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出版史论中事实与逻辑的统一——从甲骨卜辞版的复制问题谈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振铎 孟玉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9,共6页
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历史观、理论观。编辑出版学只有确定全面而完整的历史观,理论研究才能够科学地确定其逻辑起点。殷商甲骨卜辞是由编辑刻契版面、复制、收藏传播等不同的角色和程序共同参与创造的文化媒体,它在文化内... 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历史观、理论观。编辑出版学只有确定全面而完整的历史观,理论研究才能够科学地确定其逻辑起点。殷商甲骨卜辞是由编辑刻契版面、复制、收藏传播等不同的角色和程序共同参与创造的文化媒体,它在文化内容和版媒体形式上已完全属于编辑出版活动,称得上是中国编辑出版历史的源头。后来的缣帛写版、竹木刻版、刻石出版、印纸出版与现代化的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同甲骨文版比较起来,可以说都是同质异构或异质异构的版媒介文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史 编辑 甲骨卜辞 印刷出版 电子出版 网络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著经典编辑出版史”教学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2
作者 易图强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5,共3页
从知识结构之专精的层面而言,专于编辑出版史尤其是名著经典的编辑出版史,是编辑出版学学生建构自身"比较竞争优势"最切实可行的途径。编辑出版学专业开展"名著经典编辑出版史"教学对学生一举两得:既为其成为"... 从知识结构之专精的层面而言,专于编辑出版史尤其是名著经典的编辑出版史,是编辑出版学学生建构自身"比较竞争优势"最切实可行的途径。编辑出版学专业开展"名著经典编辑出版史"教学对学生一举两得:既为其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夯实知识基础,又为其成为知识面广博的杂家添砖加瓦。"名著经典编辑出版史"教学,应更多地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切入,突出实操技能,学以致用,从而提升编辑出版学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应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 比较竞争优势 名著经典编辑出版史 知识结构 旧书新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编辑出版史教学的新要求
3
作者 金强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编辑出版史的教学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本身的魅力大打折扣,编辑出版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亟需要改善和创新。方式上,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编辑出版史教学;方向上,注重从版权的角度来分析和研...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编辑出版史的教学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本身的魅力大打折扣,编辑出版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亟需要改善和创新。方式上,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编辑出版史教学;方向上,注重从版权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编辑出版史;内容上,注重加深对近现代编辑出版史内容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史 教学 新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珍贵的口述编辑出版史
4
作者 蔡学俭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28,共2页
近日收到邵益文先生口述著作《一个编辑出版者的自述:为编辑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建设尽一份力》,大喜过望。我早盼望有这样一本信史问世,由邵先生来记述这段往事,确是所选得人。他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兴起的编辑出版研究热潮的见证者,... 近日收到邵益文先生口述著作《一个编辑出版者的自述:为编辑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建设尽一份力》,大喜过望。我早盼望有这样一本信史问世,由邵先生来记述这段往事,确是所选得人。他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兴起的编辑出版研究热潮的见证者,亲历亲为,参与、组织和规划全国性的编辑出版研究,奉命筹建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身)和中国编辑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史 口述 中国编辑学会 20世纪80年代 编辑出版研究 科学研究所 学科建设 编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兼论“大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的地位
5
作者 徐鹏绪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共14页
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公司于1935-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鲁迅、茅盾、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创建者亲自编选的,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论争、创作和史料索引的文学"总集"。它在新文学编辑出版史和文... 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公司于1935-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鲁迅、茅盾、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创建者亲自编选的,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论争、创作和史料索引的文学"总集"。它在新文学编辑出版史和文学史修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对于新文学的价值和影响,不亚于《昭明文选》之于中国古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编辑出版史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中国古代文学 《昭明文选》 新文学运动 文学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编辑出版家的出版精神——评《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
6
作者 张秀丽 张琰 《出版科学》 2006年第3期77-78,共2页
  继1999年8卷本<中国当代出版史料>之后,宋应离教授和编审袁喜生、刘小敏合编的又一部10卷本大型出版史文献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以下简称<汇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底一次性推出...   继1999年8卷本<中国当代出版史料>之后,宋应离教授和编审袁喜生、刘小敏合编的又一部10卷本大型出版史文献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以下简称<汇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底一次性推出.该书是中国编辑学会首批科研立项成果之一,全书历时7年,收集相关人物的研究资料600余篇,存目千余篇,共425万字.包括从1867年出生的张元济到2004年辞世的陈原,共收录54位业内公认有影响的著名编辑出版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 汇辑 出版 编辑出版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甲骨版片探编辑出版之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振铎 王刘纯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编辑出版史 渊源 甲骨版片 甲骨文献 版面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编辑史的划分
8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5,共1页
中国古代编辑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商)、形成时期(殷至春秋)、发展时期(战国至隋)、繁荣时期(唐至清)。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编辑出版史划分为九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草创时期(春秋战国)、奠基时期... 中国古代编辑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商)、形成时期(殷至春秋)、发展时期(战国至隋)、繁荣时期(唐至清)。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编辑出版史划分为九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草创时期(春秋战国)、奠基时期(秦汉)、初兴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五代)、壮大时期(宋辽金元)、兴盛时期(明及清前期)、变革时期(清后期)、斗争时期(中华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编辑 古代 春秋战国 萌芽时期 隋唐五代 编辑出版史 魏晋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三万户 此地六十家——新中国60年60编辑 被引量:3
9
作者 甘险峰 董文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25,共20页
历史是由人写就的。作为物化人类精神成果、代表文化传承建设与希望的编辑出版,其历史自然更不会例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回眸那些写就新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他们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集中展示... 历史是由人写就的。作为物化人类精神成果、代表文化传承建设与希望的编辑出版,其历史自然更不会例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回眸那些写就新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他们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集中展示他们在编辑出版领域里的卓越成就与突出贡献,记录他们的思想光辉与人格魅力,告慰前辈,激励后人,无疑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史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类精神 出版领域 人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