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法典编纂知识史与当代中国民法典特色 |
苏彦新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对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反思 |
张谷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1
|
|
3
|
《民法典》编纂催生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
丁伟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4
|
论俄罗斯民法典的编纂及其历史继承性 |
王志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5
|
论民法典编纂中知识产权不宜独立成编 |
李扬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6
|
民法典编纂中的土地权利体系再构造——“三权分置”理论的逻辑展开 |
席志国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7
|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国际私法立法体例论纲 |
马志强
马思捷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当前我国民法典分则编纂的几点思考 |
孙宪忠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9
|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研究--我国《侵权责任法》修订入典的初步构想 |
周友军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0
|
中国民法中的“层累现象”初论——兼议民法典编纂问题 |
刘颖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5 |
18
|
|
11
|
论民法典编纂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影响 |
丁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2
|
定义性条款配置研究——以民法典编纂为中心 |
屈茂辉
廖子轩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3
|
民法典编纂中的法条表达技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条文的梳理 |
黄文煌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4
|
论被宣告死亡者死亡日期的确定——以中国民法典编纂为背景的论述 |
薛军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5
|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配置 |
翁晓斌
郑云波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6
|
民法典编纂对医疗代理决定刑法效力的影响 |
刘建利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7
|
论我国民法典编纂中合同解释规则的完善——以借鉴欧洲统一私法运动研究成果为视角 |
段小兵
李旭东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论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返还制度 |
朱晶晶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9
|
民法典编纂中信用权保护模式的立法选择 |
尚国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0
|
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习惯法问题 |
厉尽国
|
《交大法学》
CSSCI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