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信贷能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吗?——基于绿色声誉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长江 张玥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6,共7页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ootstrap建立路径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绿色声誉在两者间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负向影响,然而伴随绿色信贷行为...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ootstrap建立路径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绿色声誉在两者间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负向影响,然而伴随绿色信贷行为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改善其绩效。商业银行应加快绿色信贷发展步伐,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扭转当前的负向效应;同时重视绿色声誉的作用,打造独树一帜的竞争力,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政府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日趋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为商业银行可持续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绩效 绿色信贷 绿色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社会责任与绿色声誉渠道 被引量:34
2
作者 顾海峰 史欠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0,共9页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更大。绿色信贷主要通过...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更大。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提高银行社会责任履行度及绿色声誉渠道来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绿色信贷—社会责任/绿色声誉—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货币政策对绿色信贷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银行业竞争对两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银行业竞争加剧会减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风险承担 社会责任 绿色声誉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绿色声誉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继灵 马玉芳 刘丽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共3页
在环保和资源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管理,以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声誉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定义了企业绿色声誉,分析了它的特性,讨论了绿色声誉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提出了培... 在环保和资源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管理,以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声誉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定义了企业绿色声誉,分析了它的特性,讨论了绿色声誉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提出了培育企业绿色声誉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声誉 绿色管理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谢婷婷 高小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7,共10页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并购已成为重污染企业应对合规压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并购已成为重污染企业应对合规压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并购显著增强了供应链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并购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声誉、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吸引绿色投资持股提高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实施“双碳”目标后,具有较高披露意愿以及获得政府补贴支持的企业,其绿色并购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不仅拓宽了绿色并购的研究视角,还为重污染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并购 重污染企业 供应链韧性 绿色声誉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投资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对企业价值的非均衡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烨 梁立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以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为特点的制造业企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加快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关键手段。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分析绿色创新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 以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为特点的制造业企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加快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关键手段。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分析绿色创新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具有正“U”型影响;环境成本、绿色声誉和研发投入均在绿色创新发展和企业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成本遵循效应在东部地区明显小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绿色创新发展对企业价值的正“U”型曲线更加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性绿色创新 策略性绿色创新 绿色声誉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倒逼转型”还是“规制俘获” 被引量:26
6
作者 邵利敏 高雅琪 王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8,92,93,共9页
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除承担转型调整成本外,还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为避免陷入"资源优势陷阱",政府试图通过环境规制来约束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通过构建环保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双方动态博弈模型,并将绿色声誉对二者行为的... 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除承担转型调整成本外,还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为避免陷入"资源优势陷阱",政府试图通过环境规制来约束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通过构建环保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双方动态博弈模型,并将绿色声誉对二者行为的约束、得益引入模型,探究环境规制能否诱导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行为选择。研究发现:精心制定的环境规制能触发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但资源实际控制者环保监管部门与企业间易出现"规制俘获";声誉机制透过政府公信力损失与得益,媒体披露影响力度与利益相关者态度,可有效约束监管部门被"俘获"行为,遏制企业寻租的可能性,间接倒逼待转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企业违规处罚力度的增加,在倒逼其绿色行为选择的同时,也降低了监管部门被寻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声誉 资源型企业 绿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基于银行收入结构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6,共12页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收益率;第二,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但对非利息收入没有明显贡献;第三,从净利息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而对利息支出占比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商业银行应依托绿色信贷构建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第三,商业银行应开发利用多样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绿色信贷业务资金成本;第四,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激励政策,激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声誉 财务绩效 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债券发行能缓解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程 马世博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101,共11页
运用理论模型对企业发行不同债券时的差异性情景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对自身债务违约风险存在抑制效应,并选取2016—2020年1604家上市非金融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 运用理论模型对企业发行不同债券时的差异性情景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对自身债务违约风险存在抑制效应,并选取2016—2020年1604家上市非金融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显著降低自身债务违约风险;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增强绿色声誉这四个渠道降低自身的债务违约风险;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研发支出占比低、信息披露程度高和管理者短视程度低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更显著地降低自身债务违约风险。政策上应该进一步引导企业合理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发行 债务违约风险 绿色金融 绿色声誉 融资约束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