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气候风险?——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1
作者 顾雪松 侯语珂 +2 位作者 邓晶 幸小云 宋肖肖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共8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和按公司经纬度匹配的气象站点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气候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候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下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基于2007—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和按公司经纬度匹配的气象站点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气候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候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下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TFP的下降起到遏制作用,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大型、国有和东部地区的企业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因地制宜地优化试验区政策,为重污染企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负面影响提供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气候风险 重污染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张超 刘文轩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7,共10页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提升且成本压力与绿色创新在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碳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并行中介作用。此外,试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企业碳绩效不仅发挥并行中介作用,还可能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由于企业“创新补偿效应”难以抵消“制度遵循成本”,试点政策的“波特假说”依旧处于“制度遵循成本”阶段。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对于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企业高管绿色认知强的企业受试点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企业碳绩效 成本压力 绿色创新 波特假说 上市公司 链式中介 并行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减污降碳进程,且这一效应在资源型城市、“胡焕庸线”西北部城市以及非城市群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但微观层面的作用效果仅对污染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空间计量分析表明,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得到明显提升,但尚未形成对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减污降碳 一般均衡模型 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金昊 李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有效缓解本地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经...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有效缓解本地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经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可以通过提升本地企业商业信用资源,进而缓解本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而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本文围绕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强化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准自然实验 商业信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5
作者 张世雯 陈爱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2,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可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市场化程度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城市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慧 佟孟华 张国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8,共15页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评估了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和工业碳强度,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和稳健性。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但施策过程中需防范污染产业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试点城市中呈现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绿色信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促进地区碳减排。本文研究为我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碳减排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城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宁 孙曾昊 许艺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4,共8页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0年省级煤炭产业链数据,探究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加强信息披露倒逼煤炭产业链上的企业增强其创新...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0年省级煤炭产业链数据,探究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加强信息披露倒逼煤炭产业链上的企业增强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了煤炭产业链整体韧性。比较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影响差异发现,绿色金融主要通过创新补偿效应促进了煤炭产业链下游韧性的提升,对中上游则由于成本遵循效应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促进效果。鉴于此,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应融合创新激励机制,并紧密依据各产业链及节点行业的具体状况,实施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产业链韧性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企业绿色创新效应 被引量:15
8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2,共13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绿色创新 媒体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5
9
作者 范德成 张修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能够激励高排放企业实行碳减排活动,推动高排放企业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了绿色金融政策能够通过形成资本支持和投资动力而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从而促进高排放企业提高碳减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技术创新 社会责任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消费发展——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合成控制法 被引量:29
10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115,共15页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消费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产业结构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9
11
作者 斯丽娟 姚小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本文以2017年推行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这一结论在多... 本文以2017年推行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这一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城市、城市行政等级、城市地理区位和城市工业特征的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信贷资源公平效率和配置效率是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其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生态转型、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产业结构生态化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6
12
作者 林木西 肖宇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94,共17页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试验区政策的推行可以提升试验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且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正效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试验区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资本产出效应和绿色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益更大化为指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扩容试验区和推广相关政策,可优先选择资源型城市和低级别城市进行扩容或推广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施行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诸葛瑞阳 蔡雯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61,共13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绿色金融可复制推广机制体制经验的重要实践探索。基于此,利用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探究试验区试点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内在逻辑机理。研究发现...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绿色金融可复制推广机制体制经验的重要实践探索。基于此,利用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探究试验区试点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内在逻辑机理。研究发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试验区内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试验区的设立对促进环保、非国有以及大规模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试验区绿色信贷规模,缓解工业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环保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研究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角度验证试验区设立的微观效果,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绿色信贷规模 融资约束 企业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0
14
作者 谭显春 高瑾昕 +1 位作者 曾桉 幸绣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6,共14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是地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对该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关注较少。基于此,文中选取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试验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是地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对该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关注较少。基于此,文中选取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试验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试验区政策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作用路径,采用调节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且金融发展水平对试验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从作用路径来看,试验区政策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碳减排,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尚未得到验证。因此,未来应从深化拓展试验区工作、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技术创新政策力度并根据金融发展水平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双重差分模型 碳排放强度 气候变化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升绿色企业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涂强 李慧哲 李向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169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对绿色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显著提升了绿色企业价值,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 基于2013—2020年中国169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对绿色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显著提升了绿色企业价值,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同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内部ESG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均能正向调节试验区对企业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鉴于此,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企业价值 三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与企业碳排放——来自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16
作者 程时雄 陈慧 +1 位作者 汤李琛 陈宓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25,共15页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量,该效应在政策实施后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通过“资金+技术+意识”三轮驱动发挥作用。其中,在区域层面,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扩张与绿色保险进一步发展进而降低碳排放;在企业层面,该试点政策既引导绿色创新的数量质量双提升,又通过增强高管环保意识促进碳减排。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效果在国有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及高资本配置效率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说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可通过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和资本合理利用为碳减排提供有效支撑。研究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组合、建立差异化区域推广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重污染企业 碳减排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能否增强企业韧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厉宇宁 曾辉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在“双碳”背景下,研究绿色金融能否增强企业韧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试点政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并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提出绿色金融政策增... 在“双碳”背景下,研究绿色金融能否增强企业韧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试点政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并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提出绿色金融政策增强企业韧性的路径。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增强了企业韧性,具体表现为缓解企业资金约束、促进银企关系和改善资源配置。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政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以及属地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企业韧性 动态能力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直接驱动和空间溢出的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1 位作者 李羚锐 黄先军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多时点DID 空间DID 空间溢出效应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19
作者 涂强 左丽梅 张旭颖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8,共8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异质效应。研究表明:绿色金...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异质效应。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优化资本配置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条路径促进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鉴于此,为我国未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绿色金融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改革向“绿”而行对物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冰 孙亚男 余鑫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3-86,共4页
绿色金融被认为是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最有效的工具。为此,本文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视为一次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此项政策对物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物流业... 绿色金融被认为是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最有效的工具。为此,本文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视为一次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此项政策对物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物流业低碳转型。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证实了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设立对区域物流业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绿色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来实现。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更好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促进物流产业低碳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物流业低碳转型 双重差分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