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种养循环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雪 谢静 +4 位作者 李慧卿 张晓光 刘鑫融 高红霞 张瑞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52-153,共2页
绿色种养循环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种养循环的概念与原理,进而从合理的种养结合、有机废弃物处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精准农业等几方面论述了绿色种养循环的... 绿色种养循环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种养循环的概念与原理,进而从合理的种养结合、有机废弃物处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精准农业等几方面论述了绿色种养循环的关键技术。最后,从技术和模式创新、政策推动与财政支持、资源最大化利用与产业链整合这三方面分析了未来绿色种养循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推广与应用
2
作者 冯起省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45-45,47,共2页
正阳县耕地面积常年稳定在14.8万hm^(2),粮食年产量高达10亿kg,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正阳县的生猪养殖量近500万头,年产粪肥约180万t,年产沼液肥约500万t,形成了“地多肥多粮多”的独特格局,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正阳县耕地面积常年稳定在14.8万hm^(2),粮食年产量高达10亿kg,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正阳县的生猪养殖量近500万头,年产粪肥约180万t,年产沼液肥约500万t,形成了“地多肥多粮多”的独特格局,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阳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将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作为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先行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致力于擦亮“花生、生猪、小麦”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肥 粪肥 粮食 生猪养殖 耕地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推广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宝林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关注。其中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属于一种集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生态平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关注。其中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属于一种集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生态平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然后探讨其具体的推广策略以及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农业绿色转型 推广策略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丘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实践
4
作者 张巍 吕飞龙 +1 位作者 张瑞 杨建芳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9-50,共2页
该文探讨了封丘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状况,阐述其在解决粪污处理难题上的实践,通过创新种养循环模式,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长期稳定运行,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创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北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应用
5
作者 谢彬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8期109-110,共2页
1张北县农业资源概述1.1县域自然条件。张北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属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2℃,年均降水量392.7 mm,年均日照时数2 908 h,年均昼夜温差9.4℃~14.6℃,全年无霜期9... 1张北县农业资源概述1.1县域自然条件。张北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属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2℃,年均降水量392.7 mm,年均日照时数2 908 h,年均昼夜温差9.4℃~14.6℃,全年无霜期90~120 d。干爽冷凉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作物病害较轻,农产品品质优良,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县 农业技术模式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绘就农业强国新画卷
6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在新时期农业强国建设征程中,绿色种养循环正成为激活乡村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的“金钥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而绿色种养循环正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我国自2021年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在新时期农业强国建设征程中,绿色种养循环正成为激活乡村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的“金钥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而绿色种养循环正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我国自2021年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以来,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18.02亿元,在培育服务组织、创建运行机制、集成技术模式、促进增产提质、带动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绿色种养循环发展的框架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与实践分析
7
作者 陈会宽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42-4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基于绿色种养循环的农业模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维度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现代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基于绿色种养循环的农业模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维度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现代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人群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农业生产 低碳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践与对策
8
作者 王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凉州区坚持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在粪肥还田利用过程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形成了4种服务模式、3种“市场+补贴”的运行机制和4种技术模式。文章分析了凉州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凉州区坚持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在粪肥还田利用过程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形成了4种服务模式、3种“市场+补贴”的运行机制和4种技术模式。文章分析了凉州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凉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粪肥还田 试点 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瑞雪 张建学 +2 位作者 李慧卿 张晓光 刘鑫融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0期23-24,共2页
本文分析了衡水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开展成效,基本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绿色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了较为规范的绿色种养循环运营模式,集成一系列效果显著的绿色种养循环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衡水市绿色种养循环的优化与提升对... 本文分析了衡水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开展成效,基本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绿色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了较为规范的绿色种养循环运营模式,集成一系列效果显著的绿色种养循环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衡水市绿色种养循环的优化与提升对策,因地制宜推动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多措并举强化技术示范与推广辐射,加强政校企协同加速技术研发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市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探析
10
作者 张雷 麻建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184-187,共4页
近年来,国家把种养循环农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继出台多个文件、规划,指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发展理念,开展粪肥就近处理、就地消纳,构建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循环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泗县通过... 近年来,国家把种养循环农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继出台多个文件、规划,指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发展理念,开展粪肥就近处理、就地消纳,构建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循环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泗县通过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扶持了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形成了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种养结合模式,打通了种养循环堵点,加快了粪肥还田,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此,总结了泗县绿色种养循环工作进展、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进展 成效 问题 对策 安徽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海安探索”
11
作者 谢瑞斌 仲崇平 钱钧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2021年以来,海安市按照“创机制、建模式、拓市场、畅循环”总体要求,以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契机,开展粪肥还田利用全过程、托管式、专业化服务,探索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合作共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 2021年以来,海安市按照“创机制、建模式、拓市场、畅循环”总体要求,以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契机,开展粪肥还田利用全过程、托管式、专业化服务,探索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合作共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 资源化利用 试点 海安模式 江苏海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川区罗湖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显成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齐龙 苏道平 +2 位作者 艾必福 艾云 徐淑全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4期81-83,共3页
施用化肥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人们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地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等问题,对土壤健康,甚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治理由化... 施用化肥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人们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地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等问题,对土壤健康,甚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治理由化肥带来的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践行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肥料作为主要因素,通过设置定点监测试验,探寻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在水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构建有机肥科学施用体系,研究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土壤理化特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可持续的绿色施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种养循环 试点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监测点试验
13
作者 常晓祥 保增平 《云南农业》 2023年第4期80-81,共2页
通过三岔河镇种养循环效果监测点田间对比试验,监测绿色种养循环粪肥在农业增产增收、化肥减量等方面的作用,科学评价试点实施效果,为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处理2比处理1亩净增收32.6元,绿色种养循环粪肥在农业... 通过三岔河镇种养循环效果监测点田间对比试验,监测绿色种养循环粪肥在农业增产增收、化肥减量等方面的作用,科学评价试点实施效果,为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处理2比处理1亩净增收32.6元,绿色种养循环粪肥在农业增产增收、化肥减量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此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 常规施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14
作者 叶素丰 《湖南农业》 2025年第8期30-30,共1页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衡阳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处理模式,通过4年时间的摸索,项目在粪污资源化利用、农田提质增效、农...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衡阳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处理模式,通过4年时间的摸索,项目在粪污资源化利用、农田提质增效、农户增收等方面的综合效益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绿色种养循环 农业可持续发展 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青县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探究与思考
15
作者 王莹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6期88-90,共3页
2021年,山东省高青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通过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品优质安全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探索出黄河流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相关部门通过分析高... 2021年,山东省高青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通过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品优质安全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探索出黄河流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相关部门通过分析高青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总体情况、做法及成效,指出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缺乏规范化管理、科技投入不足、粪肥还田质量把握不准和缺乏人才等,探讨加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方法,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让广大农民因“绿”而富,推动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青县 农业农村部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钢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践
16
作者 刘自豪 陈汝瀛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做好舞钢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将粪肥收集还田再利用,本市2021年成功申报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奖励支持,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的实施主体。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化肥... 为做好舞钢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将粪肥收集还田再利用,本市2021年成功申报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奖励支持,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的实施主体。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舞钢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并起到增产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钢市 绿色种养循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现状及发展建议
17
作者 王佳熙 苗德强 +2 位作者 朱金燕 王石麟 许海霞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建“稻米和禽蛋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模式示范基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综合价值。为进一步促进海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对海安市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的主要措施及...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建“稻米和禽蛋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模式示范基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综合价值。为进一步促进海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对海安市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分析,并针对海安市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部门联动、提升技术支持、强化风险防范、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布局 生态循环 海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县农业粪污绿色利用实践
18
作者 唐瑜 袁敏 +1 位作者 曾亚莉 万晓凡 《湖南农业》 2025年第4期31-31,共1页
湖南省石门县是全国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全县经过3年试点示范、摸索推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在减少化肥用量、减少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湖南省石门县是全国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全县经过3年试点示范、摸索推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在减少化肥用量、减少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用量 石门县 畜禽粪污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循环粪变宝,种养结合土生金
19
作者 王依 黄欢 《湖南农业》 2025年第8期28-29,共2页
汨罗市是传统的种养大县,长期以来,畜禽养殖在保障“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粪污处理压力。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汨罗市以实... 汨罗市是传统的种养大县,长期以来,畜禽养殖在保障“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粪污处理压力。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汨罗市以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契机,聚焦“粪污变粪肥、资源再利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粪污处理 汨罗市 资源利用 绿色种养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粪肥机械还田现状及建议
20
作者 庞少浦 雍路路 +1 位作者 王凯 景鑫鑫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3期24-25,共2页
随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粪肥还田机械得到大力推广和高效应用,解决了种养分离、粪肥下地难、还田成本高、施肥方式粗放等问题。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河南省粪肥机械还田情况调查,梳理分析了河南省粪肥机械还田现状,并提出... 随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粪肥还田机械得到大力推广和高效应用,解决了种养分离、粪肥下地难、还田成本高、施肥方式粗放等问题。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河南省粪肥机械还田情况调查,梳理分析了河南省粪肥机械还田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项目 还田 河南省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粪肥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