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与驱油特征
- 1
-
-
作者
徐辉
宋倩
巩锦程
董雯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柔性胶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理论研究”(U21B2070)。
-
文摘
目的针对常规驱油用聚合物在注入过程中不抗剪切、黏度损失大、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采用乳液聚合+界面聚合方式,在聚丙烯酰胺外部引入壳层,合成一种聚氨酯包裹聚丙烯酰胺的微胶囊聚合物。方法研究了胶囊聚合物破壳前后微观形貌及粒径、缓释增黏性、抗剪切性、注入性、剖面调整能力和驱油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破壳前微胶囊尺寸为170~800 nm,破壳释放聚合物后,分子尺寸为50~350 nm;65℃下加热2 h后开始破壳释放,20 h后黏度释放率在80%以上;吴茵搅拌器强力剪切3 min再破壳,黏度保留率仍在92%以上;破壳前聚合物在50×10^(-3)~500×10^(-3)μm^(2)的岩心中均能有效注入,但剖面调整能力较弱,破壳后聚合物在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的岩心中可增加注入压力,且具有良好的剖面调整能力;水驱后注入微胶囊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15.5个百分点;矿场注入微胶囊聚合物后,井口压力增加明显。结论微胶囊聚合物在地层中具有破壳增黏能力,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驱油聚合物。
-
关键词
微胶囊聚合物
抗剪切
缓释增黏
渗流规律
驱油特征
-
Keywords
microencapsulated polymer
shear resistant
slow release and thickening
seepage law
oil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驱油剂的性能
- 2
-
-
作者
赵方剑
徐辉
李德庆
宋倩
董雯
巩锦程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油田化学》
2025年第3期502-50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柔性胶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U21B2070)。
-
文摘
聚合物驱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成熟的重要技术,聚合物在配制、注入过程中由于受到配注工艺及炮眼高速剪切,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严重,降低流度比、减小波及能力,影响采收率。为了解决聚合物抗剪切问题,研究了以聚氨酯为壳材的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的溶解、剪切、渗流、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聚合物呈现胶囊微球的形貌,平均粒径在500nm左右。微胶囊聚合物在水中持续搅拌过程中3h开始出现破壳迹象,6h后快速破壳,充分破壳时间约为13h。而在孔隙介质渗流过程中,微胶囊聚合物运移至1.33m(10.6h)开始破壳,运移至2m(16h)后才开始快速破壳,运移至3.33m(26.6h)后实现充分破壳释放聚合物,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分子链相互聚集,呈较致密的网络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增黏特性。在均质与非均质岩心中微胶囊乳液聚合物采收率均高于HPAM采收率的6百分点以上。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经高速机械剪切后的黏度损失率仅为5%,在孔隙介质中能够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能够实现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
关键词
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
聚合物驱
缓释增黏
破壳
抗剪切性能
提高采收率
-
Keywords
microencapsulated emulsion polymer
polymer flooding
slow release and increase viscosity
shell breaking
shear resistance
enhanced oil recovery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