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突变级数和速度特征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67,共6页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构建速度特征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速度态势。研究结果发现:N2(专用设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位居首位,细分行业间变化速度态势差异明显,N1(通用设备制造业)、N2(专用设备制造业)与N7(仪器仪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增趋势,而其他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减趋势,其中N3(汽车制造业)递减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变级数法 速度特征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和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的“三力”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博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6,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绿色创新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 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章生 宋德勇 刘桂海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基于2003-2014年28个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以环境规制强度作为门槛量,在分析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 基于2003-2014年28个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以环境规制强度作为门槛量,在分析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创新补偿"和"遵循成本"两个不同方向的效应,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之间也存在非对称效应;基于GML指数的分析,当规制强度跨越限定的门槛值,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规制强度由中等强度跨越到较高强度,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向由正变负;从指数分解来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存在显著的"倒N型"关系,只有在较低规制强度区间,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比分析发现规制强度在中等区间时,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制造业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章生 宋德勇 +1 位作者 弓媛媛 罗传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200,共7页
[目的/意义]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寻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构建28个两位数制造行业2003-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 [目的/意义]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寻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构建28个两位数制造行业2003-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采用全域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期间各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行业间差异并探寻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GML指数年均增长4.96%,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从行业分类来看,行业异质性是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重点行业绿色技术创新GML指数的动态演变轨迹及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资助增加、外商投资加大、经营环境优化、企业规模扩大和行业结构提升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波特效应"在制造业尚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主体视角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卫 龚敏 戴爱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46-56,共11页
从多方参与主体(企业、学研机构、政府、其他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 从多方参与主体(企业、学研机构、政府、其他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力不相同;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吻合;从长期看,大部分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趋势,而北京、广东等8个省(区、市)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应强化市场相关主体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注重多方参与主体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使得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主体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动态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云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业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红娜 孙美玲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9,共12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双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弥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双重外部性”缺陷。以2011—2021年制造企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工具变量法(IV)和双重差分法... 绿色技术创新是“双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弥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双重外部性”缺陷。以2011—2021年制造企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工具变量法(IV)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进而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从时间维度分析了该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作用的有效期。从产权异质性角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在混合所有制和非国有制企业中更明显。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现金流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影响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从税收优惠政策角度提升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现金流 工具变量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妍 李桂萍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2,共5页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显著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但环保费改税会由于企业规模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为环保费改税对规模较大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对规模较大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可持续竞争力关系中起到更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可持续竞争力 环保费改税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半参数下的空间变系数MGWR模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晓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7,共7页
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对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协调作用.在纳入环境规制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用MGWR模型对金融资源配置和绿色技术创... 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对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协调作用.在纳入环境规制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用MGWR模型对金融资源配置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模拟估值.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对发达地区的创新推动力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显现出物质资本过度深化带来的创新边际弹性逐步递减态势,欠发达地区仍处于该弹性的递增阶段;环境规制对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并且在发达地区2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欠发达地区2者为负向关联;知识技术存量是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人力资本投入,而研发经费投入的推动力较微弱,本地经济发展程度对技术创新起着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空间配置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空间分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海波 路可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和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切入,采用熵值法测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具有...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和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切入,采用熵值法测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促进绿色专利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有促进作用;企业融资约束会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有阻碍作用,而新质生产力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贸易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最明显、西部次之、中部最弱,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对外贸易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中介效应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绿色认知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87
11
作者 李亚兵 夏月 赵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23,共11页
基于战略认知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分析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探究整个研究路径在环境规制下的作用边界。对2012—2019年深沪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 基于战略认知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分析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探究整个研究路径在环境规制下的作用边界。对2012—2019年深沪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正向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正向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绩效发挥U型中介作用;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绩效发挥线性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经济绩效间的U型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环境绩效间的线性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绿色认知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环境规制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应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颇 伏开鑫 +1 位作者 易小琅 付志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60,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视域出发,就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深度剖析,并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视域出发,就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深度剖析,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及能源消费结构为中介视角,采用2013-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内在机理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变革、产业结构革新优化及数字治理开拓引领三个维度;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正向作用;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间接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以国家发展的战略顶层设计为引领,推进体育用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2)以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动力,建构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生态圈”;(3)以能源消费结构为基础框架,因地制宜制定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发展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体育用品制造业 绿色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能源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