藻快速生长的最适宜氮源形式,氨氮更易促进藻体叶绿素的积累。在相同氮营养条件下,羽藻表现出比缘管浒苔更强的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羽藻 NO3- NH4+ PO43- 吸收动力学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水平下缘管浒苔对重金属铜的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军田 邹定辉 +3 位作者 朱明 郭赣林 李信书 刘树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48,共6页
探讨了重金属铜对两种N水平生长条件下缘管浒苔生长、光合作用、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色素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N水平下,铜离子都显著抑制藻体的生长速率,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N加富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速率,但这种作用... 探讨了重金属铜对两种N水平生长条件下缘管浒苔生长、光合作用、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色素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N水平下,铜离子都显著抑制藻体的生长速率,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N加富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速率,但这种作用在高浓度铜(2μM)的作用下不显著。高浓度的铜和N同时存在时,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显著降低。高浓度的铜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N加富的情况下,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N 光合作用 相对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对高盐胁迫下缘管浒苔和孔石莼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以平 董树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盐胁迫 缓解作用 缘管浒苔 孔石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石莼(缘管浒苔)(Ulva linza)rbcL全长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应成琦 蔡春尔 +5 位作者 尹顺吉 徐韧 LIN Sen-Jie 周志刚 马家海 何培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62,共8页
克隆分离了长石莼(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全长基因(rbcL)。首先应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rbcL大片段DNA序列和大片段cDNA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2个克隆序列完全相同,该rbcL大片段基因不存在内含子。其次应用基因步移... 克隆分离了长石莼(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全长基因(rbcL)。首先应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rbcL大片段DNA序列和大片段cDNA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2个克隆序列完全相同,该rbcL大片段基因不存在内含子。其次应用基因步移方法分别对rbcL基因的5′上游未知序列和3′下游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在此基础上,将3个片段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了rbcL全长基因序列(NCBI登陆号:DQ813497)。序列全长2124bp,其中编码区序列长1425bp,为单外显子基因,编码474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序列长225bp,转录起始位点为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第47个核苷酸G,在距离转录起始位点-9bp—-48bp的范围内有推测的类似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序列(-10区:TAAAAT、-35区:TTGAAA);3′非翻译区序列长474bp,在距离转译终止密码子TAA下游54—98bp处有一段较长的回文序列,可形成一个22bp的茎结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rbcL基因偏向使用第三位核苷酸碱基为A和T的密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L 长石莼(缘管浒苔) 全长序列 基因步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Rubisco酶大亚基基因编码序列rbcL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尹顺吉 应成琦 +3 位作者 汤文仲 张婷 何建华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主要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叶绿体基因编码的缘管浒苔大亚基编码序列rbcL部分基因序列(1035bp)。依据基因步移原理,首次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5′上游非翻译区序列(... 主要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叶绿体基因编码的缘管浒苔大亚基编码序列rbcL部分基因序列(1035bp)。依据基因步移原理,首次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5′上游非翻译区序列(224bp)。据推测,rbcL5′上游非翻译区序列存在类似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元件-10区(TAAAAT)和-35区(TTGAAA)。此外,依据3′-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原理,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3′末端cDNA序列(579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L基因 缘管浒苔 基因步移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套子湾缘管浒苔绿潮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秀凯 孙国华 +4 位作者 张秀珍 马元庆 任利华 姜向阳 王文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156,共6页
2009年5—7月,对烟台套子湾缘管浒苔绿潮发生海域进行6个航次监测,同时监测了6个主要陆源入海口。结果表明:缘管浒苔生物量与无机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928,p<0.01),与活性磷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r=0.888,p<0.05)。无机氮、活性... 2009年5—7月,对烟台套子湾缘管浒苔绿潮发生海域进行6个航次监测,同时监测了6个主要陆源入海口。结果表明:缘管浒苔生物量与无机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928,p<0.01),与活性磷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r=0.888,p<0.05)。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COD在绿潮生长期间经历了快速下降和缓慢回升过程,硅酸盐则一直缓慢增加,pH值基本维持在8.1。缘管浒苔大量消耗营养盐,特别是在过量繁殖时期,海区营养盐大幅下降,呈贫营养化状态。此外,藻体过量繁殖抑制了浮游植物生长,叶绿素a明显偏低。藻体死亡后,异养细菌数量急剧增加。通过调查发现,适宜水文气象条件及陆源入海口附近较高的营养盐含量是缘管浒苔过量繁殖形成绿潮的重要诱因;优良的固着场所和多样化繁殖方式也为其过量增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监测,及时打捞和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将有效抑制绿潮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缘管浒苔 绿潮 成因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5.8S rDNA及其转录间隔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明刚 臧家业 +1 位作者 张进兴 孙修勤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利用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青岛市红岛虾池生长的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的5.8S rD-NA及其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依据ITS序列构建了浒苔属不同种之间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得了核糖体DNA完整的ITS和5.8S rDNA序列,... 利用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青岛市红岛虾池生长的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的5.8S rD-NA及其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依据ITS序列构建了浒苔属不同种之间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得了核糖体DNA完整的ITS和5.8S rDNA序列,ITS1为195 bp,5.8S rDNA为155 bp,ITS2为184 bp,总长度GC含量为63%。缘管浒苔与浒苔和曲浒苔的序列差异百分率较小,分别为2.4%和4.6%,与(U.olivascens)的序列差异百分率最大,为16.7%。Kimura-2参数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缘管浒苔和浒苔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ITS序列 序列分析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婷 徐安敏 +3 位作者 孙成波 李义军 王平 孙承志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采用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讨缘管浒苔用于优化虾塘养殖环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显著。在0~1000lx光强范围内,... 采用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讨缘管浒苔用于优化虾塘养殖环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显著。在0~1000lx光强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N、DIP的吸收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1000~5000lx光强范围内,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30±0.0012)μmol.g-1.h-1,(0.00156±0.0011)μmol.g-1.h-1,超过5000lx时,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在7.0~9.0的pH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12±0.0012)μmol.g-1.h-1,(0.00168±0.00142)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下降显著;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均在盐度为15时最大,分别为(0.00021±0.00005)μmol.g-1.h-1,(0.0055±0.0006)μmol.g-1.h-1;在20~35℃范围内,缘管浒苔对N、P的吸收速率较高,35℃时对P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0056±0.0026)μmol.g-1.h-1,30℃时对N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2456±0.00011)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吸收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光照 PH值 盐度 温度 氮、磷吸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粗多糖的提取、精制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晓艳 周丽坤 张立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5期3704-3706,共3页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精制提取缘管浒苔粗多糖,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热重分析表明粗多糖在180℃—280℃范围内出现快速失重,最快失重温度为243℃;紫外光谱显示其中含有蛋白质;红外光谱表明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及硫酸基的存在。
关键词 缘管浒苔 粗多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石莼(缘管浒苔)(Ulva linza)原生质体再生与分化发育初步研究
14
作者 陈群芳 汤文仲 +2 位作者 冯子慧 霍元子 何培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3,共7页
采用细胞酶解技术获得长石莼(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原生质体再生以及各种分化发育途径。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主要存在3种分化发育途径:1)部分原生质体可直接分裂形成有假根或无假根得单细胞苗。2)部分原生质体分... 采用细胞酶解技术获得长石莼(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原生质体再生以及各种分化发育途径。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主要存在3种分化发育途径:1)部分原生质体可直接分裂形成有假根或无假根得单细胞苗。2)部分原生质体分裂成规则细胞团或不规则细胞团,最后形成苗簇。3)部分原生质体可发育为孢子囊/配子囊,其中部分孢子囊/配子囊成熟后释放出游孢子/配子,可直接形成小苗。雌雄配子以正面结合(大部分)也可以首尾交错结合(少部分)形成合子并萌发形成小苗。研究表明,1个叶片营养细胞可形成1棵细胞苗,也可以通过孢子囊或配子囊途径形成8—32棵孢子/配子苗,说明长石莼(缘管浒苔)叶片细胞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这为绿潮藻暴发起因及生活史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莼(缘管浒苔) 细胞酶解分离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再生 分化发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Rubisco酶大亚基基因编码序列rbcL克隆及分析
15
作者 尹顺吉 应成琦 +3 位作者 汤文仲 张婷 何建华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6-270,共5页
主要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叶绿体基因编码的缘管浒苔大亚基编码序列rbcL部分基因序列(1 035 bp)。依据基因步移原理,首次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5′上游非翻译区序... 主要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叶绿体基因编码的缘管浒苔大亚基编码序列rbcL部分基因序列(1 035 bp)。依据基因步移原理,首次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5′上游非翻译区序列(224 bp)。据推测,rbcL 5′上游非翻译区序列存在类似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元件-10区(TAAAAT)和-35区(TTGAAA)。此外,依据3′-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原理,克隆得到缘管浒苔rbcL3′末端cDNA序列(579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L 缘管浒苔 基因步移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绿藻中缘管浒苔(Ulva linza)鉴定方法的探索(英文)
16
作者 陈斌斌 马家海 +1 位作者 SHIN Jong-Ahm 高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9,共9页
以研究漂浮绿藻中的缘管浒苔(Ulva linza)为出发点,根据绿藻的形态学特征,选取漂浮绿藻中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藻体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显示,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漂浮藻体大多为LPP复合体(U.linza-procera-proli... 以研究漂浮绿藻中的缘管浒苔(Ulva linza)为出发点,根据绿藻的形态学特征,选取漂浮绿藻中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藻体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显示,具有U.linza重要特征的漂浮藻体大多为LPP复合体(U.linza-procera-prolifera)类群(15个样品),而且采自江苏的DF05、山东的QD03以及浙江的XS01、XS02等4个固着类型的样品也在该分支中.Ulva flexuosa分支中有2个样品(均为采自福建的固着种类),Ulva compressa分枝包含了如东的4个漂浮样品.采自如东内河、射阳沿海池塘的漂浮藻体也均被包含在LPP复合体中.25个样品中只有4个被鉴定为U.linza,与其形态特征研究结果相符合.漂浮绿藻的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别.这说明单纯地依靠传统分类学特征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漂浮绿藻中的缘管浒苔(U.linza)进行分类是不可取的,甚至对漂浮绿藻都不能适用.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的漂浮绿藻中,大都存在不同形态特征的类型,经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后被鉴定为不同的种类.根据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绿潮藻中至少存在LPP复合体中的种类以及U.compres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缘管浒苔 形态学 ITS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影响
17
作者 顾玲玲 刘岩 蔡朋伟 《河北渔业》 2013年第8期10-12,共3页
为了解缘管浒苔生殖过程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在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单株培养缘管浒苔,计算出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后的排空率,探讨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最适环境因子组合... 为了解缘管浒苔生殖过程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在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单株培养缘管浒苔,计算出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后的排空率,探讨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最适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18℃、光强7 000lx、盐度33‰。在此条件下,生殖细胞放散速率达到最大。18℃最利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的放散,随着温度的升高放散量减小,到27℃时几乎不放散。而17‰、25‰、33‰三个梯度的盐度处理和3 000lx、5 000lx、7 000lx三个梯度的光强处理对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并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温度对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影响最显著,盐度居第二位,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居第三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生态因子 生殖细胞 排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的短期交互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宣宏 周玲洁 +3 位作者 蔡春尔 洪彦杰 邵慧婷 何培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0-967,共8页
为研究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Ulva linza光合作用的短期交互影响,设置了不同温度和光照交互作用藻体24 h的试验,试验设置30℃(高温)、20℃(最适温度,对照)、4℃(低温)3个温度组,在每个温度下设置400μmol/(m^(2)·s)(高光照)、100μm... 为研究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Ulva linza光合作用的短期交互影响,设置了不同温度和光照交互作用藻体24 h的试验,试验设置30℃(高温)、20℃(最适温度,对照)、4℃(低温)3个温度组,在每个温度下设置400μmol/(m^(2)·s)(高光照)、100μmol/(m^(2)·s)(最适光照,对照)和20μmol/(m^(2)·s)(低光照)3个光照度,试验结束时进行了转录组学测序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受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30℃和4℃下藻体的差异表达基因更多,其中,碳同化相关酶基因表达情况变化较大;短期高温和高光照处理对缘管浒苔具有协同胁迫作用,在高温高光照处理下,藻体的光化学效率(F_(v)/F_(m))显著下降且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其中,光合固碳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1);低光照处理提高了缘管浒苔对低温的耐受性,此条件下藻体的F_(v)/F_(m)显著高于单一低温下;在低温低光照处理下,缘管浒苔可能存在特殊的响应机制,藻体特异表达大量Unigene,其中,位于叶绿体的40S核糖体蛋白S24-1、S8-1及60S核糖体蛋白L12-1相关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log_(2) (Fold Change) |>2),差异表达的捕光色素蛋白基因和电子传递链相关基因也显著上调(P<0.01)。研究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短期内高温高光照的协同作用会加剧藻体受到的胁迫,而低温低光照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缓解藻体受到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温度 光照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对缘管浒苔(Ulva linza)光合生理特性和短期温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倩倩 李航霄 +1 位作者 吴海龙 徐军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7-974,共8页
由于季节和分布深度的不同,海藻接受的光强和温度也不同,其生理响应机制也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光强对缘管浒苔(Ulvalinza)光合生理特性及短期温度效应的影响。缘管浒苔样品采自连云港高公岛海区(119.3°E, 34.5°N)。实验设... 由于季节和分布深度的不同,海藻接受的光强和温度也不同,其生理响应机制也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光强对缘管浒苔(Ulvalinza)光合生理特性及短期温度效应的影响。缘管浒苔样品采自连云港高公岛海区(119.3°E, 34.5°N)。实验设置了低、中、高三个不同水平的光强,分别为90、200和400μE/(m^2·s)。结果表明,藻体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在低光下显著低于培养在高、中光下的,而光强对呼吸作用速率无显著影响。高光下藻体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值显著低于中、低光强下,而非光化学淬灭(NPQ)值随光强降低显著下降。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低光强下均显著高于高、中光强下的含量。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随光强变化显著,中光下最高,低光下最低;饱和光强(I_k)在低光下显著低于在高、中光下。在不同浓度的溶解性无机碳(DIC)下,净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受碳限制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V_(max))随光强升高而显著增大,净光合作用速率为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_m)在低光下显著低于高、中光下。这表明低光上调了藻体的无机碳利用能力。短期温度实验表明,高光培养下,酶失活一半时的温度(T_h)显著增加,而低光下藻体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最适温度(T_(opt))显著降低,这表明低光显著提高了缘管浒苔对环境的敏感性,而高光下的藻体更适应高温的环境,这为绿潮在5—7月份大规模暴发的现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碳利用机制 光强 光合作用 短期温度效应 缘管浒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长和孢子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德 周亮 林东年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温度、盐度、光照、黑暗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长和对其孢子附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其孢子附着量在温度低于25℃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高于25℃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最适生长盐度... 本试验主要研究温度、盐度、光照、黑暗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长和对其孢子附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其孢子附着量在温度低于25℃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高于25℃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0~27‰,盐度大于7‰时,盐度对其孢子的附着影响不明显;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5000lx,其孢子附着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运动能力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黑暗时间对孢子附着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L.)J.Agardh 生态因子 生长 孢子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