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丽芳 李红 +2 位作者 宋道军 吴李君 余增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改良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mGFP4)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0和皖麦 32号的成熟胚细胞。在含有 10 0~ 140mg/L巴龙霉素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 ,获得了一批抗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 ,皖 92 10获得 5株再生苗 ,皖麦 3...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改良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mGFP4)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0和皖麦 32号的成熟胚细胞。在含有 10 0~ 140mg/L巴龙霉素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 ,获得了一批抗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 ,皖 92 10获得 5株再生苗 ,皖麦 32号获得 32株绿苗 ,对照的 2 0 0枚成熟胚未获得再生苗。对再生苗进行PCR检测 ,均扩增出 6 0 0bp的nptⅡ基因片段。取 4株长势好的绿苗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结果表明这 4株绿苗皆为转基因植株。根据PCR分析结果统计 ,皖 92 10和皖麦 32号的平均植株转化率分别是 1 3 %和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成熟胚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介导的T细胞基因转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香梅 徐开林 +3 位作者 潘秀英 李振宇 鹿群先 李德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41-644,共4页
为了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研究逆转录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能力,利用亚克隆技术将磷酸甘油酸激酶启动子(phosphoglyceratekinasepromoter,PGK)基因和GFP全长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为了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研究逆转录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能力,利用亚克隆技术将磷酸甘油酸激酶启动子(phosphoglyceratekinasepromoter,PGK)基因和GFP全长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重组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收集滴度最高的病毒上清感染NIH3T3和T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G418筛选后,含GFP的逆转录病毒可感染原代培养的T细胞。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快速、稳定地将外源基因转移至T细胞,可作为介导T细胞基因转移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T细胞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炯 刘艳红 +4 位作者 安芳兰 刘俊林 刘湘涛 尚佑军 殷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82,共7页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pVSV-G质粒载体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用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幼仓鼠肾细胞(BHK-2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中FMDV衣壳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构建正确,绿色荧光蛋白和FMDV衣壳前体蛋白在细胞中能稳定表达。FMDV衣壳前体蛋白基因细胞表达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口蹄疫病毒 衣壳前体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BHK-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振宇 徐开林 +5 位作者 潘秀英 孙海英 高飞 鹿群先 李德鹏 何徐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并观察其在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亚克隆技术将多聚嘌呤通道(PPT)元件、泛醌启动子(PUB)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连接至pLO134载体,构建成pTK153载体。之后应用磷酸钙沉... 本研究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并观察其在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亚克隆技术将多聚嘌呤通道(PPT)元件、泛醌启动子(PUB)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连接至pLO134载体,构建成pTK153载体。之后应用磷酸钙沉淀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括包装质粒△NRF、转移质粒pTK153和包膜蛋白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12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72小时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和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观察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系统转染293T细胞12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FACS分析转染效率为(63.04±7.24)%,病毒滴度测定为(3.09±0.61)×106U/ml。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FACS分析转导效率为(37.98±6.26)%。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对小鼠T淋巴细胞有较高的感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T淋巴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蒋欣泉 张志愿 +4 位作者 曹俊 陈传俊 王明国 周晓健 陈万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EGFP)的表达载体pEGFP对MSCs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 ,为利用pEGFP构建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载体并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提供依据。方法 在体外扩增并酶切鉴定pEGFP质粒 ;抽取兔骨髓 ,应用贴壁法培养MS... 目的 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EGFP)的表达载体pEGFP对MSCs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 ,为利用pEGFP构建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载体并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提供依据。方法 在体外扩增并酶切鉴定pEGFP质粒 ;抽取兔骨髓 ,应用贴壁法培养MSCs;质粒与脂质体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pEGFP ,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效率与脂质体和质粒的比例有关 ,绿色荧光蛋白在基因转染 2 4h后开始表达 ,4 8~ 72h最高 ,1周后表达逐渐减弱 ,但 3~ 4周后仍有少量表达。结论 按照合适的质粒和脂质体比例 ,pEGFP转染MSCs的效率可达到 30 % ,并能持续表达 3周以上 ,是转染MSCs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骨髓基质干细胞 瞬时表达 基因转染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猪瘟E_2基因的伪狂犬病毒Bartha-K_(61)株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范伟兴 张雪莲 +2 位作者 魏荣 赵宏坤 陈溥言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共6页
提取伪狂犬病毒 ( PRV) Bartha- K6 1 株基因组 DNA为 PCR扩增模板 ,并根据 Genbank已发表的 PRV Kaplan株 UL区 UL2 5、U L2 4、U L2 3、U L2 2基因序列 ,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 ,这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位于 UL2 3( TK)两侧 (含部... 提取伪狂犬病毒 ( PRV) Bartha- K6 1 株基因组 DNA为 PCR扩增模板 ,并根据 Genbank已发表的 PRV Kaplan株 UL区 UL2 5、U L2 4、U L2 3、U L2 2基因序列 ,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 ,这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位于 UL2 3( TK)两侧 (含部分TK基因 )的可用于同源重组的左臂片段 ( L )和右臂片段 ( R) ,L包括部分 UL 2 5、全部 UL 2 4、部分 TK,R包括部分 TK及部分U L2 2 ,L 和 R的拼接片段中 TK基因内部缺失 2 70个核苷酸。将 L 片段和 R片段克隆于 p Bluescript M13-载体上 ,获得p SKL R;再将绿色荧光蛋白载体 p EGFP- C1上含 GFP及其多克隆位点的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插入 p SKL R的 L 片段和 R片段之间构成转移载体 p SKL KG;又将猪瘟病毒 1.2 3 kb的 E2 ( CSFV- E2 )基因片段插入 p SKL RG的多克隆位点的 Bg1 与 Pst 之间获得转移载体 p SK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 TK基因 EGFP基因 猪瘟病毒E2基因 基因缺失 转移载体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尖孢炭疽病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俊 吕延超 +3 位作者 刘晓妹 张欣 张贺 蒲金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1708-1710,共3页
芒果炭疽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2种。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尖孢炭疽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CT74-sG... 芒果炭疽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2种。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尖孢炭疽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原生质体,获得表达GFP尖孢炭疽菌的转化子菌株;转化子菌株在含潮霉素平板上经多次单孢纯化后,在无选择压下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绿色荧光,用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菌株基因组DNA获得预期大小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导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在自然界的生物学及侵染方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尖孢炭疽菌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芒果畸形病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延超 蒲金基 +5 位作者 谢艺贤 漆艳香 陆英 张欣 张贺 占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4-195,共2页
芒果畸形病是世界性的芒果重要病害。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获得了表达GFP的转化子。转化子经过单孢纯化后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 芒果畸形病是世界性的芒果重要病害。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获得了表达GFP的转化子。转化子经过单孢纯化后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荧光,通过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基因组获得预期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转入芒果畸形病病原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菌丝无差别。获得GFP标记的转化子,为应用发绿色荧光的芒果畸形病病原菌研究病原菌的侵染方式、扩展过程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畸形病 层出镰刀菌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大黄鱼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鄢庆枇 苏永全 +1 位作者 王军 周化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 ,以pIRESneo为载体质粒 ,制备含有报告基因的质粒 ,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导入大黄鱼体内 ,每隔一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鱼体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在大黄鱼体内... 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 ,以pIRESneo为载体质粒 ,制备含有报告基因的质粒 ,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导入大黄鱼体内 ,每隔一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鱼体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在大黄鱼体内得到表达 ,表达时间高达 2 8d以上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仅可以在肌肉注射部位组织细胞得到表达 ,而且在其它部位的肌肉、肝脏、肾脏和心脏等组织中也有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大黄鱼 基因表达 肌肉注射 基因免疫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朝辉 雷建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2-14,共3页
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基因是目前唯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 ,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它辅助因子 ,无种属 ,组织和位置特异性 ,其产物GFP对细胞无毒性 ,且检测简单 ,结果真实可靠的新型报告基因 ,其特有的生物化学... 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基因是目前唯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 ,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它辅助因子 ,无种属 ,组织和位置特异性 ,其产物GFP对细胞无毒性 ,且检测简单 ,结果真实可靠的新型报告基因 ,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使其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在水稻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泽宙 邱全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5-389,共5页
采用基因枪方法将适用于高等植物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转化到水稻愈伤组织之中 ,获得高效瞬时表达 .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强烈绿色荧光 .绿色荧光蛋白mGFP4生色团形成迅速 ,转化 4h后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 ,并且持... 采用基因枪方法将适用于高等植物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转化到水稻愈伤组织之中 ,获得高效瞬时表达 .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强烈绿色荧光 .绿色荧光蛋白mGFP4生色团形成迅速 ,转化 4h后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2d后才基本消退 .Southern杂交和卡那霉素 (Kan)选择实验结果表明 ,mgfp4确已得到转化 .以上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适宜于mGFP4的转化和表达 ,为今后构建GFP融合蛋白和分析相关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水稻 愈伤组织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明芳 陆晓和 +3 位作者 高基民 钟彦彦 罗微 周明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9-741,745,共4页
目的评价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1)作为新生血管性角膜病变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1-EGFP按转染倍数(MOI)5×103,5×104,5×105转染ECV304细胞,转染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CV304细胞中GFP阳性表达情况和细胞生... 目的评价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1)作为新生血管性角膜病变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1-EGFP按转染倍数(MOI)5×103,5×104,5×105转染ECV304细胞,转染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CV304细胞中GFP阳性表达情况和细胞生长形态特点等,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1-EGFP对EVE304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rAAV1-EGFP对EVC30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后2d,MOI=5×105组细胞中的GFP开始表达;表达强度随MOI值的增高而增强,同时GFP的表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转染后第7天达到高峰,此时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1-EGFP对ECV304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45.90%(MOI=5×103),58.56%(MOI=5×104),68.31%(MOI=5×105)。AAV1-EGFP转染ECV304细胞后,细胞生长及形态正常,MTT法显示转染后72、96h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之间A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AV1-EGFP对ECV304细胞转染稳定、有效,重组腺相关病毒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重组腺相关病毒可作为基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脐静脉内皮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ES序列连接的D-氨基酸氧化酶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K562e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勇平 王健民 +2 位作者 张雨生 周虹 吕书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序列来源于脑心肌炎病毒 ,它可翻译一条mRNA上的两个开放读框 ,由其连接的两个基因的表达率相同。本实验应用以IRES序列连接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和绿色荧光 (GFP)基因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K5 6 2e细...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序列来源于脑心肌炎病毒 ,它可翻译一条mRNA上的两个开放读框 ,由其连接的两个基因的表达率相同。本实验应用以IRES序列连接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和绿色荧光 (GFP)基因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K5 6 2e细胞获得稳定表达GFP的单克隆细胞KDfGC和KDfGd,测定转基因细胞的荧光阳性率以及荧光强度 ,用D 丙氨酸 (D Ala)作用DAAO+细胞 ,并用酚红氧化法测定培养上清H2 O2 。结果表明 ,KDfGC和KDfGd细胞的荧光阳性率分别为 94 .6 4 % ,96 .31% ;2× 10 4细胞的荧光强度分别为 2 0 2U和 174U。GFP荧光强度与H2 O2 的产量间呈指数相关。结论 :IRES序列调控的双基因可同时表达 ,GFP的荧光强度可以间接地反映DAAO基因的表达水平 ,为了解目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低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ES序列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K562e细胞系 白血病 病理学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植物重组表达质粒pBI-GFP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文韬 刘德立 +1 位作者 孙晓洁 杨成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利用 DNA重组技术 ,将经定点突变改造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 gfp)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 BI-1 2 1中 ,成功地构建了植物重组表达质粒 p BI-GFP.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植物重组表达质粒 pBI-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IPE细胞的转染和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慧 孙葆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 (IPE)细胞的转染和表达 ,为rAAV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酶辅助的显微分离方法体外培养IPE细胞并鉴定。按转染倍...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 (IPE)细胞的转染和表达 ,为rAAV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酶辅助的显微分离方法体外培养IPE细胞并鉴定。按转染倍数 (MOI)为 10 3 、10 4、10 5、10 6转染已培养 3d的传二代IPE细胞 ,转染后的第 1、3、5、7、9d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IPE中GFP表达阳性的情况 ,记录 10 0个IPE细胞中GFP阳性所占的百分比。当GFP表达稳定后 ,共聚焦显微镜照相 ,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结果 rAAV GFP在细胞中的表达呈绿色 ,弥漫于整个胞浆。MOI =10 3 时 ,转染后 48h ,GFP开始表达 ,MOI =10 4、10 5、10 6时 ,转染后 2 4h时便可看到GFP表达阳性的细胞 ,细胞的起始表达强度不一 ,随MOI值的增高而增强 ,同时GFP的表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 ,转染后第 7~ 9d达到高峰并维持 ,此时检测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 ,MOI =10 3 时是 2 6 7% ,MOI =10 4时是 5 3 6% ,MOI =10 5时是 60 2 % ,MOI =10 6时是 63 7%。结论 rAAV GFP对体外培养的IPE细胞转染效率可达 6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体外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IPE细胞的转染及毒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慧 孙葆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irispig mentepithelial,IPE)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IPE细胞的毒性 ,为rAAV携带...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irispig mentepithelial,IPE)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IPE细胞的毒性 ,为rAAV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酶辅助的显微分离方法体外培养IPE细胞并鉴定。按转染倍数 (multipleofinfection ,MOI)为 10 3 、10 4、10 5、10 6转染已培养 3d的传二代IPE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rAAV GFP对IPE细胞的毒性。结果 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 ,MOI =10 3 时为 2 6 .7%、MOI =10 4时为 5 3.6 %、MOI =10 5时为 6 0 .2 %、MOI =10 6时是 6 3.7% .AAV GFP转染IPE细胞后 ,细胞生长正常 ,MTT法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O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AV GFP对体外培养的IPE细胞转染效率可达 6 0 %以上 ,而且腺相关病毒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骥 马文丽 +3 位作者 毛向明 李凌 吴清华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分化的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检测动态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总DNA中扩增出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将该启动子插入真...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分化的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检测动态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总DNA中扩增出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将该启动子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1后转染3T3成纤维细胞及人前脂肪细胞,并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在胰岛素、地塞米松及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诱导下,人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而3T3细胞则不能诱导为脂肪细胞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结论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的PPARγ2基因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成的重组基因转化人前脂肪细胞后,能够用来动态活体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状态。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脂肪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检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分化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思齐 夏晓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负载pEGFP-N1质粒转染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活力,明确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对Müller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成功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üller细胞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7±1.9)%、(18.1±16)%、(17.2±2.5)%、(16.9±1.7)%。台盼蓝排斥实验显示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前后活细胞率分别为(98.2±5.6)%、(96.1±6.2)%。结论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可安全有效地介导Müller细胞的转染,为进一步明确Mü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功能及靶向Müller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脂质体 转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TuMv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19
作者 陈书霞 王晓武 程智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95-1398,共4页
本研究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将PCR产物酶切以后与芜菁花叶病毒表达载体相连,得到的阳性克隆通过多对引物组合进行PCR验证及序列测定,说明GFP基因已经连接到该病毒表达载体中,而且没有发生碱基误配及错配。该... 本研究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将PCR产物酶切以后与芜菁花叶病毒表达载体相连,得到的阳性克隆通过多对引物组合进行PCR验证及序列测定,说明GFP基因已经连接到该病毒表达载体中,而且没有发生碱基误配及错配。该GFP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TuMv的全长cDNA侵染性克隆进行外源基因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TuMv病毒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城疫病毒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20
作者 胡顺林 孙庆 王曲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59,共1页
将新城疫病毒ZJI株基因组cDNA全长分成7个片段,依次连接并克隆至TVT7R转录载体中,构建了含ZJI株全基因组cDNA的转录载体(pNDV/ZJI),pNDV/ZJI与3个辅助表达质粒pCI—NP、pCI—P和pCI—L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感... 将新城疫病毒ZJI株基因组cDNA全长分成7个片段,依次连接并克隆至TVT7R转录载体中,构建了含ZJI株全基因组cDNA的转录载体(pNDV/ZJI),pNDV/ZJI与3个辅助表达质粒pCI—NP、pCI—P和pCI—L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感染性的新城疫病毒粒子。根据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点,设计用于扩增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一对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新城疫病毒 CDNA全长 重组 基因 基因组结构 pCI 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