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探究
1
作者
荐晓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探讨了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的理念、策略及实践路径。以江苏连云港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现状问题,并从生态修复、功能复合和智慧化管理等维度提出解决方案,探索了绿色空间优化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性。通过案例实践展示...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探讨了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的理念、策略及实践路径。以江苏连云港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现状问题,并从生态修复、功能复合和智慧化管理等维度提出解决方案,探索了绿色空间优化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性。通过案例实践展示绿色空间在生态、社会效益上的双重价值,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化工园区的生态化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导向
绿色空间规划
化工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以北京市浅山区为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方正
刘阳
+2 位作者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36,共12页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三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浅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志明
邱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1期26-32,共7页
追溯了英国绿色空间概念的缘起,回顾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绿色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政策法规、规划工具和实施机制,并以大伦敦地区普利茅斯绿色空间战略规划编制为例,解析了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经验,力求为我...
追溯了英国绿色空间概念的缘起,回顾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绿色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政策法规、规划工具和实施机制,并以大伦敦地区普利茅斯绿色空间战略规划编制为例,解析了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经验,力求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都市圈绿化系统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绿色空间规划
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铠针
洪再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后的国土"千疮百孔",城乡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需要适应于以城乡生态宜居为首要目标,走集约、绿色、城乡特色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的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框架与理论,同时需要起到缝合弥补、整合改良、提纲挈领作用的规划方法来修补、缝合、改良、统筹现有城乡环境物质空间。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要求城乡规划更好地应对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土地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服务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综合效益发展的生态学框架,立足于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统筹城乡自然、人文生态生活支持系统。可以说,绿色基础设施正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理论与方法,但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系统衔接。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城乡规划专业角度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体系构建与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用地布局落实等实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美好的理想家园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物质空间环境目标。论文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从技术手段层面以绿色基础设施线性要素系统、面状要素系统、点状要素系统以及绿色生态技术工程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具体落实层面,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城乡绿色空间不同层级的各要素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用地布局落实技术框架,同时提出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具体策略,以对城乡绿色空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针对新型城镇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长效管理与维护提出针对性方法与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及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哲学思想基础、概念缘起、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与先进经验借鉴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回顾我国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思想与实践,并归纳总结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现行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通过论述新型城镇化概念、特征、核心目标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城乡规划角度涉及层面,同时对应论述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特征、与重要作用等方面,立足新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之间的同构关系进行辨析,即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作用载体等同构关系,并分析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第四章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构成、规划类型以及层级体系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提出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与相关操作性的技术框架。第五章则在第四章中所建立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层级的线性要素系统(GI廊道系统)、面状要素系统(GI基质系统)、点状要素系统(GI斑块系统)、生态技术工程要素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四个重点要素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分析,针对不同尺度层面(宏观城乡层面、中观城市、镇、乡村层面、微观生态社区层面)对各要素系统规划进行用地布局落实。第六章主要对适合不同尺度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出建策,包括城乡绿木、林、森策略;绿色农场策略、绿色屋顶、绿墙策略、绿色街道策略等,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
基础设施
规划
体系
绿色空间规划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UCC的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邵明
李雄
+2 位作者
刘志成
张云路
成超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目的】城市市域范围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基础,在价值测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演变预测,更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并衡量城市市域范围内现有生态存量与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从而预先进行规划回应...
【目的】城市市域范围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基础,在价值测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演变预测,更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并衡量城市市域范围内现有生态存量与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从而预先进行规划回应。【方法】为明确承德市域土地空间利用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合RS与GIS技术,对承德市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LUCC)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对承德市域范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6年承德市域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和生态空间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980-2018年间(1980、1990、2000、2010、2018年,共5期)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别为1038.51亿、1035.93亿、1036.09亿、1009.71亿、999.36亿元。同时,模拟结果显示,2026年承德市域预测服务价值仍将处于下降趋势,价值降幅约为9.97亿元。【结论】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维度呈现明显斑块状分布,核心服务功能集中在西北部和南部林地区域,时间维度出现显著功能缩减,核心缩减区域集中在各市县已建成区边缘区域。本研究从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和发展预测等多方面总结了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和空间变化规律,从而为承德市域后续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和管控策略的拟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态蓝图到翠色海淀
6
作者
丁戎
白杨
刘圣维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27,共4页
通过梳理海淀区系列绿色空间规划12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在国内各阶段绿色空间建设背景下的北京海淀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和规划技术的变革.剖析海淀区绿色空间从理想蓝图到翠色海淀的实施路径和实践特点,提出在总体路径指导下的"定纲...
通过梳理海淀区系列绿色空间规划12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在国内各阶段绿色空间建设背景下的北京海淀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和规划技术的变革.剖析海淀区绿色空间从理想蓝图到翠色海淀的实施路径和实践特点,提出在总体路径指导下的"定纲、定心、定脉、铺底"的海淀绿色空间构建过程.总结海淀绿色空间规划技术创新之处,旨为区域性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淀区
绿色空间规划
实践
发展历程和
规划
技术变革
实施路径
规划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探究
1
作者
荐晓峰
机构
青岛董家口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探讨了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的理念、策略及实践路径。以江苏连云港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现状问题,并从生态修复、功能复合和智慧化管理等维度提出解决方案,探索了绿色空间优化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性。通过案例实践展示绿色空间在生态、社会效益上的双重价值,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化工园区的生态化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景观导向
绿色空间规划
化工园区
分类号
TU984.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以北京市浅山区为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方正
刘阳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36,共12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4071)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2019030302)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1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8036、3167070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YJC76004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LX201808)
文摘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三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浅山地区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 planning
ecosystem services
shallow mountain area
分类号
S731.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志明
邱利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1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086
31570703)
+1 种基金
江苏省第十二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5-JZ-007)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3)
文摘
追溯了英国绿色空间概念的缘起,回顾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绿色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政策法规、规划工具和实施机制,并以大伦敦地区普利茅斯绿色空间战略规划编制为例,解析了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经验,力求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都市圈绿化系统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绿色空间规划
都市圈
Keywords
United Kingdom
green space planning
metropolitan area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铠针
洪再生
机构
天津大学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金资助项目(0217005208025)
文摘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后的国土"千疮百孔",城乡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需要适应于以城乡生态宜居为首要目标,走集约、绿色、城乡特色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的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框架与理论,同时需要起到缝合弥补、整合改良、提纲挈领作用的规划方法来修补、缝合、改良、统筹现有城乡环境物质空间。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要求城乡规划更好地应对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土地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服务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综合效益发展的生态学框架,立足于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统筹城乡自然、人文生态生活支持系统。可以说,绿色基础设施正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理论与方法,但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系统衔接。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城乡规划专业角度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体系构建与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用地布局落实等实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美好的理想家园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物质空间环境目标。论文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从技术手段层面以绿色基础设施线性要素系统、面状要素系统、点状要素系统以及绿色生态技术工程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具体落实层面,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城乡绿色空间不同层级的各要素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用地布局落实技术框架,同时提出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具体策略,以对城乡绿色空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针对新型城镇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长效管理与维护提出针对性方法与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及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哲学思想基础、概念缘起、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与先进经验借鉴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回顾我国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思想与实践,并归纳总结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现行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通过论述新型城镇化概念、特征、核心目标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城乡规划角度涉及层面,同时对应论述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特征、与重要作用等方面,立足新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之间的同构关系进行辨析,即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作用载体等同构关系,并分析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第四章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构成、规划类型以及层级体系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提出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与相关操作性的技术框架。第五章则在第四章中所建立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层级的线性要素系统(GI廊道系统)、面状要素系统(GI基质系统)、点状要素系统(GI斑块系统)、生态技术工程要素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四个重点要素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分析,针对不同尺度层面(宏观城乡层面、中观城市、镇、乡村层面、微观生态社区层面)对各要素系统规划进行用地布局落实。第六章主要对适合不同尺度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出建策,包括城乡绿木、林、森策略;绿色农场策略、绿色屋顶、绿墙策略、绿色街道策略等,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
基础设施
规划
体系
绿色空间规划
框架
分类号
TU985.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UCC的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邵明
李雄
刘志成
张云路
成超男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100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704)。
文摘
【目的】城市市域范围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基础,在价值测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演变预测,更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并衡量城市市域范围内现有生态存量与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从而预先进行规划回应。【方法】为明确承德市域土地空间利用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合RS与GIS技术,对承德市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LUCC)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对承德市域范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6年承德市域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和生态空间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980-2018年间(1980、1990、2000、2010、2018年,共5期)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别为1038.51亿、1035.93亿、1036.09亿、1009.71亿、999.36亿元。同时,模拟结果显示,2026年承德市域预测服务价值仍将处于下降趋势,价值降幅约为9.97亿元。【结论】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维度呈现明显斑块状分布,核心服务功能集中在西北部和南部林地区域,时间维度出现显著功能缩减,核心缩减区域集中在各市县已建成区边缘区域。本研究从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和发展预测等多方面总结了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和空间变化规律,从而为承德市域后续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和管控策略的拟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演变分析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 planning
ecosystem services
land use
evolution analysis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态蓝图到翠色海淀
6
作者
丁戎
白杨
刘圣维
机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27,共4页
文摘
通过梳理海淀区系列绿色空间规划12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在国内各阶段绿色空间建设背景下的北京海淀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和规划技术的变革.剖析海淀区绿色空间从理想蓝图到翠色海淀的实施路径和实践特点,提出在总体路径指导下的"定纲、定心、定脉、铺底"的海淀绿色空间构建过程.总结海淀绿色空间规划技术创新之处,旨为区域性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淀区
绿色空间规划
实践
发展历程和
规划
技术变革
实施路径
规划
创新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 planning practice in Haidian Distric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evolution ofplanning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path
planning innov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化工园区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探究
荐晓峰
《现代园艺》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以北京市浅山区为例
李方正
刘阳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李志明
邱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贾铠针
洪再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LUCC的承德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分析与优化研究
邵明
李雄
刘志成
张云路
成超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生态蓝图到翠色海淀
丁戎
白杨
刘圣维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