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光栅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监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丽 周海旺 +2 位作者 李闯 张博 侯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2-937,共6页
为了解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应变变化规律,采用光纤光栅健康监测系统对沈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音乐厅主体结构内部温度和应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传感器本身以及信号传输... 为了解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应变变化规律,采用光纤光栅健康监测系统对沈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音乐厅主体结构内部温度和应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传感器本身以及信号传输线路,光纤光栅传感器体现了良好的存活率.温度监测结果显示:混凝土浇筑后硬化过程中构件内部温度均在0℃以上,养护期完成后混凝土温度基本与外部环境一致.应变监测结果显示:位于23.2 m和25.6 m的缓粘结预应力悬挑梁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预应力柱拆模前后压应变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器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监测 传输线路 存活率 温度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起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3,共4页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无粘结和有粘结各自之长 ,避各自之短 ,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独特的预应力形式。通过对缓凝砂浆多种性能测试 ,能满足用于包裹预应力筋 ,并形成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通过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无粘结和有粘结各自之长 ,避各自之短 ,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独特的预应力形式。通过对缓凝砂浆多种性能测试 ,能满足用于包裹预应力筋 ,并形成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通过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摩阻、梁体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的测试 ,建立了相应的便于应用的整套设计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 构件试验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裂和裂缝闭合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玲 宋玉普 刘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为便于施工操作保证结构质量.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通过21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试验和裂缝闭合试验,得到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条件下的开裂强度和裂缝闭合强度;分析了缓粘结部分预应... 为便于施工操作保证结构质量.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通过21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试验和裂缝闭合试验,得到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条件下的开裂强度和裂缝闭合强度;分析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的S-N曲线.建议实际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强度折减系数为0.55.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计算和疲劳验算,比较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关系.建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砂浆 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抗裂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建玲 宋玉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9,共6页
研究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的静张拉摩阻力、偏差系数κ和摩擦系数μ。通过18根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分析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在静载、等幅以及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 研究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的静张拉摩阻力、偏差系数κ和摩擦系数μ。通过18根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分析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在静载、等幅以及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的发展规律,得到了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建议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经济可靠,安全合理的设计和验算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砂浆 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 张拉摩阻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