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fficientNetV2模型用地分类的城市街区蓝绿空间质量评价——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1
作者 王振报 田琰 +2 位作者 张孝贤 崔译丹 梁榆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且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情绪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对蓝绿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已成为间接改善公共健康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掘现有蓝绿空间规划中存在...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且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情绪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对蓝绿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已成为间接改善公共健康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掘现有蓝绿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优化蓝绿空间的分布格局,以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为例,选取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基于EfficientNetV2网络模型提取研究范围内蓝绿空间的位置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街区蓝色空间可达性及绿色空间面积占比,对这两类指标进行归一化加权得到蓝绿空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空间自相关探究街区蓝绿空间质量在空间格局上的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蓝色空间可达性分布呈现出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复兴区街区的蓝色空间可达性相对较低;2)绿色空间网格分布整体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绿色空间面积占比相对较低的街区主要集中在复兴区的南部和邯山区;3)蓝绿空间质量较差的街区有59个,主要分布在复兴区、丛台区、邯山区的北部。研究采用的卫星遥感影像是免费开源的RGB三通道民用卫星遥感影像,EfficientNetV2模型用于城市用地分类具有良好的准确率,对于城市建成环境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最后根据蓝绿空间质量的量化结果提出系列针对性提升策略,为街区更新的优先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用地分类 EfficientNetV2 蓝色空间可达性 绿色空间面积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