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倾斜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在缓倾斜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1
作者 潘征 刘敬智 +1 位作者 段文权 高峰 《采矿技术》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倾角大于15°的缓倾斜薄矿体是典型的难采矿体,为解决传统采矿方法生产效率低、损失贫化大、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伪倾斜布置思想,克服机械化采矿装备爬坡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伪倾斜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水平中深孔落矿,可... 倾角大于15°的缓倾斜薄矿体是典型的难采矿体,为解决传统采矿方法生产效率低、损失贫化大、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伪倾斜布置思想,克服机械化采矿装备爬坡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伪倾斜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水平中深孔落矿,可提高落矿效率,保证回采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伪倾斜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的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千吨采切比降低了55.3%,采切工程量降低了5.1%,采矿工效提高了174.7%,采场生产能力提升了300%,采矿直接成本降低了33.7%,采矿综合成本降低了34.3%。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缓倾斜薄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中深孔 嗣后充填采矿法 缓倾斜薄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机械化干式充填采矿法研究
2
作者 曹国华 张燕军 +4 位作者 王茂德 姜文峰 王相军 闫至开 李静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8-11,共4页
山东黄金矿业(沂南)有限公司金场分矿101号矿体属于缓倾斜薄矿体,矿山当前采用浅孔房柱法,存在矿石损失大、矿石贫化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矿山可持续发展。针对浅孔房柱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缓倾斜薄矿体机械化干式充填采矿... 山东黄金矿业(沂南)有限公司金场分矿101号矿体属于缓倾斜薄矿体,矿山当前采用浅孔房柱法,存在矿石损失大、矿石贫化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矿山可持续发展。针对浅孔房柱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缓倾斜薄矿体机械化干式充填采矿法,对采场的采准、切割、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采场试验表明,该方法与浅孔房柱法相比,更为安全、经济、高效,当采用此方法回采矿体时,单个采场可多回采矿石3 360 t,多收益475.2万元。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充填采矿 机械化 缓倾斜薄矿体 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薄层岩体极破碎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
3
作者 孙庆和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1期190-192,共3页
针对顶板薄层岩体极破碎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方法,目前没有查询到对其开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相关报道。其回采仍采用混采工艺,因混采而造成的废石混入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该种类型的矿体开展回采工艺... 针对顶板薄层岩体极破碎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方法,目前没有查询到对其开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相关报道。其回采仍采用混采工艺,因混采而造成的废石混入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该种类型的矿体开展回采工艺的试验研究,对于降低废石混入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顶板层极破碎 分层爆破 削壁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回采采场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于跟波 杨鹏 陈赞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94-298,共5页
为解决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安全高效回采这一难题,对采场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为工程背景,在前期现场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工程处理的研究基础上,运用RMR分级法和Q系统分级法分别对缓倾斜... 为解决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安全高效回采这一难题,对采场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为工程背景,在前期现场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工程处理的研究基础上,运用RMR分级法和Q系统分级法分别对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回采围岩质量进行分级研究,得出采场围岩稳定性一般;分析了缓倾斜薄矿体采空区顶板破坏机理,并基于Burgers体建立了缓倾斜薄矿体采空区流变力学模型,为采场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持;设计了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回采采场围岩应力实时监测系统,得到了采场围岩应力变化规律,现场实践证明:监测系统精度高、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矿柱回采 岩体质量 稳定性 破坏机理 应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在深部缓倾斜薄矿体安全强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春德 王业顺 +2 位作者 胡顺喜 杜坤 付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0,14,共6页
针对深部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生产能力小、效率低、安全性差、技术难度大等难题,依据毫秒微差爆破机理,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连续段毫秒微差爆破、跳段毫秒微差爆破和瞬间爆破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 针对深部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生产能力小、效率低、安全性差、技术难度大等难题,依据毫秒微差爆破机理,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连续段毫秒微差爆破、跳段毫秒微差爆破和瞬间爆破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部缓倾斜薄矿体的安全强采技术——浅孔多段毫秒微差爆破技术。通过对几种爆破方式在爆破岩块碰撞和爆破震动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优选出跳段毫秒微差爆破方法并应用到湘西金矿深部采场开采中。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在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炸药单耗、回采周期、矿石块度、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矿 缓倾斜薄矿体 毫秒微差爆破 安全强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采场极限暴露面积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甯瑜琳 胡建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针对大厂铜坑矿锌铜矿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缓倾斜薄矿体的赋存特征,运用Mathew稳定图法及正交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获得了极限暴露面积下的力学特征规律,综合确定了采场的极限暴露面积。结果显示,保障矿山采场稳定的条件下,在采场长... 针对大厂铜坑矿锌铜矿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缓倾斜薄矿体的赋存特征,运用Mathew稳定图法及正交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获得了极限暴露面积下的力学特征规律,综合确定了采场的极限暴露面积。结果显示,保障矿山采场稳定的条件下,在采场长度为30m和40m时,Mathew稳定图法得出最大暴露面积分别为924.32m2和980.64m2;数值模拟计算的极限暴露面积介于900~1000m2;为实现矿山开采的安全,确定锌铜矿采场极限暴露面积为900m2。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决策,能够在保障矿山采场安全开采条件下合理确定矿山的极限暴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暴露面积 Mathew稳定图法 正交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缓倾斜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梁乃跃 杨鹏 +1 位作者 吕文生 于跟波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缓倾斜薄矿体的回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上的难点,国内外尚无很好的采矿方法可供参考。文章介绍了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缓倾斜薄矿体,能很好地解决全面... 缓倾斜薄矿体的回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上的难点,国内外尚无很好的采矿方法可供参考。文章介绍了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缓倾斜薄矿体,能很好地解决全面采矿法顶板支护、采空区塌陷和矿石搬运困难等问题,降低了损失、贫化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对于类似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缓倾斜薄矿体 胶结充填 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铜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韦章能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安庆铜矿缓倾斜薄矿体具有赋存厚度小、倾角缓、形态复杂、矿岩稳定性差等特点。传统的中深孔采矿法在回采此类矿体时存在着采切比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能力小、安全性差等诸多的缺陷。针对安庆铜矿的生产特点,采用双天井一次性成槽,多... 安庆铜矿缓倾斜薄矿体具有赋存厚度小、倾角缓、形态复杂、矿岩稳定性差等特点。传统的中深孔采矿法在回采此类矿体时存在着采切比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能力小、安全性差等诸多的缺陷。针对安庆铜矿的生产特点,采用双天井一次性成槽,多层同时侧崩,铲运机大量出矿等采矿新工艺,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取得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中深孔采矿法 最优化技术 分层凿岩 阶段出矿 空区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学冉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部分围岩稳固性较差。为探讨该矿的采矿方法,通过对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采用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和进路回采充填法,对采矿方法的采场布置、采切工程、回采工艺进行了论述。选择的采矿方法对该矿...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部分围岩稳固性较差。为探讨该矿的采矿方法,通过对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采用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和进路回采充填法,对采矿方法的采场布置、采切工程、回采工艺进行了论述。选择的采矿方法对该矿山采矿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也可应用于相似地质条件的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 进路回采充填法 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Fuzzy法的缓倾斜薄矿体矿柱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睿 刘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围岩力学特性,设计采用房柱法进行开采,提出了3种矿柱结构参数方案,由于采矿方法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的矿柱结构参数,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uzzy)对房柱法矿柱的结构...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围岩力学特性,设计采用房柱法进行开采,提出了3种矿柱结构参数方案,由于采矿方法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的矿柱结构参数,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uzzy)对房柱法矿柱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方案二的优越度为0.9882,高于方案一和方案三,故采用方案二中的矿柱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法 缓倾斜薄矿体 矿房结构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断层对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清 朱训强 《矿业快报》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分析了走向断层对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的影响。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铝土矿山 走向断层 开采影响 回采率 高程对应法 扇形调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高分层分区充填采矿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关照 吴爱祥 +1 位作者 刘超 徐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1,共4页
华东某金矿属于贵重金属缓倾斜类难采薄矿体。针对原采矿方法中存在的矿石损失贫化率高,采场生产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充填开采新方案。新方案基于矿体和围岩均稳固的矿岩性质,增加采场的长度、阶段高度至100、50 m,提高开采分层高度至5... 华东某金矿属于贵重金属缓倾斜类难采薄矿体。针对原采矿方法中存在的矿石损失贫化率高,采场生产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充填开采新方案。新方案基于矿体和围岩均稳固的矿岩性质,增加采场的长度、阶段高度至100、50 m,提高开采分层高度至5 m,结合机械化开采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的特点提出机械化上向水平高分层充填采矿法。为增大采场生产能力,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减少矿石开采成本,采用两步凿岩、分次出矿、一次分区充填的不留矿柱连续回采工艺,充填物料选用复合早强胶结材料和尾砂。生产实践表明:新方案回采效率明显增加,采场生产能力提高40%左右,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下降6%、5%,采矿直接成本与原采矿方法相当,矿山开采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贵重金属矿 机械化开采 水平高分层 分区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分条全面法在缓倾斜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恩翀 刘涛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3期9-12,21,共5页
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的难点,针对滴水铜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在分析原有采矿方法的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壁分条、堑沟削壁、移架放顶"的综合采矿思路,在改进凿岩设备、沿空留巷技术砌筑电耙... 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的难点,针对滴水铜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在分析原有采矿方法的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壁分条、堑沟削壁、移架放顶"的综合采矿思路,在改进凿岩设备、沿空留巷技术砌筑电耙道和设计金属组合支架支撑工作面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条件的长壁分条全面采矿方法,并对该采矿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原采矿方法均有大幅度提高,在降低了开采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采矿方法及其设计思路对类似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长壁分条全面法 顶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全面房柱法开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永文 周宗红 +2 位作者 张俊杨 何洪 杨世东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4期47-49,54,共4页
长安矿段1500 m以下矿体为微倾斜—倾斜、极薄—中厚矿体,赋存形态复杂,开采条件复杂。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全面法和房柱法的优点,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全面房柱法。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经验公式对采场结构参数... 长安矿段1500 m以下矿体为微倾斜—倾斜、极薄—中厚矿体,赋存形态复杂,开采条件复杂。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全面法和房柱法的优点,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全面房柱法。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经验公式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优选了合理的矿房跨度为8.5~12.5 m,顶板暴露面积为700 m^(2),点柱直径为3 m、间距为6~7 m。方案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矿山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全面房柱法 点柱尺寸 矿房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空区群精确数字化及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代碧波 孙丽军 赵兴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4,共5页
为分析缓倾斜薄矿体回采形成的大量空区的稳定性,根据空区位置和开采现状,采用激光3D扫描进行空区数字化,建立精确的空区群三维形态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对建立的空区群数值模型进行计算,按照下行式和前进式的回采顺序逐步模拟形成空区... 为分析缓倾斜薄矿体回采形成的大量空区的稳定性,根据空区位置和开采现状,采用激光3D扫描进行空区数字化,建立精确的空区群三维形态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对建立的空区群数值模型进行计算,按照下行式和前进式的回采顺序逐步模拟形成空区群,得到了次生应力平衡之后的最大主应力云图、最小主应力云图、位移云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矿柱尺寸对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矿柱靠近顶板的位置为应力集中部位,给空区群模型留设合理尺寸的矿柱时,顶板和矿柱内的位移趋于定值,处于稳定状态。按照现有空区群内留设10 m×6 m间柱的情况下,经过数值模拟分析,空区群表现为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空区群 空区激光扫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采场顶板跨度及矿柱尺寸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培正 何定杆 韦志兴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
采用房柱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时,合理的顶板跨度和矿柱尺寸对矿山安全和持续生产至关重要。以大新锰矿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板理论及梁理论等对采场顶板跨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推荐采场顶板跨度为8 m。在此基础上借助矿柱荷载理... 采用房柱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时,合理的顶板跨度和矿柱尺寸对矿山安全和持续生产至关重要。以大新锰矿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板理论及梁理论等对采场顶板跨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推荐采场顶板跨度为8 m。在此基础上借助矿柱荷载理论,兼顾矿柱的几何形状、流变效应、尺寸及爆破破坏等影响因素,对矿柱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本研究推荐的采场顶板跨度和矿柱计算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缓倾斜层状薄矿体房柱法开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层状矿体 顶板跨度 板理论 梁理论 矿柱荷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锰矿缓倾斜薄矿体房柱法开采矿柱回收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旭 潘健 尹裕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0期79-83,共5页
某锰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用房柱法开采,井下矿柱资源量约40万t,亟需安全高效的矿柱回收方法进行资源回收。针对矿山现状,提出人工条柱支撑方案、液压支柱—全部放顶方案和液压支柱—部分放顶方案。对人工条柱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并对3个方案... 某锰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用房柱法开采,井下矿柱资源量约40万t,亟需安全高效的矿柱回收方法进行资源回收。针对矿山现状,提出人工条柱支撑方案、液压支柱—全部放顶方案和液压支柱—部分放顶方案。对人工条柱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并对3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最后,推荐矿山采用液压支柱—部分放顶方案进行矿柱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矿柱回收 人工条柱 液压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伟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10期18-19,25,共3页
以某铜矿缓倾斜薄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山试采阶段存在顶板管理困难、冒顶片帮事故多发、矿块生产能力低等问题,提出小矿房全面采矿法,以矿块为一个回采单元,划分成小型的矿房和矿柱,达到最优顶板管理,减少冒顶片帮事故,并提高矿块的... 以某铜矿缓倾斜薄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山试采阶段存在顶板管理困难、冒顶片帮事故多发、矿块生产能力低等问题,提出小矿房全面采矿法,以矿块为一个回采单元,划分成小型的矿房和矿柱,达到最优顶板管理,减少冒顶片帮事故,并提高矿块的生产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其他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小矿房全面采矿法 顶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探矿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庆浩 周俊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5期87-88,共2页
根据老鸦岭缓倾斜薄矿体的地质特征、采矿方式,采用钻探先行、探采结合的勘探手段来控制矿体的赋存形态,并阐述了对辅助中段实行探采结合的工作方法的实质;边探边采所取得的地质和经济效果。
关键词 老鸦岭 缓倾斜薄矿体 钻探先行 探采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阶段运输系统布置优化
20
作者 胡名茏 汤力 陈清运 《采矿技术》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针对凉水井矿段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条件,分别就脉内阶段运输系统和下盘阶段运输系统布置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与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基建投资、达产时间、生产能力扩充潜力等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来看,脉内阶段运输系统优势明显。... 针对凉水井矿段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条件,分别就脉内阶段运输系统和下盘阶段运输系统布置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与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基建投资、达产时间、生产能力扩充潜力等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来看,脉内阶段运输系统优势明显。实践证明,摒弃下盘阶段运输系统布置方案后,项目节约投资7500万元以上,可预计提前投产11个月,提前达产6个月,将为鄂西铁矿资源开发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房柱采矿法 阶段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