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妍 李桂萍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2,共5页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显著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但环保费改税会由于企业规模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为环保费改税对规模较大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对规模较大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可持续竞争力关系中起到更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可持续竞争力 环保费改税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喜莲 马苏琪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技术应用为持续绿色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本文以2012~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显著促进企业持...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技术应用为持续绿色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本文以2012~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显著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高管环境注意力会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对持续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通过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持续绿色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企业、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持续绿色创新 动态能力 环境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压力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动态QCA分析
3
作者 刘剑寒 陈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3,共11页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与组态视角,建立包含“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强制压力”的多重制度压力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单一制度压力要素并非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②识别出6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制度逻辑组态,包括舆论—金融—...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与组态视角,建立包含“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强制压力”的多重制度压力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单一制度压力要素并非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②识别出6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制度逻辑组态,包括舆论—金融—规制型外源制度逻辑组态(S_(1))、规制—成本型内源制度逻辑组态(S_(2))、处罚—金融型混合制度逻辑组态(S_(3))、强制—规范型混合制度逻辑组态(S_(4))、处罚型制度逻辑组态(S_(5a)与S_(5b));③6种制度逻辑组态的3个演变节点分别出现在2013、2016和2019年,随着时间推移,行政处罚压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趋向于成为主导制度压力;④综合来看,组态S_(4)、S_(5a)、S_(5b)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多元制度逻辑的关键演变方向。运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展现3种制度压力之间的复杂作用及其构成的多元制度逻辑动态演变趋势,为政府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压力 制度逻辑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动态定性比较分析 T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突变级数和速度特征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67,共6页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构建速度特征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速度态势。研究结果发现:N2(专用设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位居首位,细分行业间变化速度态势差异明显,N1(通用设备制造业)、N2(专用设备制造业)与N7(仪器仪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增趋势,而其他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减趋势,其中N3(汽车制造业)递减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变级数法 速度特征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6
作者 张忠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2-167,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企业要素密集度和所有制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作用不明显;相较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吸收能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关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高质量发展 PVAR模型 动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97,共11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资源行动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能力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9
作者 陈燕萍 邵云飞 黄乐仪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能力-知识动态能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312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人工智能能力能够直接推动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②知识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特别是在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③数据驱动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使得在数据驱动文化较强的企业中,进一步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本文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数字化时代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内在机理,为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突破性技术创新 知识动态能力 数据驱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基于双碳标准子体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文婷 杨相晶 +1 位作者 郭嘉琦 程芳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4,共12页
标准是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参与标准制定是强化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然而,鲜有研究揭示企业如何利用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获取网络资源,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以2012... 标准是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参与标准制定是强化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然而,鲜有研究揭示企业如何利用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获取网络资源,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以2012—2022年我国双碳标准清洁能源子体系中合作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标准联盟网络,系统探究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标准化能力与伙伴多样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通过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对绿色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伙伴多样性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结论可丰富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为企业加入标准联盟网络并在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联盟网络 网络嵌入 绿色技术创新 标准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规制何以能激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11
作者 韩先锋 陈龙涛 尹梦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8,共10页
如何加快实现碳排放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统筹协调,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基于中国200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门槛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解析了碳排放规制影响区域绿... 如何加快实现碳排放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统筹协调,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基于中国200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门槛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解析了碳排放规制影响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传导机制和演变规律。结果发现:(1)提高碳排放规制强度显著有利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该结论在经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碳排放规制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存在多维异质性,这种积极作用在中部及西部地区、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和低碳城市试点以来表现得更为明显;(3)碳排放规制不仅能直接激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还可通过促进一般技术创新、诱发绿色金融发展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路径间接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助力;(4)碳排放规制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具有典型“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动态演变特征,且只有碳排放规制强度始终保持在适度区间时才最有利于激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而过于严厉的碳排放规制则具有明显的弱化效果,过度宽松的碳排放规制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绿色技术创新红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传导效应 动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效应
12
作者 邸俊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有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作用机制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可通过R&D资本存量来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从空间效应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邻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最后,本文提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能力评估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区域商贸流通能力 空间影响效应 R&D资本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冗余资源的“U”型调节效应
13
作者 葛元骎 何洋 赵瑞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14,共12页
论文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情景。实证检验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于不同属性和科技水平以... 论文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情景。实证检验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于不同属性和科技水平以及有无环保投资的企业影响呈现差异化。(2)数字化转型通过加深知识网络嵌入程度、强化技术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助力绿色技术创新。(3)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时,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发挥了“U”型调节作用,沉淀性冗余资源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催发新质生产力,为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催化新质生产力成型以及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知识网络嵌入 技术整合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和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的“三力”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博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6,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绿色创新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 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差异化战略———动态网络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桥梁与变革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芸 马硕 +1 位作者 魏田苡薇 林子昂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5,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成为关键议题。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并分析差异化战略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强度与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存在显...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成为关键议题。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并分析差异化战略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强度与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动态网络能力的构建与数字化转型机制的引入而实现。此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差异化战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拓展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方面的效果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优质专利指数等创新质量评价标准上的提升表现相对减弱。研究结论为优化动态网络能力、深化数字化转型、克服技术障碍,以实现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目标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网络能力 技术创新 动态能力 数字化转型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动态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静 陈淑芳 白珂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为研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具体划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转... 为研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具体划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转化与产出三个维度,分别检验三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其财务绩效提升越明显;②技术创新投入、转化与产出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③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个维度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环境动态 财务绩效 企业创新 制造业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之道:动态网络能力、女性高管领导力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晓艳 马硕 陈楚夫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企业2011~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了动态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动态网络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表现,支持方式包括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企业2011~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了动态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动态网络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表现,支持方式包括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市场敏捷、创新文化与竞争力。进一步研究揭示,当企业女性高管数量达到关键阈值时,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研究结论为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性别配额制度与助力科技强国提供了经验启示与关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网络能力 技术创新 女性高管 临界数量 知识与资源 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主体视角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卫 龚敏 戴爱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46-56,共11页
从多方参与主体(企业、学研机构、政府、其他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 从多方参与主体(企业、学研机构、政府、其他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力不相同;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吻合;从长期看,大部分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趋势,而北京、广东等8个省(区、市)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应强化市场相关主体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注重多方参与主体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使得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主体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动态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风险与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企业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刘释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5,共8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受到风险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论文基于第十二次私营企业调查获得的42483家民营企业数据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分别检验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对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对上述四对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质量风险负向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市场竞争风险负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但是对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管理能力越强,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就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而言,产品质量风险会促进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策略的采取;而低管理能力企业中,结果刚好相反。高管理能力企业组中,市场竞争风险正向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在低管理能力组中,结果刚好相反。企业管理能力对市场竞争风险与绿色工艺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企业内在特质也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采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企业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绿色动态能力与组织调节定向的中介及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姜忠辉 赵迪 +1 位作者 孟朝月 罗均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5,共11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并重点考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并重点考察组织调节定向的边界效应。基于中国205家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组织调节定向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绿色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中发挥调节作用,在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情境下,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间接影响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绿色动态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 组织调节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