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98
1
作者
杭斌
郭香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共6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较高的储蓄率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预防性
储蓄
缓冲储备储蓄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刘雯
杭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82,共6页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外学者已从诸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但大多局限在相关经济研究层面,对体制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利用连续追踪...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外学者已从诸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但大多局限在相关经济研究层面,对体制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利用连续追踪的微观数据,建立平衡面板模型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居民储蓄率;②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国养老金"多轨制"的存在,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之间养老金福利待遇相差甚大;我国养老金覆盖率低,很多居民在退休后基本无生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储备储蓄
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微观平衡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视角下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居民消费行为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雯
杭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6,共10页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金"并轨"开始启动,低替代率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借鉴缓冲储备储蓄理论,首次从微观角度基于养老金并轨和替代率两方面研究养老金制度对于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养老金"多轨制"和养...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金"并轨"开始启动,低替代率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借鉴缓冲储备储蓄理论,首次从微观角度基于养老金并轨和替代率两方面研究养老金制度对于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养老金"多轨制"和养老金替代率均显著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企业及其他人员消费倾向更高;在控制养老金"并轨"问题后,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有助于刺激城镇居民增加消费支出。这些均对低收入和女性户主家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储备储蓄
消费水平
养老金“多轨”
养老金替代率
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98
1
作者
杭斌
郭香俊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共6页
文摘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较高的储蓄率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习惯形成
预防性
储蓄
缓冲储备储蓄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Keywords
Habit Formation
Precautionary Saving
Buffer-stock Saving
Consumer Behavior of Urban Households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刘雯
杭斌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础项目(70793071)资助
文摘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外学者已从诸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但大多局限在相关经济研究层面,对体制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利用连续追踪的微观数据,建立平衡面板模型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居民储蓄率;②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国养老金"多轨制"的存在,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之间养老金福利待遇相差甚大;我国养老金覆盖率低,很多居民在退休后基本无生活保障。
关键词
缓冲储备储蓄
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微观平衡面板
Keywords
Buffer-stock Saving
Aging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Micro Balance Panel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视角下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居民消费行为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雯
杭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71)的资助
文摘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金"并轨"开始启动,低替代率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借鉴缓冲储备储蓄理论,首次从微观角度基于养老金并轨和替代率两方面研究养老金制度对于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养老金"多轨制"和养老金替代率均显著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企业及其他人员消费倾向更高;在控制养老金"并轨"问题后,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有助于刺激城镇居民增加消费支出。这些均对低收入和女性户主家庭更为明显。
关键词
缓冲储备储蓄
消费水平
养老金“多轨”
养老金替代率
TOBIT
Keywords
buffer-stock savings
consumption level
multi-track
pension substitution rate
Tobit
分类号
F842.67 [经济管理—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杭斌
郭香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刘雯
杭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观视角下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居民消费行为
刘雯
杭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