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德龙 刘旭 周庆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秦巴山脉区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要地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其绿色循环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脱贫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探究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路径、为绿色创新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工程支撑的战略目标,采用归纳演绎法对区域... 秦巴山脉区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要地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其绿色循环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脱贫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探究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路径、为绿色创新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工程支撑的战略目标,采用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的生态与战略价值、保护与协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据此明晰区域的绿色循环发展思路和总体定位;研究提出基于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路径、基于转型优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建设路径、基于内外共赢的区域协同路径等四大类具体举措。期望通过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使之成为解决区域生态与贫困矛盾问题、维护国家多维度社会及生态安全的重大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脉区域 绿色循环发展 生态保护 绿色产业 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伏牛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炯天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91,共12页
阐述秦巴山脉及河南片区(伏牛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地理、地貌特征,人口、社会及基础设施,经济及产业发展状况,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分析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具有的"强生态环境"和"弱经济基... 阐述秦巴山脉及河南片区(伏牛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地理、地貌特征,人口、社会及基础设施,经济及产业发展状况,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分析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具有的"强生态环境"和"弱经济基础"特点的基本情况,创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以"伏牛山生态–产业协同双向梯度发展"的模式,构建"伏牛山南北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绿色循环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推进"伏牛山南北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脉 河南片区 伏牛山区 绿色循环发展 战略研究 生态环境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脉农林畜药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3
作者 刘旭 梅旭荣 +1 位作者 杨正礼 杨世琦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30,共7页
秦巴山脉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难度大,农业资源的差异化和碎片化影响农业经营规模与布局,农产品特色品种多,但知名品牌少、深加工少、效益差,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薄弱等。本... 秦巴山脉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难度大,农业资源的差异化和碎片化影响农业经营规模与布局,农产品特色品种多,但知名品牌少、深加工少、效益差,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薄弱等。本文基于秦巴山脉农林畜药发展目标与思路,提出了山地生态环境红线管理与环境质量提升、科教引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基于农牧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林下特色经济、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六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脉 农林畜药 绿色循环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矿业绿色循环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汇文 杜明东 江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0,109,共7页
矿业绿色循环发展影响因素多,发展态势难以直观把握,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成为其实现的关键。将矿业绿色循环发展视为一个复杂大系统,包括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科技等五个子系统,结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循环经济的"3R"... 矿业绿色循环发展影响因素多,发展态势难以直观把握,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成为其实现的关键。将矿业绿色循环发展视为一个复杂大系统,包括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科技等五个子系统,结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借助善于解决非线性复杂大系统问题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以略阳县为例,构建了县域矿业绿色循环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县域实现矿业绿色循环发展最优路径。通过仿真计算,遴选出当前发展路径Ⅰ、经济发展路径Ⅱ和绿色循环协调路径Ⅲ三种典型路径,并对该三种典型路径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绿色循环协调路径Ⅲ是实现略阳矿业绿色循环发展的最优路径。最后基于该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矿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业 发展路径 绿色循环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强 周良田 +1 位作者 王凤娟 季恺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9期179-182,共4页
指出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据初步测算,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约8亿t,全国畜禽总存栏约93亿个标准猪单位,每年产生约38亿t粪污,受限于废弃物回收利用价值低、方向少,综合利用率不足30%,一般... 指出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据初步测算,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约8亿t,全国畜禽总存栏约93亿个标准猪单位,每年产生约38亿t粪污,受限于废弃物回收利用价值低、方向少,综合利用率不足30%,一般就地焚烧,直接肥田,产生大量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随着农机自动化的发展,把农业废弃物综合制作有机肥进行农业绿色循环应用,降低了成本,使其有利可图,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农业产品正在大量走出国门,人们也更加关注绿色食品的安全、健康。为农业绿色循环应用的生物有机肥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能够满足人民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有机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农业,引领绿色循环发展
6
作者 颜世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1-1,共1页
近年来,彰武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省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 近年来,彰武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省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基本实现了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化肥、农药施用总量显著减少,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绿色循环发展 彰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市: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7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第11期74-74,共1页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是破解畜牧业环境资源约束、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庆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以粪污综合利用为核心,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循环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是破解畜牧业环境资源约束、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庆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以粪污综合利用为核心,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循环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庆阳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畜牧业 庆阳市 绿色循环发展 综合利用率 环境资源约束 统筹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彬 史舒琪 +1 位作者 张鑫 王亦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214-219,226,共7页
绿色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评价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对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4个... 绿色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评价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对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4个层面构建了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山东省2001-2021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层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中,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整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可分为稳定上升阶段(2001-2004年)、波动式上升阶段(2005-2015年)和快速上升阶段(2016年以后)。在21年间,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提高了3.06倍,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分层评价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数最高,其次是绿色发展水平和低碳发展水平,循环发展水平最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迅速提升,增长幅度最大;绿色发展水平和循环发展水平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构建低碳发展新格局、提高循环利用能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熵权TOPSIS 生态保护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治理视角: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于深圳实践与政企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植 张慧智 黄宝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1,共9页
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城市的治理水平成为直接影响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构建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 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城市的治理水平成为直接影响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构建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突出绿色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垂直座谈和219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深圳还面临着缺乏系统协同的发展战略、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针对现代城市治理的共性问题,从有效治理的角度,通过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经济政策、促进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等几个方面,探讨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治理路径。为探索符合现代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目标下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剑波 王楷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3,129,共13页
探索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新篇章、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典型意义。阐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科学要义,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LSTM-BP神经网络对不同模式下的发展路径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 探索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新篇章、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典型意义。阐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科学要义,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LSTM-BP神经网络对不同模式下的发展路径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01—2020年,各子系统实现了由低水平有序向中水平有序的转变,其中社会和资源子系统已步入高水平有序阶段;复合系统自2013年步入中水平协同阶段,这得益于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的转型进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源的优化调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环境的持续向好。未来在碳达峰目标导向下,子系统协同增效将推动复合系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中国路径 协同效应 LSTM-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76
11
作者 吕指臣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3,共9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阐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内涵,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指出在产业体系、分配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阐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内涵,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指出在产业体系、分配体系、区域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迫在眉睫,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路径的相关建议,即完善顶层设计,筑牢保障支撑,从经济体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着手,强化运行环节,以助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体体现为:(1)在生产环节,从源头和全过程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2)在分配环节,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市场来左右交换与分配;(3)在交换环节,加快谋划构建“通道+枢纽+网络”流通格局,促进资源交换的绿色低碳循环高效;(4)在消费环节,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评价及耦合协调性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亚雯 龙凤 +1 位作者 葛察忠 段显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2-1296,1303,共6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本对策。从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污染物减排水平、经济科技发展水平3个方面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指标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本对策。从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污染物减排水平、经济科技发展水平3个方面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兵团13个师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指标体系中3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兵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师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兵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评价子系统之间关联性强,但耦合协调性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评价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污染物减排子系统密切度最高,与资源利用效率子系统密切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熵值法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以黄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邢霞 张杰飞 +1 位作者 李洁 修长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3,共8页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导向,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情况尤其值得重视。基于黄河流域沿线5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法和泰尔指数对2010—2019年黄河...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导向,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情况尤其值得重视。基于黄河流域沿线5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法和泰尔指数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和时空演进分析,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及三大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游和下游区域的绝对差异趋于缩小态势,上游略有扩大,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游差异是区域内差异的主要根源。(4)样本期内主要障碍因素基本未发生变化,但障碍因素排序及障碍度波动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空间差异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原白云 管玉玉 郭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3,共8页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产生“U”型影响;环境规制强化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人口集聚表现为中介效应,政府干预程度表现为遮掩效应;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U”型曲线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要素配置效率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台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
16
作者 于文静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9期45-45,共1页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做出系统部署和...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做出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对"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产业体系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公众绿色意识与生活方式协同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卫东 狄凯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0,共13页
公众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绿色意识在塑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民族地区公众绿色意识与生活方式协同性。研究... 公众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绿色意识在塑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民族地区公众绿色意识与生活方式协同性。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绿色意识受外部政策及宣传氛围影响显著,对生活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社会规范、创新行为以及知觉行为对协同性影响存在差异性。其结果揭示了民族地区公众绿色意识与生活方式协同性的溢出效应,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民族地区公众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深入理解公众行为的协同性,有助于激发公众的绿色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行为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协同性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国勤 《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95-100,共6页
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82年;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态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指出生态农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 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82年;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态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指出生态农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由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或单元,生态农场具有界限明显性、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功能高效性、技术先进性、发展循环性和管理综合性的特征。国外生态农场的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类型多、效益好的特点。中国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据计划经济原则创办的国营农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生态农场;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大力提倡发展的家庭农场,尤其是家庭生态农场。从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看,中国加快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势在必行。最后,作者提出加快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加快实施、推广技术、开展合作、完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家庭农场 生态农业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化县现代渔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19
作者 何海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改善和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障功能,促进循化渔业健康循环发展,对循化县现代渔业养殖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渔业 绿色循环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经济背景下政府绿色采购研究——评《绿色采购管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亚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8-22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绿色经济已然成为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而作为企业践行绿色经济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践行绿色采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采购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 战略决策 我国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问题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