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编码-解码框架下的跨站脚本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琪芩 万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工作艰难导致对跨站脚本检测性能有限的问题,提出应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编码-解码框架的方法并以此建立模型检测跨站脚本。由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并行构成编码器,既考虑输入数据上下文信息,...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工作艰难导致对跨站脚本检测性能有限的问题,提出应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编码-解码框架的方法并以此建立模型检测跨站脚本。由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并行构成编码器,既考虑输入数据上下文信息,又充分提取有效特征;使用注意力机制解决传统编码-解码框架的“分心问题”;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构成解码器,使用分类器进行分类检测。在收集到的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站脚本 编码-解码框架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18特征编码器的水稻病虫害图像描述生成 被引量:18
2
作者 谢州益 冯亚枝 +1 位作者 胡彦蓉 刘洪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7-206,共10页
针对图像描述算法缺乏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传统模型参数庞大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ResNet18特征编码器的图像描述算法,对作物患病类型进行识别并生成描述。首先,建立水稻病虫害图像描述数据集。其次,使用浅层ResNet18作为编码器,在... 针对图像描述算法缺乏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传统模型参数庞大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ResNet18特征编码器的图像描述算法,对作物患病类型进行识别并生成描述。首先,建立水稻病虫害图像描述数据集。其次,使用浅层ResNet18作为编码器,在保证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缩减网络模型大小,解码器使用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来生成图像描述。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尺寸大小为原来的1/3,经过6000次迭代后模型基本收敛,准确率达到98.48%。在水稻病虫害图像描述数据集上,改进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后的双语评估替换值(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BLEU)和METEOR(Metric for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with Explicit ORdering)分别达到0.752和0.404,其余指标结果也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描述细致准确、鲁棒性强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上的训练,可为农作物相似病害特征的自动化描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算法 图像描述 水稻病虫害 编码-解码框架 ResNet18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的图像描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琦彬 陈平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8-225,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描述生成文本的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描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上进行改进,从整体角度来看,编码器阶段使用残差网络ResNet101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避免对...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描述生成文本的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描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上进行改进,从整体角度来看,编码器阶段使用残差网络ResNet101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避免对象丢失或对象预测错误问题,在解码器阶段采用嵌入改进后的注意力机制的双向GRU生成文本序列。从局部角度来看,该模型提出的注意力机制是一种独立的循环结构,通过计算图像局部特征向量与语义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来获取注意力权重,增强图像特征与语义信息之间的映射。在MSCOC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BLEU、CIDEr、METEOR等评价指标上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表明使用该模型生成的描述文本准确度高且细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 注意力机制 编码-解码框架 全局特征 局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和数据增强的篇章级事件检测方法
4
作者 谭立君 胡艳丽 +1 位作者 曹健威 谭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15-3026,共12页
事件检测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任务,旨在识别事件触发词并正确分类其事件类型。语句级事件检测方法未能有效利用文本中的句内和句间事件相关性信息,面临着一词多义、事件共现等众多难题。此外,基于神经网络的事件检测模型需要大量... 事件检测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任务,旨在识别事件触发词并正确分类其事件类型。语句级事件检测方法未能有效利用文本中的句内和句间事件相关性信息,面临着一词多义、事件共现等众多难题。此外,基于神经网络的事件检测模型需要大量的文本数据作为训练支撑,但语料库的数据不足严重影响着结果的准确率及模型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和数据增强的篇章级事件检测方法LGIA。该方法采用编-解码框架,设计了基于膨胀卷积网络的句子级局部信息抽取模块和基于条件层归一化的篇章级全局信息抽取模块,以深入挖掘整个文档的上下文语义信息和事件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了同义词替换的数据增强策略,有效扩充了数据样本,从而缓解了数据不足问题带来的影响。经实验验证,LGIA方法在ACE2005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在数据增强后的TAC-KBP2017数据集上得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F1值分别达到了77.6%和65.3%,相较于现有的基线方法展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信息融合 数据增强 编码-解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中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邱鹏 邓秀慧 霍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234,共4页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异常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you only look once,YOLO)检测,将卷积神经网络回归法提取的物体时空特征,输入到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追踪复杂环境中个体的运动轨迹。然后,评估相...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异常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you only look once,YOLO)检测,将卷积神经网络回归法提取的物体时空特征,输入到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追踪复杂环境中个体的运动轨迹。然后,评估相邻个体间运动轨迹的依赖性。最后,采用编码-解码框架训练LSTM模型,预测物体未来的运动轨迹;根据物体未来运动轨迹的异常概率,最终完成异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解决了复杂环境中运动物体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在时间和空间鲁棒性评估上,优于其他轨迹追踪的方法,从而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模型 编码-解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视觉特征和场景语义的图像描述生成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志欣 魏海洋 +3 位作者 黄飞成 张灿龙 马慧芳 史忠植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4-1640,共17页
现有的图像描述生成方法大多只使用图像的视觉信息来指导描述的生成,缺乏有效的场景语义信息的指导,而且目前的视觉注意机制也无法调整对图像注意的聚焦强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视觉注意模型,引入聚焦强度系数自动... 现有的图像描述生成方法大多只使用图像的视觉信息来指导描述的生成,缺乏有效的场景语义信息的指导,而且目前的视觉注意机制也无法调整对图像注意的聚焦强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视觉注意模型,引入聚焦强度系数自动调整注意强度.在解码器的每个时间步,通过模型的上下文信息和图像信息计算注意机制的聚焦强度系数,并通过该系数自动调整注意机制的“软”、“硬”强度,从而提取到更准确的图像视觉信息.此外,本文利用潜在狄利克雷分布模型与多层感知机提取出一系列与图像场景相关的主题词来表示图像场景语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添加到语言生成模型中来指导单词的生成.由于图像的场景主题信息是通过分析描述文本获得,包含描述的全局信息,所以模型可以生成一些适合图像场景的重要单词.最后,本文利用注意机制来确定模型在解码的每一时刻所关注的图像视觉信息和场景语义信息,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共同指导模型生成更加准确且符合场景主题的描述.实验评估在MSCOCO和Flickr30k两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生成更加准确的描述,并且在整体的评价指标上与基线方法相比有3%左右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生成 注意机制 场景语义 编码-解码框架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的海上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22
7
作者 戚创创 王向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73-2780,共8页
对于海上风电功率的预测,传统预测模型未计及因风向与大气条件改变引起的输出功率差异。为了提升预测精度,在考虑大气稳定度的同时,根据风向与功率损失构建出功率风向(power-direction,P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编码-解码(Encoder-d... 对于海上风电功率的预测,传统预测模型未计及因风向与大气条件改变引起的输出功率差异。为了提升预测精度,在考虑大气稳定度的同时,根据风向与功率损失构建出功率风向(power-direction,P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编码-解码(Encoder-decoder)框架的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可根据Pd模型更新尾流效应损失,并有效平抑预测功率波动,区分不同大气层结稳定度下的尾流效应。首先,通过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等预测模型验证大气稳定度及Pd模型的有效性,然后使用Encoder-decoder对实际海上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考虑大气稳定度并使用Pd模型的Encoder-decoder方法,其均方根误差较单一Encoder-decoder预测方法降低了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大气稳定度 功率风向模型 编码-解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