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汤文俊 王裴岩 +2 位作者 蔡东风 张桂平 王玉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56-3668,共13页
针对现有工艺过程生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艺大纲文件数据,通过编码器提取大纲文件中工艺属性的特征,形成工艺属性文本表征向量,解码器根据表征... 针对现有工艺过程生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艺大纲文件数据,通过编码器提取大纲文件中工艺属性的特征,形成工艺属性文本表征向量,解码器根据表征向量逐步生成工艺过程。在钣金零件制造与装配两个专业工艺大纲文件数据上,比较研究了24种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最高准确率分别达到0.8287和0.6973,即生成的工艺过程有82.87%和69.73%可直接接受,不需要后续修改。这一方面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数据中学习工艺属性与工艺方法间的关系,从而生成工艺过程;另一方面,在两个专业采用相同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表明所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的适用性,具有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生成 编码器—解码器 深度学习 制造与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解码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宗勤勤 李茂西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6,共8页
基于Transformer的序列转换模型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机器翻译模型之一。该模型在生成机器译文时,通常从左到右逐个生成目标词,这使得当前位置词的生成不能利用译文中该词之后未生成词的信息,导致机器译文解码不充分从而降低译文质量。为了... 基于Transformer的序列转换模型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机器翻译模型之一。该模型在生成机器译文时,通常从左到右逐个生成目标词,这使得当前位置词的生成不能利用译文中该词之后未生成词的信息,导致机器译文解码不充分从而降低译文质量。为了缓解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重解码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该模型将已生成的机器译文作为目标语言近似上下文环境,对译文中每个词依次进行重解码,重解码时Transformer解码器中遮挡多头注意力仅遮挡已生成译文中的当前位置词,因此,重生成的每个词都能充分利用目标语言的上下文信息。在多个WMT机器翻译评测任务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重解码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显著提高了机器译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器翻译 编码器—解码器模型 解码 遮挡多头注意力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MFuse:Multi-scale network fusion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based on base and detail features
3
作者 SI Hai-Ping ZHAO Wen-Rui +4 位作者 LI Ting-Ting LI Fei-Tao Fernando Bacao SUN Chang-Xia LI Yan-L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The fusion of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should emphasize the salient targets in the infrared image while preserving the textural details of the visible images.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an autoencoder-based method f... The fusion of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should emphasize the salient targets in the infrared image while preserving the textural details of the visible images.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an autoencoder-based method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is proposed.The encoder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consists of a base encoder and a detail encoder,which is used to extract low-frequency and high-frequency information from the image.This extraction may lead to some information not being captured,so a compensation encoder is proposed to supplement the missing information.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is also employed to extract image features more comprehensively.The decoder combines low-frequency,high-frequency and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obtain multi-scale features.Subsequently,the attention strategy and fusion module are introduced to perform multi-scale fusion for image reconstruc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ree datasets show that the fused images generated by this network effectively retain salient targets while being more consistent with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image visible image image fusion encoder-decoder multi-scale fea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空图卷积网络的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6
4
作者 戴俊明 曹阳 +1 位作者 沈琴琴 施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0-784,共5页
交通流预测在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预测方法无法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复杂时空相关性,为进一步挖掘路网道路网络数据的时空特性以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多时空图卷积网络(multi-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 交通流预测在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预测方法无法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复杂时空相关性,为进一步挖掘路网道路网络数据的时空特性以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多时空图卷积网络(multi-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MST-GCN)模型。首先,利用切比雪夫图卷积(ChebNet)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时空组件以深度挖掘节点的时空相关性;其次,分别提取周相关、日相关、邻近时间的序列数据,输入三个时空组件以深度挖掘不同时间窗口间的时间相关性;最后,将时空组件与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结构(encoder-decoder)融合组建MST-GCN模型。利用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Caltrans)性能评估系统中高速公路数据集PEMS04和PEMS08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性能明显优于门控循环单元模型和最近提出的扩散卷积循环神经网络(DCRNN)、时间图卷积网络(T-GCN)、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ASTGCN)和时空同步图卷积网络(STSGC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时空相关性 编码器—解码器 切比雪夫多项式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化上下文感知网络的词语释义生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同 孔存良 +3 位作者 杨麟儿 何姗 杜永萍 杨尔弘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112,共8页
传统的词典编纂工作主要采用人工编纂的方式,效率较低且耗费大量的资源。为减少人工编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化上下文感知网络的词语释义生成方法,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对词语释义生成过程进行建模,自动为目标... 传统的词典编纂工作主要采用人工编纂的方式,效率较低且耗费大量的资源。为减少人工编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化上下文感知网络的词语释义生成方法,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对词语释义生成过程进行建模,自动为目标词生成词语释义。该模型基于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编码器首先利用双向GRU对目标词的上下文进行编码,并采用不同的匹配策略进行目标词与上下文的交互,结合注意力机制分别从粗粒度和细粒度两个层次将上下文信息融合到目标词的向量表示中,最终获得目标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编码向量。解码器则同时基于目标词的语境与语义信息为目标词生成上下文相关的词语释义。此外,通过向模型提供目标词字符级特征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生成释义的质量。在英文牛津词典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生成易于阅读和理解的词语释义,在释义建模的困惑度和生成释义的BLEU值上分别超出此前模型4.45和2.19,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生成 GRU 编码器—解码器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结构表示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永罡 郭怡星 +3 位作者 廉小亲 马虢春 王希 刘宏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9-2403,共5页
最近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广泛采用了编码器—解码器架构或其变体,但是这些方法无法识别数据中不同部分的信息的重要性,导致在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排序方面表现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化结构表示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它包... 最近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广泛采用了编码器—解码器架构或其变体,但是这些方法无法识别数据中不同部分的信息的重要性,导致在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排序方面表现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化结构表示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它包括规划阶段和生成阶段,规划阶段通过实体级、记录级的多层次注意力来增强语义空间的表达能力,输出的计划代表重要内容的高层次表示,同时将计划输入给生成阶段的生成器得到最终的文本。通过在两个数据到文本生成的数据集上进行的广泛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已有的数据到文本生成方法,生成的文本对数据的描述更加准确,质量更高,该方法的提出为数据到文本生成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到文本生成 多层次注意力 层次化结构表示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视频字幕的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宁宁 蒋林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6-960,共5页
传统的视频字幕生成模型大多都采用编码器—译码器框架。在编码阶段,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视频进行处理。在解码阶段,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生成视频的相应字幕。基于视频的时序相关性和多模态性,提出了一个混合型模型,即基于硬注意力的多模... 传统的视频字幕生成模型大多都采用编码器—译码器框架。在编码阶段,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视频进行处理。在解码阶段,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生成视频的相应字幕。基于视频的时序相关性和多模态性,提出了一个混合型模型,即基于硬注意力的多模态视频字幕的生成模型。该模型在编码阶段使用不同的融合模型将视频和音频两种模态进行关联,在解码阶段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硬注意力机制来生成对视频的描述。这个混合模型在数据集MSR-VTT(Microsoft research video to text)上得到的机器翻译指标较基础模型有0.2%~3.8%的提升。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基于硬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混合模型可以生成视频的精准描述字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器—解码器 多模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me-bitrate-change based steganography for voice-over-IP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进 田晖 周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544-4552,共9页
Steganography based on bits-modification of speech frames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method, which targets at RTP payloads and offers covert communications over voice-over-IP(Vo IP). However, direct modification on fr... Steganography based on bits-modification of speech frames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method, which targets at RTP payloads and offers covert communications over voice-over-IP(Vo IP). However, direct modification on frames is often independent of the inherent speech features, which may lead to great degradation of speech quality. A novel frame-bitrate-change based steganography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which discovers a novel covert channel for Vo IP and introduces less distortion. This method exploits the feature of multi-rate speech codecs that the practical bitrate of speech frame is identified only by speech decoder at receiving end. Based on this characteristic, two steganography strategies called bitrate downgrading(BD) and bitrate switching(BS)are provided. The first strategy substitutes high bit-rate speech frames with lower ones to embed secret message, which introduces very low distortion in practice, and much less than other bits-modification based methods with the same embedding capacity. The second one encodes secret message bits into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 frames, which is an alternative choice for supplement. The two strategies are implemented and tested on our covert communication system Steg Vo IP.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ulfills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Vo IP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ert communication steganography multi-rate speech codec voice-over-IP(VO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