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模型和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明 冯流 +4 位作者 周国华 谢文明 Jacques Yvon 曹晓娟 陈红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6-921,共6页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存在于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例如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等)的改变减小了环境容量,某种或某些形态的污染物大量地被重新活化和突...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存在于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例如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等)的改变减小了环境容量,某种或某些形态的污染物大量地被重新活化和突然释放出来并造成严重生态和环境损害的灾害现象。这种灾害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定量数学模型可较完整地概括出环境系统从“干净”到“污染”再到“灾害”的整个过程,可以用于灾害的风险概率评估、预测、灾害爆发轨迹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壤污染防治和灾害预警提供了定量研究工具和可供实际采用的基本手段,对当前国土资源调查中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生态环境地球化学 评价 污染物的可释放总量 活动性污染物的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土壤Cu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峰 张颖慧 +5 位作者 白晓宇 周涛发 陈兴仁 陈永宁 陈富荣 贾十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土壤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具有重要危害。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有污染物可释放总量TRCPC... 土壤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具有重要危害。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有污染物可释放总量TRCPCu→污染物有效量CuE+C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为y=0.005 6x3-0.436 1x2+11.28x-90.803,约38%面积的土壤具有爆发Cu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大兴镇是合肥的工业重镇有关。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还不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该区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有关。同时,土壤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研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污染物 Cu元素 土壤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湘凌 张颖慧 +5 位作者 邢怀学 周涛发 陈兴仁 陈永宁 陈富荣 贾十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5,共4页
为了给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定量依据,该文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土壤中Zn元素含量实测数据,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确定其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给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定量依据,该文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土壤中Zn元素含量实测数据,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确定其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有从可释放态向有效态(TRCPZn→ZnE+C)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临界值为70.333 mg∕kg,约22.6%面积的土壤具有爆发Zn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还不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污染物 Zn元素 土壤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各形态有效性及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婷 傅瓦利 +3 位作者 袁波 王晓阳 蓝家程 彭景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3,共5页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全量、形态及有效性,并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内土壤Zn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全量Zn的平均值为123.88mg/kg,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明显低...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全量、形态及有效性,并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内土壤Zn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全量Zn的平均值为123.88mg/kg,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明显低于二级标准。Zn的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平均值占全量平均值的百分比分别为2.93%、4.42%、8.71%和83.94%,有效态占4.51%。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与有效态相关性密切;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对有效态含量贡献较大。在小江流域消落带的土壤中Zn具有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土壤中Zn有可释放总量向次生相态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临界值为130.67mg/kg,32%的土壤样品具有爆发Zn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消落带 土壤 Zn元素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某地土壤中Hg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霖杰 张佳文 +1 位作者 冯流 李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34-36,43,共4页
以海西经济区中福建某高汞地区的汞元素为研究对象,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对该地区土壤中Hg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已经有Hg元素污染物可释放总量(TRCPHg)向可利用活动状态污染物... 以海西经济区中福建某高汞地区的汞元素为研究对象,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对该地区土壤中Hg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已经有Hg元素污染物可释放总量(TRCPHg)向可利用活动状态污染物的有效量(HgE+C+F、HgE+C、HgE+F、HgE等)释放的转化趋势。43%-71%的土壤样品可利用总汞超过了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爆发点,即有43%-71%的土壤面积具有爆发Hg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该地区原来金矿大规模的开采和冶炼(混汞法提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HG污染 土壤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化学定时炸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明 曹晓娟 +4 位作者 谭科艳 牟永明 曹淑萍 冯鑫 冯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07-1615,共9页
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定时炸弹对生态环境乃至人类自身危害极大,国内外均有大规模发生化学定时炸弹的实例,但是,由于其不易发现而常常被忽略,这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化学定时炸弹的分类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对各种分类方案... 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定时炸弹对生态环境乃至人类自身危害极大,国内外均有大规模发生化学定时炸弹的实例,但是,由于其不易发现而常常被忽略,这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化学定时炸弹的分类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对各种分类方案进行有益的探索。化学定时炸弹的触爆机制研究十分重要,是进行地球化学灾害评价、预测和防治的基础;地球化学工程技术是将来预防和治理化学定时炸弹最主要手段。从科学的严密性和严肃性考虑,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应该由具有更深刻内涵和更广泛外延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来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球化学灾害 化学定时炸弹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成果简介
7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共1页
关键词 地区大气 大气污染源 空气污染源 土环境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城市群落 北京 多尺度特征 周边 成果简介 污染机理 首都 国家表征 调控 调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