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3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向德鸿 黄学平 沈培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19-519,共1页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温阳 活血复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曹佑德 王朝亮 吴永全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27-1127,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1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郑颜宇 《国医论坛》 2009年第6期33-,共1页
心律失常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1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9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缓慢心律失常 单纯西药治疗 现报告如下 结合方法 对比观察 多发病 常见病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温密筠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7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组和西医组。为西医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氨茶碱进行治疗,为中西组患者... 目的:观察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7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组和西医组。为西医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氨茶碱进行治疗,为中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西医组患者相比,中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医组患者相比,中西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心率改善的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缓慢心律失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4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陶颖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8期41-42,共2页
观察中药清肝定悸汤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将9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服用清肝定悸汤合美托洛尔片,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4周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 观察中药清肝定悸汤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将9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服用清肝定悸汤合美托洛尔片,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4周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定悸汤 快速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冬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8期62-63,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心室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易合并各类心律失常。临床中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心室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易合并各类心律失常。临床中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毕晓雷 马换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特殊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西药方案进行治...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特殊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西药方案进行治疗,同时为特殊组患者加用中药炙甘草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特殊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西药方案的同时加用中药炙甘草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苗苗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0期219-220,共2页
目的: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内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B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对A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 目的: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内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B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对A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用药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疗效,且不会增加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律失常 用药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0期184-185,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胺碘酮联合中药复方汤剂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胺碘酮联合中药复方汤剂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解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期心律失常28例分析
10
作者 胡海文 李永寿 +3 位作者 吴江 焦彩虹 李文灿 肖兴东 《甘肃中医》 2002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疗法 茶根复脉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律失常患儿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11
作者 李琳 李宁宁 邓丽萍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律失常患儿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96例心律失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律失常患儿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96例心律失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室性早搏、短阵室速、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室性早搏、短阵室速、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发作次数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心律失常患儿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可改善24h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电图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中西医诊治概述
12
作者 王柏林 王萍 +1 位作者 樊明智 张梦贺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较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症状明显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较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症状明显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根治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且已逐步替代传统药物及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新手段。中医药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针对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射频消融术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体会
13
作者 关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0期72-72,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证之一,按其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传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证之一,按其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自律性异常和传导异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引起的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 辨证护理 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心血管疾病 心房内传导阻滞 心室自主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 :探讨分析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医辨证疗法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中医辨证疗法 心率变化 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
15
作者 魏晓 魏品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炎 心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病毒 心律失常 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66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珺 张莉平 柳德学 《国医论坛》 2009年第2期32-32,共1页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对药物耐受性差,临床主要以休息、营养心肌及支持疗法为主,疗效较差。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急性病变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疗效发挥较慢。近5a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对药物耐受性差,临床主要以休息、营养心肌及支持疗法为主,疗效较差。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急性病变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疗效发挥较慢。近5a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6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重症急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建民 郭权 +2 位作者 王一鸣 杨宁 王翠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02-503,共2页
近年来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某些方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值得深入挖掘。但也存在临床研究疗程长短不一、观察时间不同,对比研究不足等缺点。今后应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 近年来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某些方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值得深入挖掘。但也存在临床研究疗程长短不一、观察时间不同,对比研究不足等缺点。今后应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古方 经方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辨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7-97,100,共2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脏病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是在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 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脏病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是在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胸痹”之范畴,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脾肾阳虚。笔者临床治以补益心气、温补脾肾等常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心悸 胸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卞继芳 丁达 +1 位作者 吕娜 佘奕钿 《国医论坛》 2009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参附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和心宝丸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前后症状和平静心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参附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和心宝丸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前后症状和平静心率的变化;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4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的变化,并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总疗效及痊愈率,静息心率,动态心电图总疗效,24h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改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及心功能,提高和改善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加味参附颗粒/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益心复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心复脉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共4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用药前后做... [目的]观察益心复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心复脉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共4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及监测评价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益心复脉颗粒组总有效率92.3%,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益心复脉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缓慢心律失常 益心复脉颗粒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