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预测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陈利
李嘉禄
李学明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
出处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3604411).
-
文摘
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叠层板模型,提出了一种预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方法.在叠层板模型中,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厚度为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厚度,宽度为一个编织花节宽度,长度为一个编织花节长度,并简化为具有不同材料主方向的单向层板的叠合结构.不同层板间的交叉重叠按各层板性能的体积平均进行简化,同时假设代表性体积单元具有均匀的中面应变和曲率.此外,模型中考虑了编织纱线的排列方式以及表面纱线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
关键词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预测
叠层板模型
编织纱线
排列方式
-
Keywords
textile composites
three-dimensional (3D) braiding
be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S184.1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中国原始腰机起源和研究的考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夏克尔.赛塔尔
李强
-
机构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XJEDU010213C02)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Q104)
-
文摘
对于原始腰机的产生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的假设,中国学界分别存在着缺席研究和历史的辉格解释,造成一些谬误的出现。为了厘清原始腰机的产生机理、内在驱动力和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研究成果的谬误,基于古今中外相关图像信息,运用哲学思维和反诘法,以及考古证据,研究认为:织造直接起源于原始吊挂式纱线编织法,这是由织造操作中纱线软体硬化要求所致。但原始吊挂式纱线编织法存在着一些操作不便,从而导致原始腰机的出现;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的出土文物和相关图像信息的时空分布,说明其传播由北向南,与文明传播的波动说一致;中国史前原始腰机的复原存在着任意拼凑部件、历史辉格解释的缺陷,这需要研究者重新审视相关复原假说,以期客观地表征历史本原。
-
关键词
中国史前
原始腰机
纱线编织法
出土文物
图像信息
研究考辨
-
Keywords
Chinese prehistory
original breast loom
weaving method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mage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
分类号
TS10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K875.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