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缓存利用率检测的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成胜 郭慧 +1 位作者 刘海燕 颜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95,98,共4页
针对目前卫星通信网络中虚拟信道调度与缓存管理算法间的孤立性,提出一种基于缓存利用率检测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星上缓存利用率和紧迫度的分析,由调度函数指示完成相应虚拟信道的调度。采用OPNET对该调度算法进行仿真与对比分析,... 针对目前卫星通信网络中虚拟信道调度与缓存管理算法间的孤立性,提出一种基于缓存利用率检测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星上缓存利用率和紧迫度的分析,由调度函数指示完成相应虚拟信道的调度。采用OPNET对该调度算法进行仿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缓存利用率检测调度算法在保证一定吞吐量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数据丢失率和延时,避免因不公平性导致的低优先级业务的"饿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虚拟信道调度 缓存管理 缓存利用率 紧迫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v6环境下提高平滑切换缓存利用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凤龙 许可 李智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8-260,共3页
在M IPv6平滑切换的缓存管理机制中,存在缓存利用率比较低的情况,缓存管理的性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动态设定缓存大小的方法以提高缓存利用率。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切实起到了提高缓存利用率的作用,同时具备一... 在M IPv6平滑切换的缓存管理机制中,存在缓存利用率比较低的情况,缓存管理的性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动态设定缓存大小的方法以提高缓存利用率。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切实起到了提高缓存利用率的作用,同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平滑切换 缓存管理 缓存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缓存协作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磊 张新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1-707,共7页
为了提高P2P网络的数据性能和提高节点的缓存利用率,提出一种实施在应用层的缓存协作协议R/WGCC,它由分组协议和缓存协作管理协议两部分组成.根据P2P网络中节点不稳定的特点,分组协议分析了节点的四种不同的状态,把一个节点的邻居结点... 为了提高P2P网络的数据性能和提高节点的缓存利用率,提出一种实施在应用层的缓存协作协议R/WGCC,它由分组协议和缓存协作管理协议两部分组成.根据P2P网络中节点不稳定的特点,分组协议分析了节点的四种不同的状态,把一个节点的邻居结点分为只读组和读写组,并提出一种区分节点状态的分组算法.缓存管理协议利用缓存替换算法中产生的信息并根据节点所在的分组,管理组内的缓存资源.R/WGCC平衡了各节点的缓存利用率,提高了缓存的命中率,有效的提高缓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存利用率 缓存协作 节点分组协议 缓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中心性的概率缓存内容放置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黎 柳寰宇 鲁来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48-2661,共14页
为减少信息中心网络的缓存冗余,改善缓存命中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性的概率缓存内容放置方法(content-centrality-based probabilistic caching content placement method,CCPCP).与传统网络中仅用来刻画网络拓扑结构的中... 为减少信息中心网络的缓存冗余,改善缓存命中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中心性的概率缓存内容放置方法(content-centrality-based probabilistic caching content placement method,CCPCP).与传统网络中仅用来刻画网络拓扑结构的中心性指标不同,采用的内容中心性指标,不仅能刻画缓存节点的位置中心属性,而且能刻画信息内容本身属性.该方法中,沿途各缓存节点综合考虑内容中心性和内容获取时延自适应地计算各自缓存概率,即内容所在节点位置越居于中心,内容热度越高,内容获取时延节省越优的内容被缓存的概率就越高.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基于概率缓存内容放置方法相比较,CCPCP方法缓存内容副本数目较少,减少率可达到32%以上,CCPCP方法显著地减少了缓存冗余,降低了内容获取时延,提高了缓存命中率和缓存内容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缓存内容放置 内容中心性 缓存冗余 缓存内容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定义互连系统的多协议交换电路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春雷 沈剑良 +3 位作者 李沛杰 王盼 薄光明 路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共10页
为满足软件定义互连系统中异构协议融合互连的需求,提出一种两级多协议交换电路,该电路通过融合共享缓存与Crossbar这2种交换架构,实现对多种异构协议的报文转发需求的兼顾。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时隙的多级仲裁调度方法,实现调度过程中时... 为满足软件定义互连系统中异构协议融合互连的需求,提出一种两级多协议交换电路,该电路通过融合共享缓存与Crossbar这2种交换架构,实现对多种异构协议的报文转发需求的兼顾。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时隙的多级仲裁调度方法,实现调度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解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交换电路能够弹性适应绑定模式变化引起的交换规模及端口缓存、端口带宽需求变化,缓存资源利用率相较传统组合输入输出排队(CIOQ)架构最高提高87.5%,转发时延低至数十纳秒,不仅适用于RapidIO、光纤通道(FC)、Ethernet、外设部件互连快速总线(PCIe)单一协议交换,而且适用于多种协议组合的混合协议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互连 异构协议 交换结构 时分复用 通道绑定 缓存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