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的编纂模式比较——兼论规章的系统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静琳 李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3,共8页
法的编纂表现为法的系统化的最高形态。通过对不同法系传统的法律编纂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将编纂价值导入我国规章的系统化研究,以构建科学、协调的规章体系,本文提出以下思路:对专项规章适宜法典式编纂、对全部规章适宜归类式编纂、对修... 法的编纂表现为法的系统化的最高形态。通过对不同法系传统的法律编纂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将编纂价值导入我国规章的系统化研究,以构建科学、协调的规章体系,本文提出以下思路:对专项规章适宜法典式编纂、对全部规章适宜归类式编纂、对修订规章适宜活页式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模式 规章体系 中国 编纂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学生语文学习词典的编纂模式及其编写得失
2
作者 刘凌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31,共6页
当前学生语文学习词典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编纂原则下,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习—巩固—应用—拓展的编写思路,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编纂模式。这一编纂模式主要体现在条目内容、排检法、附录的设计趋向与模式以及装帧设... 当前学生语文学习词典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编纂原则下,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习—巩固—应用—拓展的编写思路,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编纂模式。这一编纂模式主要体现在条目内容、排检法、附录的设计趋向与模式以及装帧设计的特点上。学生语文学习词典的特点与优势明显,对学生语文学习和汉语词典编写影响深远。但其总体编写质量不高,多数词典简单模仿既有编纂模式,内容粗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完善辞书行业准入制度,保证编写和出版队伍的专业化、综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语文学习词典 编纂模式 编写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史编纂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3,共6页
"历史编纂学"指的是历史科学的专业代表们以及其他具有相应资格者所发表的论文与专题著作。历史编纂是通往过去的路径。历史编纂学依赖于历史研究者所建构的目标,并支配了历史实践的导向。传统的理解认为,历史编纂学的首要目... "历史编纂学"指的是历史科学的专业代表们以及其他具有相应资格者所发表的论文与专题著作。历史编纂是通往过去的路径。历史编纂学依赖于历史研究者所建构的目标,并支配了历史实践的导向。传统的理解认为,历史编纂学的首要目标是要从维护真实性和适当性的角度出发去报道过去的事件和进程,但在当代西方,这种带有客观主义倾向的定义受到后现代主义史学家的质疑。在历史上存在过三种主要的历史编纂模式,即传统的历史编纂模式、社会科学的历史编纂模式和叙事主义的历史编纂模式。在上述语境下,我们可以从教育史编纂领域的拓展、教育史编纂视角的多样化和史料及记忆史学等角度对教育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教育史编纂模式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编纂民法典的若干思考
4
作者 汪安亚 侯向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编纂我国民法典应坚持适当借鉴外国的经验 ,注重继承和创新 ,重视发挥学者作用的原则 ,编纂模式应采用汇编与制定相结合的方式 ;在民法典的体系结构上应坚持人格权独立成篇 ,合同与侵权行为从债法中分离出来分别立法的观点 ,同时 ,应将... 编纂我国民法典应坚持适当借鉴外国的经验 ,注重继承和创新 ,重视发挥学者作用的原则 ,编纂模式应采用汇编与制定相结合的方式 ;在民法典的体系结构上应坚持人格权独立成篇 ,合同与侵权行为从债法中分离出来分别立法的观点 ,同时 ,应将知识产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部分纳入民法典 ;民法典的具体内容应体现全面丰富 ,可操作性强兼具一定灵活性的特点 ,应特别注意为新科技引起的社会关系提供可适用的民法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中国 指导思想 编纂模式 体系结构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民法典的设想 被引量:50
5
作者 梁慧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共4页
中国的私法建设走过了一段风雨历程,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就,但现有的私法规范过分零乱庞杂,急需系统化和逻辑化。在民法法典化的条件业已成熟的今天,制定民法典应以德国法为模式,实行民商合一。
关键词 民法典 编纂模式 民商合一 商法 人格权 物权 亲属法 知识产权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法法典化的深层功能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梓太 程飞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8,共9页
环境法律文本兼具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三种特征,可以用法律复杂化统一概括。环境法法典化虽然旨在破除法律复杂化,但是仅围绕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并不足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环境法律复杂化始于对策法学的研究范式。对策法学以解决问... 环境法律文本兼具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三种特征,可以用法律复杂化统一概括。环境法法典化虽然旨在破除法律复杂化,但是仅围绕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并不足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环境法律复杂化始于对策法学的研究范式。对策法学以解决问题为本意,以提出对策为手段,以热点问题为聚焦。这些特征和环境法律文本的矛盾性、繁复性与动荡性密切相关。为了避免未来的环境法典再次落入法律复杂化的窠臼中,环境法法典化应在重塑环境法律文本之外,拥有纠正对策法学的深层功能。这不仅要求环境法法典化具备对应的潜质,还需要在法典的编纂模式上做改变。首先,环境法法典化的特点、目的与愿景都与对策法学有着显著不同,加之消除对策法学不利影响的自救意识,环境法法典化既有潜力,也有动力纠正对策法学。其次,应当坚持以弱对策导向的适度法典化模式。这一法典编纂模式旨在弱化解决问题的导向,重新回归到以调整环境法律关系的原始本位,同时待环境法治达到了一定阶段,再适当进行法典化。其中的重点在于,要对我国环境实践中的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它们的思路,掌握它们的规律,将那些行之有效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法律复杂化 研究范式 对策法学 法典编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辞书学发展的“维基范式”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华国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
维基百科由于以Wiki(维客)技术为构建基础,人人可以编辑,因此其容量增长和内容更新速度惊人。同时,维基百科也因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而饱受指责。这种"自下而上"的开放性编纂模式彻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辞书编者与用户二元对立... 维基百科由于以Wiki(维客)技术为构建基础,人人可以编辑,因此其容量增长和内容更新速度惊人。同时,维基百科也因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而饱受指责。这种"自下而上"的开放性编纂模式彻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辞书编者与用户二元对立的关系,同时也为辞书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基百科 开放式编纂模式 辞书学 颠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法法典化的实践需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96
8
作者 任海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9,共13页
现阶段我国教育法体系呈现分散性特征,表现在教育单行法的立法思路和公法私法分立的总体面貌。分散式教育立法造成教育法体系的臃肿化、教育法规范的碎片化和教育法内容的对立冲突等结构性缺陷。教育法法典化可消解教育法律复杂化、促... 现阶段我国教育法体系呈现分散性特征,表现在教育单行法的立法思路和公法私法分立的总体面貌。分散式教育立法造成教育法体系的臃肿化、教育法规范的碎片化和教育法内容的对立冲突等结构性缺陷。教育法法典化可消解教育法律复杂化、促进教育法原则统一、促进教育立法现代化,是教育立法由分散走向体系的理想路径。教育法法典化有着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因。在编纂思路上,教育法典应当是一部突破公法和私法界线的法律,应当以教育法律关系作为教育法典的编排主线,选择体系型编纂模式,以“总则——分则”建构教育法典内部体系,协调教育法典与司法实践的关系,并实现教育法典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融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单行法 总分结构 编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魏文松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142,共12页
法典是大部分国家制定法致力于呈现的一种理想图景,同时也是多数部门法学者热衷于讨论的立法形态。《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启动教育法典的编纂工作,正式拉开了推进我国教育法法典化进程的序幕。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 法典是大部分国家制定法致力于呈现的一种理想图景,同时也是多数部门法学者热衷于讨论的立法形态。《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启动教育法典的编纂工作,正式拉开了推进我国教育法法典化进程的序幕。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实质性推进,面临着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三个层面的核心性问题。在本体论层面,需要解决“什么是教育法的法典化”的问题。教育法法典化是教育法律规范从体系分散走向结构统一、从规范依附走向制度独立、从单行立法走向集中立典的必要过程。在价值论层面,需要解决“为什么要推进教育法的法典化”的问题。教育法法典化既是对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外在需求的回应,也是对公民教育权益保障、教育立法与执法、司法相互衔接内在诉求的满足。在方法论层面,需要解决“如何实现教育法的法典化”的问题。为此,应当遵循“先总则、后分则”的渐进理念,采取“教育法典+特别立法”的结构安排,并以学习权与受教育权作为双重权利要素,秉持规范释义与修正案相结合的修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法典化 教育立法 编纂模式 学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