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PC-PIO的无人飞行器集群编队重构控制
1
作者 廖剑 高向阳 +3 位作者 闫实 周绍磊 王东来 康宇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1550,共10页
针对存在各种障碍条件下的战场环境,为实现无人飞行器集群安全避障并进行快速精确打击,集群必须具备自主队形重构的能力。因此,建立了无人飞行器运动模型与领航跟随集群编队控制结构,并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框架的无人飞行器集群... 针对存在各种障碍条件下的战场环境,为实现无人飞行器集群安全避障并进行快速精确打击,集群必须具备自主队形重构的能力。因此,建立了无人飞行器运动模型与领航跟随集群编队控制结构,并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框架的无人飞行器集群编队重构控制代价函数、避障代价函数及避碰代价函数,进一步运用鸽群优化(PIO)算法对重构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基于数值对比仿真实验结果,所提算法在集群编队跟踪误差和寻优速度方面表现出色。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实现集群自主重构,并提高MPC方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器集群 编队重构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鸽群优化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队重构的双脉冲燃料最优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成 高大远 +1 位作者 沈辉 胡德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1-1215,1253,共6页
基于Hill方程导出了四种典型编队重构的双脉冲控制算法,并揭示了编队重构时具有如下性质:椭圆编队膨胀或收缩时,在燃料最优脉冲作用下伴随卫星期望的相对位置矢量与同一时刻不施加冲量时的相对位置矢量方向相同;不同膨胀系数时施加脉冲... 基于Hill方程导出了四种典型编队重构的双脉冲控制算法,并揭示了编队重构时具有如下性质:椭圆编队膨胀或收缩时,在燃料最优脉冲作用下伴随卫星期望的相对位置矢量与同一时刻不施加冲量时的相对位置矢量方向相同;不同膨胀系数时施加脉冲的时刻不变,最优的燃料消耗与膨胀变化量成正比;钟摆式编队膨胀时转移轨迹在参考轨道平面内是轴对称的。最后用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重构 燃料最优控制 相对轨道 脉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APIO的航天器编队重构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华冰 孙胜刚 +1 位作者 吴云华 陈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针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路径规划问题,考虑燃料消耗和碰撞概率等约束条件,以及基本鸽群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初始化和高斯扰动的自适应鸽群(CGAPIO)算法。为了得到多样性和覆盖性更好的鸽群初始值,采用Tent Map混沌模型进行鸽... 针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路径规划问题,考虑燃料消耗和碰撞概率等约束条件,以及基本鸽群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初始化和高斯扰动的自适应鸽群(CGAPIO)算法。为了得到多样性和覆盖性更好的鸽群初始值,采用Tent Map混沌模型进行鸽群初始化操作;在地图和指南针算子阶段,为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引入了自适应的权重因子和学习因子更新个体的位置和速度;在地标算子阶段,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将高斯扰动加入到鸽群中心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GAPIO算法与基本鸽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比,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避免了局部最优,规划得到的路径更加平滑,各航天器碰撞概率较低,编队重构消耗的总燃料至少减少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 路径规划 鸽群(PIO)算法 编队重构 自适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量法实现航天器编队重构控制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猛 池云 张德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7-169,174,共4页
针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可视性不强,提出一种冲量法实现航天器编队重构的视景仿真技术。双脉冲机动是指航天器对空间目标的近轨道转移时,所需要的两次冲量机动。应用航天器之间相对运动原理,以空间目标轨道六要素为目标函数,通过调整航天... 针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可视性不强,提出一种冲量法实现航天器编队重构的视景仿真技术。双脉冲机动是指航天器对空间目标的近轨道转移时,所需要的两次冲量机动。应用航天器之间相对运动原理,以空间目标轨道六要素为目标函数,通过调整航天器轨道参数对空间目标进行编队重构,有摆动绕飞转移至摆动式悬挂绕飞,进而得出了航天器转移摆动式悬挂绕飞编队到所需冲量基本关系,从而实现航天器对空间目标进行编队重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脉冲机动 相对运动 编队重构 摆动式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进化计算的空间飞行器编队重构轨道规划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抒雁 郑昌文 苏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基于进化算法提出了一种两层结构的空间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算法,高层算法通过优化构型映射来优化编队的总燃耗,实现全局规划并确保飞行器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相互碰撞;低层规划算法采用Chebyshev多项式逼近控制变量空间... 基于进化算法提出了一种两层结构的空间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算法,高层算法通过优化构型映射来优化编队的总燃耗,实现全局规划并确保飞行器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相互碰撞;低层规划算法采用Chebyshev多项式逼近控制变量空间,为每颗飞行器规划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轨道。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编队的分布式结构,由各飞行器并行实现各自的轨道规划,能有效解决大型编队的轨道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编队重构 轨道规划 进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燃料均衡的空间多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抒雁 郑昌文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94-1199,1215,共7页
航天任务需求的多样化对空间多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问题不仅提出了燃料或时间最优的要求,还提出了燃料和时间最优以及燃料均衡的要求。将带燃料均衡的多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将进化计算与问题领... 航天任务需求的多样化对空间多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问题不仅提出了燃料或时间最优的要求,还提出了燃料和时间最优以及燃料均衡的要求。将带燃料均衡的多飞行器编队重构的轨道规划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将进化计算与问题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进化算法的最优轨道规划方法。该方法能从变轨时间、燃料消耗和燃料消耗方差三方面分别评价一个变轨方案的最优性,并且一次规划能够提供多个Pareto最优变轨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还揭示了编队重构轨道规划问题的三个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任务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重构 进化算法 燃料均衡 PARETO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的无人机编队重构安全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明海 魏瑞轩 许卓凡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70,共6页
无人机编队在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编队重构。在对无人机编队重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思想,将重构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在线优化问题。结合安全性约束条件建立其重构代价函数,提出一种基... 无人机编队在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编队重构。在对无人机编队重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思想,将重构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在线优化问题。结合安全性约束条件建立其重构代价函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DE-DMPC)求解每个时域内的代价函数优化问题。通过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编队重构安全控制,且较标准微分进化算法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编队重构 安全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_2摄动下卫星编队重构的多脉冲轨迹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有亮 郑建华 李明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考虑J_2摄动的椭圆参考轨道的编队重构问题,以消耗燃料最少为目标函数,基于高斯变分方程研究编队重构的多脉冲轨迹优化方法。推导考虑J_2摄动和轨道面内外耦合的轨道要素偏差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结合的混合... 针对考虑J_2摄动的椭圆参考轨道的编队重构问题,以消耗燃料最少为目标函数,基于高斯变分方程研究编队重构的多脉冲轨迹优化方法。推导考虑J_2摄动和轨道面内外耦合的轨道要素偏差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结合的混合算法对总的速度增量进行优化。数值仿真表明该混合算法有效,可以高效地得到可行解。由于考虑了J_2摄动和椭圆参考轨道,该算法对航天任务中的轨迹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参考轨道 编队重构 多脉冲轨迹优化 J2摄动 高斯变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多无人机编队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樾 韩维 +1 位作者 陈清阳 张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1-611,共11页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发挥多无人机不同队形下的作战优势,以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多无人机编队重构的方法。首先建立多无人机编队的运动模型,分析传统 RRT 算法与编队重构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并采用多余节点去除...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发挥多无人机不同队形下的作战优势,以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多无人机编队重构的方法。首先建立多无人机编队的运动模型,分析传统 RRT 算法与编队重构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并采用多余节点去除和构造过渡航迹等策略对航迹进行修正。之后,重点分析重构过程中的动力学及防碰撞等约束,为随机树的扩展和无人机的航迹变换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和飞行试验,验证所提重构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重构方法能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实现编队重构,同时所规划的航迹利于无人机进行跟踪,可满足实际战场的飞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编队重构 快速扩展随机树 航迹修正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凸优化方法的多航天器编队重构轨迹规划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幸川 陈丹鹤 +1 位作者 徐根 廖文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4-945,共12页
针对近地圆轨道多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凸优化方法的编队重构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基于相对轨道根数(ROE)推导了航天器在非球形引力摄动与差异大气阻力摄动影响下的相对运动模型,考虑微小型航天器推力限制与重构过程中的安全... 针对近地圆轨道多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凸优化方法的编队重构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基于相对轨道根数(ROE)推导了航天器在非球形引力摄动与差异大气阻力摄动影响下的相对运动模型,考虑微小型航天器推力限制与重构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等约束,建立了多航天器重构机动的凸优化数学模型,设计了利用CVX软件的最优重构轨迹求解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提出的轨迹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在地球引力摄动与差异大气阻力摄动影响及推力缺失、幅值限制与安全距离等工程约束下的多航天器编队协同重构轨迹优化问题,并且计算速度更快、求解精度更高。可为多航天器协同编队重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重构 相对运动模型 多约束问题 轨迹优化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脉冲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煦 王健 龚秋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1-602,共12页
针对椭圆轨道径向或迹向欠驱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最优脉冲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动力学模型,并基此分析径向或迹向欠驱动情况下的系统能控性与重构可行性。然后,解析推导两类欠驱动情况下实现编队重构所需的最少脉冲次... 针对椭圆轨道径向或迹向欠驱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最优脉冲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动力学模型,并基此分析径向或迹向欠驱动情况下的系统能控性与重构可行性。然后,解析推导两类欠驱动情况下实现编队重构所需的最少脉冲次数。基此,将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脉冲控制问题表述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引入全驱动最优脉冲控制策略以及欠驱动最优连续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欠驱动最优脉冲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欠驱动脉冲控制器可在缺失径向或迹向脉冲的条件下完成编队重构,并且保持与全驱动脉冲控制器类似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控制 编队重构 脉冲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轨迹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都都 黄煦 +1 位作者 贾晓晓 金学敏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1,72,共8页
针对椭圆轨道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径向或迹向欠驱动工况的最优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椭圆轨道航天器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径向和迹向欠驱动条件下的系统能控性以及重构任务可行性。其次,将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控制问题... 针对椭圆轨道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径向或迹向欠驱动工况的最优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椭圆轨道航天器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径向和迹向欠驱动条件下的系统能控性以及重构任务可行性。其次,将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控制问题表述为约束轨迹优化问题,并采用高斯伪谱法求解了最优控制轨迹。最后,引入全驱动控制器与欠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欠驱动控制器可完成与全驱动控制器相同的编队重构任务并保持一定的控制性能,进而避免由推力器故障引起的重构任务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 编队重构 轨迹优化 欠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切换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金龙 李智 +1 位作者 张雅声 窦天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6-495,共10页
针对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将传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切换神经网络控制器,用以跟踪由伪谱法求解得到的航天器编队重构的最优开环控制轨迹。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活跃区域内工作,利... 针对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将传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切换神经网络控制器,用以跟踪由伪谱法求解得到的航天器编队重构的最优开环控制轨迹。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活跃区域内工作,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s)近似动力学系统中的不确定项,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在活跃区域外工作,利用自适应律来估计近似误差上界,并采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切换神经网络控制器可在欠驱动条件下实现编队重构,与线性滑模控制器相比,实现了控制器快速、高精度、强鲁棒等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航天器 切换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编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WOA的执行器严重故障多移动机器人编队重构控制
14
作者 鞠爽 王晶 +1 位作者 王灏 周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4-125,共12页
针对执行器严重故障下多移动机器人的编队重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鲸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WO-WOA)的协同编队重构控制策略。设计一种故障观测器以检测多机器人系统中出现的执行器... 针对执行器严重故障下多移动机器人的编队重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鲸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WO-WOA)的协同编队重构控制策略。设计一种故障观测器以检测多机器人系统中出现的执行器严重故障,并使执行器严重故障的机器人离开编队。利用匈牙利算法分配剩余机器人在期望重构编队中的位置,并用GWO-WOA规划出机器人的运动路径。提出编队重构综合控制策略,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基于一致性的编队保持控制、基于势能函数的避碰控制和基于比例积分的跟踪控制器,使多机器人在无碰撞的情形下实现了重构编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队重构控制策略能够实时监测出故障机器人,并且在形成期望重构编队的同时防止相互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机器人系统 非完整约束 编队重构控制 灰狼优化-鲸鱼优化算法 避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车编队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滢 石宜金 龚天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针对多无人车系统(MUVs)在运动过程中因车道发生变化导致无人车编队困难、极易发生车队与车道碰撞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车编队重构方法。首先通过领航跟随者法为MUVs设计编队控制器,保证无人车队可以在行进过程中稳定保持初始... 针对多无人车系统(MUVs)在运动过程中因车道发生变化导致无人车编队困难、极易发生车队与车道碰撞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车编队重构方法。首先通过领航跟随者法为MUVs设计编队控制器,保证无人车队可以在行进过程中稳定保持初始队形;再通过设计模糊控制器,将道路信息和车队信息相关联,建立车道到车队距离及其变化率和车队纵向预期距离之间的模糊推理关系,并据此进行无人车编队重构。实验表明,MUVs通过模糊控制算法的智能调节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车道环境变化,自适应调整自身结构,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车系统 编队重构 领航跟随者法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QPSO-DMPC的多无人机编队自主重构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绍磊 康宇航 +2 位作者 史贤俊 戴邵武 周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60-1971,共12页
针对敌方防御区域内各种威胁,为了实现隐蔽突防并实施对敌有效打击,在突防过程中多无人机(UAV)编队需要进行重构控制,并且编队内的相互避碰问题与通信约束问题也需考虑。通过建立无人机虚拟领航编队模型并引入邻居集,采用分布式模型预... 针对敌方防御区域内各种威胁,为了实现隐蔽突防并实施对敌有效打击,在突防过程中多无人机(UAV)编队需要进行重构控制,并且编队内的相互避碰问题与通信约束问题也需考虑。通过建立无人机虚拟领航编队模型并引入邻居集,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同时构建多无人机编队的重构代价函数,提出采用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RQPSO)算法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控制多无人机编队完成自主重构,实现安全隐蔽突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编队重构 邻居集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 量子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及其平动点航天器编队均衡耗能重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海军 高强 吴志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由于均衡耗能航天器编队能够提高整体航天器编队服役时间,针对平动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均衡耗能最优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以状态、协态和控制三类变量插值为核心的求解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基于连续时间表达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 由于均衡耗能航天器编队能够提高整体航天器编队服役时间,针对平动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均衡耗能最优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以状态、协态和控制三类变量插值为核心的求解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基于连续时间表达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通过变分原理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并进一步推导非线性方程组显示格式的Jacobi矩阵提高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效率。本文方法既满足最优控制理论的一阶必要条件又具有较大的收敛域;同时,不需要对协态初值准确猜测,避免了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通过对中心航天器位置固定和无中心航天器两种情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航天器编队重构轨迹规划问题能够达到均衡耗能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重构 均衡耗能 轨迹规划 Hamiltonian边值问题 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编队构型重构全局优化策略--第七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乙题解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静 沈红新 李恒年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704,共8页
第七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乙组题目以近地轨道卫星编队的燃料最优构型重构问题为背景,要求合理设计从星的相对飞行轨迹,构建尽可能多的目标构型,并考虑燃料消耗均衡分配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题目的解法,包括问题分析、求解方案以及相关... 第七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乙组题目以近地轨道卫星编队的燃料最优构型重构问题为背景,要求合理设计从星的相对飞行轨迹,构建尽可能多的目标构型,并考虑燃料消耗均衡分配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题目的解法,包括问题分析、求解方案以及相关计算结果.由于燃料最优控制问题可用能量最优控制问题近似,文中采用能量最优连续推力优化模型近似计算燃料最优控制律.首先通过优化分析两两构型之间的燃料消耗,确定了构建4种目标构型的次序;然后综合考虑构型保持时间约束以及相位约束,采用混合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后将影响燃料消耗指标的从星相对飞行轨迹的连续推力段转化为bang-bang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 轨道设计 编队重构 连续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帆航天器编队维持和重构的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菲 袁建平 袁静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4,共8页
针对高面质比航天器可以利用太阳光压进行轨道控制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太阳帆航天器编队构型维持和重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主从航天器太阳帆姿态角和反射系数,调整主从航天器之间的光压差,产生抵消编队成员间相对运动受到摄动差或进... 针对高面质比航天器可以利用太阳光压进行轨道控制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太阳帆航天器编队构型维持和重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主从航天器太阳帆姿态角和反射系数,调整主从航天器之间的光压差,产生抵消编队成员间相对运动受到摄动差或进行轨道机动时所需的连续小推力,从而实现编队构型的维持和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对于太阳同步轨道上的高面质比太阳帆航天器编队,使用滑模控制方法,能够调整编队中从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产生推力抵消摄动力影响,达到长期维持太阳帆航天器编队构型的目的;通过开环控制方法,能够调整编队中从航天器太阳帆的姿态角和反射系数产生连续小推力,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实现编队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压 太阳帆航天器 姿态角 反射系数 编队维持 编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构型重构控制算法
20
作者 杨靖宇 丁赟 郝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使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飞行时能够进行队型重构变换,首先,基于同步根数差法推导了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运动型模型,设计了合适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构型,确保其在任意环境下都可以维持正常的能量传输。其次,基于传统... 为了使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飞行时能够进行队型重构变换,首先,基于同步根数差法推导了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运动型模型,设计了合适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编队构型,确保其在任意环境下都可以维持正常的能量传输。其次,基于传统的循环追踪控制算法进行编队重构的仿真,提出改进循环追踪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循环追踪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编队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电站 编队飞行 同步根数差法 编队重构 循环追踪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