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气候风险?——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1
作者 顾雪松 侯语珂 +2 位作者 邓晶 幸小云 宋肖肖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共8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和按公司经纬度匹配的气象站点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气候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候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下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基于2007—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和按公司经纬度匹配的气象站点数据,运用两阶段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气候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候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下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TFP的下降起到遏制作用,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大型、国有和东部地区的企业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因地制宜地优化试验区政策,为重污染企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负面影响提供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气候风险 重污染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张超 刘文轩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7,共10页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提升且成本压力与绿色创新在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碳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并行中介作用。此外,试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企业碳绩效不仅发挥并行中介作用,还可能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由于企业“创新补偿效应”难以抵消“制度遵循成本”,试点政策的“波特假说”依旧处于“制度遵循成本”阶段。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对于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企业高管绿色认知强的企业受试点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企业碳绩效 成本压力 绿色创新 波特假说 上市公司 链式中介 并行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减污降碳进程,且这一效应在资源型城市、“胡焕庸线”西北部城市以及非城市群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但微观层面的作用效果仅对污染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空间计量分析表明,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得到明显提升,但尚未形成对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减污降碳 一般均衡模型 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非均衡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吉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非均衡发展是绿色创新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论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为切入点,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双重维度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创新非均衡。研究发现:(1)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非均衡发展是绿色创新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论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为切入点,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双重维度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创新非均衡。研究发现:(1)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所表征的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抑制绿色创新非均衡发展,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该结论;(2)绿色金融发展对于绿色创新非均衡的影响存在典型的异质性特征,其对于绿色创新非均衡的抑制作用在弱环境规制地区和经济非均衡程度高的地区更加突出;(3)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影响绿色创新的边际递减效应是加速绿色创新“追赶”的直接机制,同时绿色金融发展亦能够通过提升绿色创新落后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降低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追赶”。研究结论对于绿色创新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政策 双重差分 绿色创新非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仕琦 王永巧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7,共15页
绿色金融改革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包容性绿色增长则是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金融改革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增长,成为当前推动中国经... 绿色金融改革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包容性绿色增长则是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金融改革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增长,成为当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基于2012—2022年中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在测算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改革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并且该政策效应在资源禀赋较低、工业发展水平薄弱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为明显。(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政策主要通过扩大绿色就业规模、提高农业生态效率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3)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而且对邻近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也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为绿色金融改革政策成效提供了崭新的评估体系,同时也为政府完善绿色金融改革政策框架、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升级扩容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政策 包容性绿色增长 双重差分法 空间溢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昊 李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有效缓解本地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经...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变量构建,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可以有效缓解本地零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经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可以通过提升本地企业商业信用资源,进而缓解本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而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本文围绕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强化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准自然实验 商业信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
7
作者 祁瑞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58,共5页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显著增强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间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 研发投入粘性 绿色绩效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供求视角下绿色金融改革的就业效应研究
8
作者 黄明 张璇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绿色金融改革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举措,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望成为提升就业水平、实现“稳就业”目标的新动力。从劳动力供求视角剖析绿色金融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绿色金融改革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举措,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望成为提升就业水平、实现“稳就业”目标的新动力。从劳动力供求视角剖析绿色金融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政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显著提升了劳动力就业水平,具有“稳就业”效应,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该效应得益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融资约束的缓解以及企业社会声誉的提高。据此提出,绿色金融改革应针对绿色技术扶持、融资生态优化以及企业声誉提升方面精准发力,为助力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效指引,实现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推动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求 绿色金融改革 就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城市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慧 佟孟华 张国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8,共15页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评估了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和工业碳强度,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和稳健性。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但施策过程中需防范污染产业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试点城市中呈现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绿色信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促进地区碳减排。本文研究为我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碳减排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城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促进了企业环保投资吗?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开军 石智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是培育经济新动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分批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建立渐进倍差模型,基于2014至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是培育经济新动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分批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建立渐进倍差模型,基于2014至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显著提高了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对环保投资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环保投资不足型企业上。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设立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和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环境规制和董事长环保背景进行传导。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对企业投资规模和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这种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 环保投资效率 董事长环保背景 渐进倍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宁 孙曾昊 许艺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4,共8页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0年省级煤炭产业链数据,探究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加强信息披露倒逼煤炭产业链上的企业增强其创新...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0年省级煤炭产业链数据,探究绿色金融对煤炭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加强信息披露倒逼煤炭产业链上的企业增强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了煤炭产业链整体韧性。比较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影响差异发现,绿色金融主要通过创新补偿效应促进了煤炭产业链下游韧性的提升,对中上游则由于成本遵循效应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促进效果。鉴于此,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应融合创新激励机制,并紧密依据各产业链及节点行业的具体状况,实施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产业链韧性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健 郭一达 王晓祺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8,共16页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绘制了今日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底色,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推动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协同推进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绘制了今日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底色,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推动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协同推进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金融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论文根据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企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效果。机制分析发现,该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融资约束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小规模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的企业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论文为寻求符合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绿色金融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绿色转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融资约束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与企业创新——基于绿色金融改革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晓慧 陈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3-188,共6页
文章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绿色金融改革能够增强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机制检... 文章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绿色金融改革能够增强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减小财务风险以及缓解代理问题,进而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法制环境较差以及环境敏感性较低的企业中,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不仅能够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还可以优化企业创新结构、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创新 绿色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企业绿色创新效应 被引量:13
14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2,共13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绿色创新 媒体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与企业绿色投资:基于激励效应和规制效应双重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雪莹 商丽霞 许金花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57,共7页
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与环境规制功能,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投资,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国务院试点实施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根据2013~2020年我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绿色金融改革... 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与环境规制功能,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投资,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国务院试点实施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根据2013~2020年我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对工业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显著促进了工业企业的绿色投资,投资方式包括末端治理投入和源头转型投资,这得益于绿色金融改革内化收益的激励效应和内化成本的规制效应。其中:地区绿色金融基础建设对绿色金融改革效果的发挥具有积极影响;在重污染企业和国企中,绿色金融改革促进源头转型投资的作用更强,而在非重污染企业和非国企中,绿色金融改革促进末端治理投入的作用更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绿色金融改革的政策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绿色产业结构优化和分类治理战略提供了经验和证据,对企业突破绿色转型的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 绿色投资 激励效应 规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范德成 张修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能够激励高排放企业实行碳减排活动,推动高排放企业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了绿色金融政策能够通过形成资本支持和投资动力而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从而促进高排放企业提高碳减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技术创新 社会责任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消费发展——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合成控制法 被引量:28
17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115,共15页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消费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产业结构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范德成 张修凡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0,共6页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是绿色金融政策的区域性探索,旨在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以2017年我国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收集中国2014〜2019...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是绿色金融政策的区域性探索,旨在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以2017年我国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收集中国2014〜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对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的建立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对低碳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绿色金融政策更有效地发挥指引作用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技术创新 环境责任 营运能力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自敏 李娟 申颢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2,共15页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该指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2)从政策效应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异质性;(3)从政策作用机制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等多个路径,促进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4)从企业微观行为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中的高污染企业会通过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履行污染治理责任等路径提升自身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完善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效果评价框架,为优化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提供了理论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7
20
作者 斯丽娟 姚小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本文以2017年推行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这一结论在多... 本文以2017年推行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这一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城市、城市行政等级、城市地理区位和城市工业特征的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信贷资源公平效率和配置效率是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其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生态转型、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产业结构生态化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