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启发性知识研究生院课表编排系统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盘林 李立健 +2 位作者 刘晓红 刘德铮 迟来萍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876-880,共5页
60年代末,课表编排问题国外就有人开始研究。1962年,Gotlieb曾提出一个课表问题的数学模型,此后人们对其算法、解的存在性等问题做了很多探索,1975年Even等人证明了课表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从此人们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实现计算机... 60年代末,课表编排问题国外就有人开始研究。1962年,Gotlieb曾提出一个课表问题的数学模型,此后人们对其算法、解的存在性等问题做了很多探索,1975年Even等人证明了课表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从此人们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实现计算机编排实际课表上。 国内对课表问题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而且都是以大学本科课表编排为对象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院纷纷创建,尤其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和新学科新领域不断出现,使得以往的管理手段很难完全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愈发感到工作负担沉重,因此研究生院课表编排自动化便成为日益迫切的要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表编排系统 研究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系田径普修课中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理论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78,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在田径竞赛中将采用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作为体育专业的教学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必须掌握该项技术。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 ,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的教学内容 ,从而将计算机组织与编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在田径竞赛中将采用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作为体育专业的教学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必须掌握该项技术。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 ,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的教学内容 ,从而将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运用于实际竞赛工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系 田径 现状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织与编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E技术的列车时刻表智能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吕红霞 李素强 吕苗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3,共3页
针对列车运行图调整频率高、人工编排时刻表效率低的问题,利用Microsoft Publisher软件的优势,运用OLE技术设计出列车时刻表智能编排系统,实现了列车时刻表编排工作的自动化,该系统经试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列车时刻表 自动化 智能编排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作业计划电脑编排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
4
作者 王运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加工排序问题在社会活动当中广泛存在,而求得优解又很困难,其中最典型最直观的是生产车间的作业计划。这里介绍了生产作业计划电脑编排系统的功能特点,实现及其应用。对所涉及的算法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排序问题 生产作业计划 电脑编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发挥计算机激光编排系统的优势
5
作者 孙天赦 《中国出版》 198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现在,我们国内采用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的已有几十家了。有国产的华光系统,有从国外引进的蒙纳、写研、森泽——连诺和大仓等系统。其中有采取激光照排技术的,也有采取阴极射线管照排的。不论是激光的也好,阴极射线的也好,都属于“冷排... 现在,我们国内采用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的已有几十家了。有国产的华光系统,有从国外引进的蒙纳、写研、森泽——连诺和大仓等系统。其中有采取激光照排技术的,也有采取阴极射线管照排的。不论是激光的也好,阴极射线的也好,都属于“冷排”的范畴。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尽管目前还不是所有出版行业的人都承认它的长处,甚至有时还对它横挑鼻子竖挑眼,但它比起铅排来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比铅排究竟有哪些优越之处呢?撇开投资少而见效快,劳动强度小,设备占地面积小,所需劳动力少等外在的长处不谈,仅就计算机激光技术本身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编排系统 激光技术 编辑排版系统 激光照排 照排技术 优势 阴极射线管 投资少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纸模和编排系统进行钢材生产材料设计的知识诱导
6
作者 仪维宪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1995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拟对钢材生产工业的材料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诱导方法。文章以人的见解为中心并以在开发澳大利亚BHP钢的材料设计专家系统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研究涉及对用户特定要求的编排,以鉴别设计过程中的知识源。接着利用纸... 本文拟对钢材生产工业的材料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诱导方法。文章以人的见解为中心并以在开发澳大利亚BHP钢的材料设计专家系统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研究涉及对用户特定要求的编排,以鉴别设计过程中的知识源。接着利用纸板来改进KEL处理的效率。结构性面谈咨询的第二步骤是以用户的特定要求码为基础的,为了引导出遗漏的信息并为了弄清模糊和矛盾之处,本文还探讨了利用非面谈技术来获取专家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材 材料设计 纸模 编排系统 知识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模态网络的可扩展异构服务功能链并行编排部署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浩 杨芫 +2 位作者 徐明伟 裴丹 尤艺霖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共11页
针对如何在万台服务器规模的多模态数据中心网络内,实现秒级的服务功能链扩容编排部署问题,提出一种可扩展的异构服务功能链并行编排部署(SHOD)系统。SHOD系统对数据中心进行分区,并采用资源使用量最小化的并行编排器设计,从而将服务功... 针对如何在万台服务器规模的多模态数据中心网络内,实现秒级的服务功能链扩容编排部署问题,提出一种可扩展的异构服务功能链并行编排部署(SHOD)系统。SHOD系统对数据中心进行分区,并采用资源使用量最小化的并行编排器设计,从而将服务功能链扩容编排时间降低至秒级。SHOD系统采用满足单一权职原则的中介者设计模式,实现了对异构设备的可扩展的编排部署和服务功能链建链。实验结果表明,SHOD系统的扩容编排时间下降至Daisy的1/12,同时仅引入1.5倍的CPU占用率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网络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服务功能链 可扩展性 编排部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的网上课表编排查询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志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高校排课自动化是教务管理中一个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采用一种新型排课算法 ,借鉴资源管理的思想通过矩阵运算实现了排课过程自动化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系统构架 ,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学校的需求 .
关键词 组件 浏览器 服务器 高校 排课自动化 网上课表编排查询系统 排课算法 需求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文献输入建库和检索刊物自动编排
9
作者 刘春科 郭后光 《情报学报》 1982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本文在作者研制的一个可实用的“中文检索刊物自动编排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建立中文库和编排中文检索刊物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在计算机上建立中文检索系统的方法。作者认为,从编排中文检索刊物入手,逐步积累文献库,是建... 本文在作者研制的一个可实用的“中文检索刊物自动编排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建立中文库和编排中文检索刊物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在计算机上建立中文检索系统的方法。作者认为,从编排中文检索刊物入手,逐步积累文献库,是建立中文检索系统比较经济的途径。鉴于中文文献输入计算机费用较高、工作量大,作者特刖强调一次输入,多次利用均系统设计原则。文章对计算机在输入建库、编辑索引和自动排版中使用的若干方法也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献 检索刊物 编排系统 输入 建库 中文检索系统 系统设计原则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端到端网络协同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义亮 李鑫 薄开涛 《电信科学》 2020年第3期144-155,共12页
5G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从5G端到端网络协同关键技术角度阐述无线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在网络切片方面的现状、整体协调架构及关键能力,介绍了端到端切片的实际案例场景,助力运营商网络成功转型,完成... 5G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从5G端到端网络协同关键技术角度阐述无线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在网络切片方面的现状、整体协调架构及关键能力,介绍了端到端切片的实际案例场景,助力运营商网络成功转型,完成一网多用,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网络协同 网络切片 切片编排系统 S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欧洲关于语言教科书设计的观点
11
作者 路易·乔治·亚历山大 刘道义 司延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1期89-94,共6页
一、近期历史背景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观察过去,也许可以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语言教科书编者80年代工作的准备时期。实际上,在欧洲只是到了70年代我们才认识到,我们至少在考虑教什么和学什么这样的问题上,应当同考虑怎样使教材符合主观... 一、近期历史背景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观察过去,也许可以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语言教科书编者80年代工作的准备时期。实际上,在欧洲只是到了70年代我们才认识到,我们至少在考虑教什么和学什么这样的问题上,应当同考虑怎样使教材符合主观臆断的考试大纲、怎样使教材花样翻新以扩大销售量等问题上,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决不是偶然才有这种共同认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设计 教材编写 编排系统 句型结构 学习者 教学方法 语言活动 80年代 语言教学 功能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目结构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好勤 《图书情报知识》 1983年第4期42-47,共6页
书目结构是目录学理论和书目编制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古代目录学家大抵“本其经验之所得以著书”,很少从理论上去探讨这一问题。余嘉锡的《目录学发微》对此作了比较认真地分析,指出书目之体制有三:篇目、解题和小序①。... 书目结构是目录学理论和书目编制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古代目录学家大抵“本其经验之所得以著书”,很少从理论上去探讨这一问题。余嘉锡的《目录学发微》对此作了比较认真地分析,指出书目之体制有三:篇目、解题和小序①。姚名达谓之“三原子”,②来新夏称为“三要素”。③余嘉锡先生的某些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但他过分强调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把目录学(实则是目录)和学术史划了等号,降低了书目主要是记录、揭示和传递文献的目录信息这一根本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结构 书目类型 古代目录学 目录信息 余嘉锡 目录学理论 书目款目 文献内容 编排系统 辨章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研究生课表的设计
13
作者 季建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4年第6期26-28,共3页
柔性研究生课表的设计季建华课表编排问题曾有许多人对此数学模型进行过研究。而其实现,又要靠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国内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新学科的不断出现,研究生课程的更新,使得手工排课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 柔性研究生课表的设计季建华课表编排问题曾有许多人对此数学模型进行过研究。而其实现,又要靠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国内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新学科的不断出现,研究生课程的更新,使得手工排课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开发一个实用、科学的编排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表 研究生课程 配组 时间单元 数据管理 互补组 排课问题 课表编排系统 数据处理 计算机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four-domain digital twi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被引量:4
14
作者 LIU Zhi-feng ZHANG Yue-ze +3 位作者 YANG Cong-bin HUANG Zu-guang ZHANG Cai-xia XIE Fu-g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09-225,共17页
Discrete manufacturing workshops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of processing diverse products and strict real time requirements for data service calc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i... Discrete manufacturing workshops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of processing diverse products and strict real time requirements for data service calc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real time feedback and compensation.In this study,a high-availability,high-performance,and high-concurrency digital twin reference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atisfy a large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A multiterminal real-time interaction model and information aging classification rules for virtual and physical models were established.Moreover,a multiterminal virtual interaction model was proposed,and a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ice digital twinning system was developed.This digital twin system was considered a machine tool box processing line as an actual case.Consequently,a full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process digital twin platform for physical request service,real-time response,and quality information feedback from iterations,which provides case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factory digital twin systems,was realized.The proposed system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device big data computing service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plants,as well as multiplatform,low-latency,and high-fidelity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anagers.Thus,this system is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ation fac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twin distributed system multiterminal interaction container choreograph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