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块组配型条码编码容量研究
1
作者 刘向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阐述了模块组配型条码的概念及其最大编码容量的计算方法.采用组合数学中典型的 型分配问题的求解方法,得到求取分配数的实用递推公式,从而提出针对(n,k)码的兼容最大编码容量的小量模块编码容量计算方法.基于对模块数的选择,对几种模... 阐述了模块组配型条码的概念及其最大编码容量的计算方法.采用组合数学中典型的 型分配问题的求解方法,得到求取分配数的实用递推公式,从而提出针对(n,k)码的兼容最大编码容量的小量模块编码容量计算方法.基于对模块数的选择,对几种模块组配型国际标准条码编码字符集的设计准则进行了讨论,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组配型条码 编码容量 编码字符集 分配数 (n k)码 模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车组车次号编码改进方案研究
2
作者 徐培娟 阎致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3,共6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混乱、容量受限及难辨识等问题日益明显,急需对其进行改进。总结并分析国外铁路旅客列车车次编码方案,借鉴航空编码规则,针对我国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方案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重点考虑了...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混乱、容量受限及难辨识等问题日益明显,急需对其进行改进。总结并分析国外铁路旅客列车车次编码方案,借鉴航空编码规则,针对我国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方案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重点考虑了车次编码容量、车次运营管理精细度、乘客识记方便程度以及车次文化内涵等因素,提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的动车组车次编码改进方案。在近期方案中,跨局列车采用“原字母+K+数字”的表达方式,管内列车采用“原字母+N+数字”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速度等级和运行区域列车车次的概念,增加了开行列车的辨识度,改进后编码容量是现有动车组编码的1.5倍。在远期方案中,取消“D”字头车次编码,划分为“C”字头管内城际列车、“S”字头管内市郊列车、“G”字头跨局高速动车组列车和“W”字头跨局卧铺动车组列车,增加运营公司汉字代码,采用“首字母+运营等级+数字+运营公司代码”的编码方式,改进后车次编码容量是现有车次编码的54倍。此外,在车票购买网站及车票上标注运营列车名称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增加客用车票二维码,进一步丰富列车车次文化内涵,展现不同车次地域特色,同时能在国内、国际上对我国的列车产品及铁路发展情况进行良好宣传。本研究综合考虑旅客列车运行中的多种因素,全方位优化动车组车次编码,为中国高速铁路车次编码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次编码 动车组列车 划分准则 编码容量 辨识度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多进制色条码编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孟晓 刘向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1,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二进制条码编码容量与误识率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区分的新型条形编码.利用组合数学中典型分配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导出求取色条码编码容量的实用递推公式,并得到了特定条码编码容量的数值结果.采用颜色要素设计出的多... 为了解决传统二进制条码编码容量与误识率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区分的新型条形编码.利用组合数学中典型分配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导出求取色条码编码容量的实用递推公式,并得到了特定条码编码容量的数值结果.采用颜色要素设计出的多进制条码大大提高了条码的编码容量,突破了二进制条码字符集编码容量与误识率相互矛盾的原理性瓶颈.最后给出了色条码的初步编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条码 多进制条码 编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汉字条码编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向东 郁伟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385-390,共6页
本文阐述了汉字条码编码的常规方法,并基于对条码编码原理的研究和对条码编码容量的分析,确定了一种高密度汉字条码的编码方案,同时也提出了通过程序排出高密度汉字条码编码字符集的方法.
关键词 编码容量 汉字条码编码 编码方案 编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经典信道相关的网络编码
5
作者 骆源 庄卓俊 《中兴通讯技术》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传统的网络信息流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但通常无法达到通信的最大流界。为了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Ahlswede等人提出采用网络编码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而且在普适性、鲁棒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网络中的信道通常... 传统的网络信息流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但通常无法达到通信的最大流界。为了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Ahlswede等人提出采用网络编码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而且在普适性、鲁棒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网络中的信道通常是有噪声的,目前网络编码理论的研究重点包括经典多用户信道、网络-信道编码分离和网络安全编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多用户信道 分离定理 保密隐私编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极化结构的新型无芯标签设计
6
作者 赵峰 何毅 +1 位作者 邹传云 贾小林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蚀刻的Ⅰ型谐振体构成的双极化无芯RFID新型标签。采用双极化编码技术和频移编码技术设计了该种新型标签的编码方法,实现了编码容量加倍,同时在减少谐振单元的情况下,仍然可获得更加理想的编码容量。最后,... 提出了一种由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蚀刻的Ⅰ型谐振体构成的双极化无芯RFID新型标签。采用双极化编码技术和频移编码技术设计了该种新型标签的编码方法,实现了编码容量加倍,同时在减少谐振单元的情况下,仍然可获得更加理想的编码容量。最后,设计了一个16 bit的双极化无芯标签,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为无芯标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化 RFID 无芯标签 编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粒子GHZ态和单光子混合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贤韬 江英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提高量子安全传输效率,采用n粒子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的特性,对其与单光子混合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通信的执行过程,讨论了通信的传输效率、量子比特利用率和编码容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为了提高量子安全传输效率,采用n粒子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的特性,对其与单光子混合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通信的执行过程,讨论了通信的传输效率、量子比特利用率和编码容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将信息的编码容量提升至(n+1)bit,将传输效率提升至200%。该协议能够抵御截获重发和测量重发攻击、特洛伊木马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以及辅助粒子攻击和纠缠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n粒子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态 量子安全通信 编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