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嘏《读史编年诗》论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望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赵嘏《读史编年诗》虽于元明之际已佚 ,但有敦煌残卷遗世。考其内容 ,是一部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气影响下产生的以七言律诗为形式的训蒙作品 ,写法新颖 ,独具特色。由于不切合儿童的学习特性 。
关键词 赵嘏 《读史编年诗 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读史编年诗》作者佚名考及其他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69-169,共1页
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所藏斯坦因(A.Stein)从敦煌劫去的卷子,其中有作者佚名《编年诗》(编号S,0619)一种,王重民先生早年曾抄归,生前不及披露,现刘修业先生将抄本整理后发表于《敦煌语言文学研究》(1988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读史编年诗 敦煌本 佚名 作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文学研究 院图书馆 斯坦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年谱、本事等看宋人的诗文接受意识
3
作者 薛宝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宋人对前人(包括本朝前辈)诗文的接受,除了表现在师法某些作家作品进行创作之外,还表现在对前人诗文集的整理上。在诗文整理过程中,出于知人论世的目的,宋人或积极编撰年谱、本事类著作,或对诗文进行编年,或注明典故出处。在这些编纂、... 宋人对前人(包括本朝前辈)诗文的接受,除了表现在师法某些作家作品进行创作之外,还表现在对前人诗文集的整理上。在诗文整理过程中,出于知人论世的目的,宋人或积极编撰年谱、本事类著作,或对诗文进行编年,或注明典故出处。在这些编纂、整理工作中,明显表现出宋人识源辨流、由诗意直观向诗人之意回归及"上下相维,合为具体"的诗文接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谱 本事 歌接受意识 编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诗廋词隐喻的语言策略
4
作者 沈检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运用廋词隐喻之法是龚自珍诗歌写作中的一种语言策略,既是对古代诗歌传统中这一成分的沿用与延宕,又是对文字、言语的深入思考后践行尊情说的一种抉择,而在戒诗前后诗作的对比中,展示了超越前人的特色与风格,更可凸现龚自珍这一语言策... 运用廋词隐喻之法是龚自珍诗歌写作中的一种语言策略,既是对古代诗歌传统中这一成分的沿用与延宕,又是对文字、言语的深入思考后践行尊情说的一种抉择,而在戒诗前后诗作的对比中,展示了超越前人的特色与风格,更可凸现龚自珍这一语言策略在传统基础上的独创建树和崭新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度词 编年诗 《己亥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论天下 一代文宗——读龚自珍诗文札记
5
作者 钟贤培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文提出龚自珍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他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的文学思想,象一股强风,摇撼着以诗教为基础的诗坛,导引着一个时代爱国诗人的创作,使他们从团囿于个人的... 本文提出龚自珍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他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的文学思想,象一股强风,摇撼着以诗教为基础的诗坛,导引着一个时代爱国诗人的创作,使他们从团囿于个人的生平际遇、宦海沉浮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去写时代的盛衰,写民族的灾难,从而开启了一个时代“慷慨论天下事”的新文风,为后来维新派倡导文学革新运动起着先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文学思想 文学创作 编年诗 己亥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藏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英藏敦煌文书本事考
6
作者 江岚 王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73-79,共7页
敦煌写本的释录考证工作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英藏敦煌文书《斯五二九背失名行记》和《斯六一九读史编年诗》的本事考。《失名行记》记载了一位唐代晚期僧人的游历经过 ,内容包括游历路线、沿途所过州府名称、称山位置、寺庙掌... 敦煌写本的释录考证工作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英藏敦煌文书《斯五二九背失名行记》和《斯六一九读史编年诗》的本事考。《失名行记》记载了一位唐代晚期僧人的游历经过 ,内容包括游历路线、沿途所过州府名称、称山位置、寺庙掌故以及古迹佚闻等。所涉范围包括当时唐朝廷所辖的中原大部分地区 ,北到幽燕 ,南至闽粤 ,东临海溟 ,西攀华岳 ,对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史和唐代晚期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读史编年诗》为一部编年诗集残本 ,据序言其诗取前代史事 ,自初生至百岁 ,岁赋一首、两首 ,本凡百一十首。现残存一岁至二十八岁 ,共诗三十六首。记载从黄帝战蚩尤到唐代古代正史及传说中圣贤、君王、将相、文人、孝子、释老等事迹。本文即是将诗文中事迹还原到正史中 ,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依据 ,参考其他参考书和辞典 ,找到其根源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历记录 佛教 唐代晚期 编年诗 本事 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